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稿課程學習反思

老師設置的文化稿課程總共三節。

課程設置:

第一節,常規文化稿;

第二、三節非常規文化稿。

非常規文化稿又分爲:選題(題目)有些怪的文化稿、多句話感悟類文化稿、名著解讀類文化稿、名人名言類文化稿。

開課前,老師不跟你講大綱,就是按照節奏一步一步往下講。文化稿第一節課程結束的作業的拆文。因爲沒有拆過,第一次作業是臨摹一位學員的思路完成的。

拆解文化稿的作業,我先是把老師發的優秀作業打印出來,仔細閱讀,分析對比,再根據自己的思考判斷,做了一些細化。

比如,在拆雞湯文時,我只是按照框架在拆:主題選題小標題,素材、行文節奏等,然後適當找了一些句式。用時將近5個小時後,在交作業臨界點時,總算是完成了。

但是在拆《藏》時,我花了將近一倍的時間才完成作業(3天)。一方面是碰巧週末,沒有完整的時間思考,另一方面是,想要提高一些作業質量。所以作業寫的斷斷續續。

仔細閱讀了《藏》和課堂筆記之後,我沒有看羣裏的優秀作業,也沒有爬樓梯看第二天的正課。主要是想考驗一下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能不能獨立完成這篇拆文。

在複習了第一節到第四節的課堂筆記之後,又反反覆覆讀了幾遍《藏》,我才着手作業整理思路。

我的計劃:

第一步,按常規大綱拆,也就是框架還是要有的。

第二步,收集句式並仿寫——學到立刻複訓能加深記憶。

第三步,尋找文章的亮點(另一個課後作業)

第四步,寫出自己的收穫。

第五步,整理進老師規定的word文檔(批註版,老師指定交作業格式)。

前四步把思路寫在打印出來的《藏》上。先整理素材,尋找句式,再發現文章的優點,並且發現這篇文章的“亮點”——過渡轉折都用名言……一步步,越拆越沉重!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侷限性。

以前,總覺得寫文章並不是難事,只不過是我不願意去寫而已。但是在兩次拆文中我發現,文章框架的搭建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搭出完美的效果。

第一,框架要合理;第二,素材案例要貼合主題;第三,小標題要緊緊圍繞主題;第四、過渡轉折怎麼處理才能既自然又有高級感。第五、開頭結尾如何做到“吸睛及共鳴”。第六、文字,句子如何打磨,才能讓整篇文章既有質感又有厚重感(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文化稿講究厚重感)。這裏,每一步都不容易。

想到這裏,我終於知道了,我和優秀差的不是一個支點,而是一個赤道。

反思:平時素材積累太少,文筆太low,語文基礎太差,唉,扎心!

但是,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在我學習完第五課之後,在看完優秀作業之後,才發現自己差到了極點!

我以爲我花了十個小時完成的作業應該馬馬虎虎能過關。老師雖然沒有給一個字評價,但是對照一下課堂筆記,我……

比如,

1、我在拆解中看到了老師引用了12條句子,我給它們的定義是名人名言。但準確的表述是:來自古籍、古人(民國)、古詩句子的語錄。(糟點一語文基礎太差)

2、比如,我在完成老師規定的分析雞湯文和文化稿的異同時,我看見了“異同”卻之分析了“異”,我用常規思維在解讀作業,卻沒有對作業仔細甄別。“異、同”明明是兩個部分!(糟點二讀題目不仔細)

3、在分析素材時,我對出現的素材統一註解“某某某的故事”,但正確的表述是:古人生平、經史子集的故事。他們是有區別的、有區別的,有區別的!(糟點三語文功底太差,所知太少)

4、文化稿的語言當然是有文化氣息的,但在作業裏,看到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我只感受到它寫的好,卻說不出爲什麼好。

首先,它用到了“對仗”“排比”的句式。

其次,它用到了不少的古文中的字、詞,讓句子充滿了古韻。有古韻的句子,是不是自然散發着文化氣息了?可是,我沒有想到。

然後,不管是開頭和結尾,行文節奏和語句搭配,都給人一種凝練的感覺。這是編輯喜歡的“行雲流水”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作者一個字一個摳出來的!

唉,我簡直活脫脫的夜郎!

老師說,沒有基礎也能上稿。

但,擺在面前這麼多座山,我該如何跨過?突然壓力山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