一個問句引發的思考

前幾日作業,拆解《藏》,發現其中有一處讀着有些咖,所以請教了老師:

《藏》中第四部分末尾用了佛家語錄,老師寫“修行到最後便是開悟。”第一次閱讀就在這裏停了下來。

後來查了些資料,也問了師父,得到的答案是:修行到最後不是所有人都能開悟。禪修開悟,靠機緣,靠自身,也靠天意。修行人從不爲求開悟而修行。

所以,這裏的“修行到最後便是開悟”,邏輯上是不是有不妥?

老師回覆:

“首先,沒有使用佛家語錄,那就是雞湯金句而已,其次,佛家語錄,本沒有固定答案。

既然佛家以“無言傳心印”,那便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每個人對佛經的解讀也不一樣,所以,你說的問題,不管是在文章內還是文章外,都是不存在的。

一句佛經,禪宗,淨土宗,藏傳佛教的解讀都不一樣,你能說他們誰對誰錯嗎?”

其實,老師的解釋並沒有說服我,第一我的問題是,語句表述上是不是存在邏輯問題。句子用的是“便是”“便是”是定語狀態,意思是確定的。也就是說,修行到最後就是開悟,這個結論老師自己也沒有承認,因爲他的回覆是“本沒有固定答案”,“各個教派解讀都不一樣”,他的這兩點回復,只是說明了,佛家語錄沒有固定答案。

而我的問題是,這個表述是把佛家語錄給結論化了,這樣的結論化是不是不妥,其實老師已經承認不妥了,只不過他沒有直接說而已,也許因爲老師的身份,不想直接承認吧。

不過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老師真的怎麼樣,我是不可能再復原了。

經過這樣一個小片段,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我寫的一篇文章。當時我寫林雨峯的死亡,是因爲他的看上去強勢,其本質是弱。

有一位讀者留言:不太同意,林雨峯是真正的強勢,真正的守法,真正的遵守市場規則,但是他的悲劇也在於此,因爲外部環境正相反,強勢必然被環境淘汱。樂聖是棵大樹,而農村小作坊則是寄生的藤蔓,雖然開始給人一種共生共榮的假象,但樂聖早晚會被藤蔓吸乾(不用很久),林雨峯爲什麼自殺,因爲他無力改變環境也不願向環境低頭,丁元英是尊重林雨峯的。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反駁,是以我是“正確”的解釋道:“佛家講太強了就是弱,真正的強是順應,讓陽光空氣都進來,而不是 堅持自我。”

這位作者又回覆道:“不贊同,強完了弱,生完了死,陽光完了黑暗,順應完了不順應,不存在強弱、生死、陽光黑暗、順應不順應誰好誰不好之比較,關鍵在於相承相續,林雨峯死了本身沒有什麼,但之後如果再沒有林雨峯、王雨峯、李雨峯,只剩小農經濟那就是真完了。”

後來的某一天,我發現我理解這位表達的意思了,他主張的是1、林雨峯的死亡跟他的強勢沒有關係,是丁元英的“劫富濟貧”把他逼死的。2、作者看到的是丁元英“劫富濟貧”後面的小農經濟,那是時代發展不應該出現的瘋狂。其實,他表達的沒有錯。只不過我沒有get到他的點。

那他沒有錯就說明我錯了嗎?其實也不是。

我表達的是林雨峯在整件事情裏面,一直呈現一種攻而不破的氣勢,這種氣勢的另一面是失敗,這是天道,是歷史輪迴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林雨峯卻一直以個人意志“頑強”抵抗,直到發現人道敵不過天道,他才發現自己輸了(也許林雨峯到死也沒有明白自己是怎麼死的)。

我表達的觀點是,林雨峯的死是一種沒有覺醒的痛。人,很脆弱,但當你正視脆弱後,強大可能就會慢慢開始發芽。林雨峯的死是因爲從未正視過丁元英的樂聖,也從未正視過自己的夢想“進攻!進攻!進攻!”

而天下,哪有攻不破的事!

不過,今天早上的對話,我沒有再深入跟老師說什麼。一方面介於他的老師,給予尊重是基本,另一方面是兩個人的點沒有對住,說多了無益。所以,我禮節性地給了老師一個臺階“哦哦,那是我認知侷限了。”

後來老師又說:“再說了,佛家怎麼可能講“天意”呢,道家纔講“天意”。佛家典籍里根本沒有一處“天意”的字眼,天意在佛家裏,就應該是機緣或者緣法。“禪修開悟”只是禪宗修行之法罷了,很多流派並還不一定用這種方法開悟。”

這個呢,確實是我的錯。“天意”是我在打字時,爲了語境增加的,但放在這句話裏的實際意思是什麼,我沒有多想。當我看到老師說,天意是道家纔講的。這點我確實不清楚,所以乖乖認錯,結束了聊天。

老師還給我推薦了書:

你如果喜歡佛家的思想,可以買一套“佛家13經”來讀,如果喜歡佛家故事就買“五燈會元”來讀。可能有些幫助。

“所謂“人人皆可成佛”,就是說那種感覺~靈光一現,即可腳踏蓮花。”其實這句話我也不認可,不過,不想再多說什麼,因爲,我也說不到點上。唉,只能慢慢修,慢慢磨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