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稿课程学习反思

老师设置的文化稿课程总共三节。

课程设置:

第一节,常规文化稿;

第二、三节非常规文化稿。

非常规文化稿又分为:选题(题目)有些怪的文化稿、多句话感悟类文化稿、名著解读类文化稿、名人名言类文化稿。

开课前,老师不跟你讲大纲,就是按照节奏一步一步往下讲。文化稿第一节课程结束的作业的拆文。因为没有拆过,第一次作业是临摹一位学员的思路完成的。

拆解文化稿的作业,我先是把老师发的优秀作业打印出来,仔细阅读,分析对比,再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做了一些细化。

比如,在拆鸡汤文时,我只是按照框架在拆:主题选题小标题,素材、行文节奏等,然后适当找了一些句式。用时将近5个小时后,在交作业临界点时,总算是完成了。

但是在拆《藏》时,我花了将近一倍的时间才完成作业(3天)。一方面是碰巧周末,没有完整的时间思考,另一方面是,想要提高一些作业质量。所以作业写的断断续续。

仔细阅读了《藏》和课堂笔记之后,我没有看群里的优秀作业,也没有爬楼梯看第二天的正课。主要是想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能不能独立完成这篇拆文。

在复习了第一节到第四节的课堂笔记之后,又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藏》,我才着手作业整理思路。

我的计划:

第一步,按常规大纲拆,也就是框架还是要有的。

第二步,收集句式并仿写——学到立刻复训能加深记忆。

第三步,寻找文章的亮点(另一个课后作业)

第四步,写出自己的收获。

第五步,整理进老师规定的word文档(批注版,老师指定交作业格式)。

前四步把思路写在打印出来的《藏》上。先整理素材,寻找句式,再发现文章的优点,并且发现这篇文章的“亮点”——过渡转折都用名言……一步步,越拆越沉重!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局限性。

以前,总觉得写文章并不是难事,只不过是我不愿意去写而已。但是在两次拆文中我发现,文章框架的搭建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搭出完美的效果。

第一,框架要合理;第二,素材案例要贴合主题;第三,小标题要紧紧围绕主题;第四、过渡转折怎么处理才能既自然又有高级感。第五、开头结尾如何做到“吸睛及共鸣”。第六、文字,句子如何打磨,才能让整篇文章既有质感又有厚重感(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文化稿讲究厚重感)。这里,每一步都不容易。

想到这里,我终于知道了,我和优秀差的不是一个支点,而是一个赤道。

反思:平时素材积累太少,文笔太low,语文基础太差,唉,扎心!

但是,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在我学习完第五课之后,在看完优秀作业之后,才发现自己差到了极点!

我以为我花了十个小时完成的作业应该马马虎虎能过关。老师虽然没有给一个字评价,但是对照一下课堂笔记,我……

比如,

1、我在拆解中看到了老师引用了12条句子,我给它们的定义是名人名言。但准确的表述是:来自古籍、古人(民国)、古诗句子的语录。(糟点一语文基础太差)

2、比如,我在完成老师规定的分析鸡汤文和文化稿的异同时,我看见了“异同”却之分析了“异”,我用常规思维在解读作业,却没有对作业仔细甄别。“异、同”明明是两个部分!(糟点二读题目不仔细)

3、在分析素材时,我对出现的素材统一注解“某某某的故事”,但正确的表述是:古人生平、经史子集的故事。他们是有区别的、有区别的,有区别的!(糟点三语文功底太差,所知太少)

4、文化稿的语言当然是有文化气息的,但在作业里,看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只感受到它写的好,却说不出为什么好。

首先,它用到了“对仗”“排比”的句式。

其次,它用到了不少的古文中的字、词,让句子充满了古韵。有古韵的句子,是不是自然散发着文化气息了?可是,我没有想到。

然后,不管是开头和结尾,行文节奏和语句搭配,都给人一种凝练的感觉。这是编辑喜欢的“行云流水”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作者一个字一个抠出来的!

唉,我简直活脱脱的夜郎!

老师说,没有基础也能上稿。

但,摆在面前这么多座山,我该如何跨过?突然压力山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