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天 安妮·莎莉文老师

    安妮1866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的一个小村里。她的父母于1860年初从20多年一直五谷不收的故乡爱尔兰逃荒到美洲的。依靠父亲给附近农场打短工的工作,糊口问题总算决。但是,不幸一直盘旋在这个家的周围。安妮2岁多的时候,罹患了很严重的沙眼。贫穷耽误了治疗,安妮的视力恶化,脾气也因此变得较为暴戾。1874年,安妮的母亲因肺结核去世,酗酒的父亲狠心抛弃了她和弟弟吉米、妹妹玛丽。

    后来,在父亲家族其他成员的临时收养及张罗策划下,3岁的妹妹玛丽被其姑妈收养,而10岁的安妮和7岁的吉米则在1876年2月送进了离家千里的德士堡贫民救济院——一所容纳了9多位老弱病残人士的大杂院。噩梦才刚刚开始。3个月后,1876年5月30日,弟弟吉米因先天带来的臀部结核瘤病在救济院离开人世。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关心小安妮的悲伤和孤单,直到救济院新来的、为女生宿舍主持星期六祷告和星期天弥撒仪式的巴巴拉神父的出现。有一天,巴巴拉神父说:安妮,你不应该再呆在这儿,我要带你离开。巴巴拉神父有一个朋友在马萨诸塞州罗威郡的天主教慈善医院当医生。其时,安妮的视力已经非常糟糕。神父首先要带安妮去看眼疾。就这样,11岁的安妮离开了救济院,住院治疗眼疾。但不幸的是,手术很失败,安妮的视力甚至比术前更糟糕:仅剩下光感,近似于失明。尽管后来又施行了几次补救手术,但均以失败告终,医生宣告:尽力了,且无能为力了。安妮必须出院。而此时巴巴拉神父已奉教团之命,远赴他乡传教。失明的安妮无依无靠,又被送回救济院——这个她深恶痛绝的地方。安妮的世界陷入孤单、黑暗。她渴望有的生活,渴望命运的转机。这个转机在1880年来到了。一次,安妮打听到,救济院将迎来一个考察团,团长叫法郎·香邦。安妮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日子。那天,安妮终于放下胆怯,对考察团喊出了心底蓄存已久的声音:香邦先生我要上学请让我上学吧来自上帝的怜悯上帝给了安妮怜悯。1880年10月3日,安妮坐着马车进入了伯金斯盲人学校的校园。14岁的安妮与一帮6岁的幼儿同班,因为从没有进过校园的安妮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更毋论任何阅读的能力了。可怜的孩子因此被同学戏称为老安妮。经过漫长的盲校磨砺,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妮长大了。

    在学校假期来临的时候,安妮甚至想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后来学校帮安妮在波士顿南边找到一份整理、清扫旅店的工作。安妮在整理房间时,常和房客聊天,并由此有机会认识了一位给安妮热心推荐医生治疗眼疾的房客——上帝又一次把布来福医生带给了安妮。两次手术后,安妮的视力恢复了尽管视力所及,依然模糊,属半盲状态,但安妮已经很知足了这一年,安妮16岁。

    1886年8月,安妮从盲校毕业了。接下来何去何从正在安妮为出路烦恼的时候,8月底的一天,安妮在义母霍布金太太家收到了柏金斯盲校校长的来信——亲爱的安妮:别来无恙寄上凯勒先生的来信,请仔细看一看。凯勒先生为他又聋又哑又盲的小女儿寻求一位女家庭教师。你有兴趣应征吗请来信告诉我。请代问霍布金太太好祝快乐你的朋友安那诺斯就是这封简短的信,改变了安妮、也改变了海伦的命运。

    1887年3月3日,安妮·沙利文长途颠簸,来到了阿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甘比亚,见到了比自己小14岁的海伦·凯勒。这是沙利文老师人生中的第一个学生,也是她唯一的学生。


    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后面一个章节内容写莎莉文老师的成长经历。以前只觉得莎莉文老师是非常厉害的,给了海伦凯勒巨大的帮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