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的不同頻率

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人羣,各種嘈雜的聲響,站在阿克蘇市的街頭,我竟有些恍惚……

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城鄉融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爲,城市和鄉村的頻率完全不同。

鄉村裏的物質條件是相對缺乏的,僅有的兩個小超市裏只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到縣城纔有中型商超,物資豐富。

雖然村裏的物質條件落後,但村裏有清新的空氣,踏在林中落葉上,你能聽到沙、沙的清脆聲響。空中不時會有長尾的野雞掠過,驚起陣陣嘰嘰喳喳的鳥鳴。遠處的牛不時哞哞兩聲,彷彿在輕輕招呼,希望與你交個朋友……


村裏的節奏是緩慢的,人們不緊不慢地幹着活,不緊不慢說着話,這是一個低頻振盪的場域。許多厭倦都市緊張快節奏生活的人,會選擇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放空自己,療愈心靈,舒緩身體。而這樣的療愈,其實就是讓自己慢下來,將過高的振動頻率調低放緩。

城鄉融合,一定不是將城鄉建設成一個模式。

城市有城市的頻率,生活節奏。在高效、快節奏的世界裏,物質極其豐富,辦事高效快捷。人們在這樣高頻振動的場域中,容易興奮,也易焦慮。隨之而來的是對成就感追求愈加上升,不滿足感不斷加劇。人類創造出那麼多的高科技、智能化產品,就是在不斷增強個體的競爭力,原始社會的叢林法則,換道今日的鋼筋水泥森林,一樣是弱肉強食,競爭激烈。

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我理解的是整個社會發展形態朝着橄欖球型社會發展,極貧極富的數量逐步減少,更多的社會大衆處於中間層級,也就是大家都能在一個物質和精神都豐盛,振頻相近的一個範圍之中。

鄉村的人需要走出村莊,世界很大,村民尤其是孩子,應該出門看看。社會畢竟是要向前發展,貧困落後不是我們想要的。開闊眼界的村民,享受過更高品質生活後,才能改變認知,改變自己。

城裏的大人也應該帶着孩子,到村裏走一走,看一看。鄉間小路、泥土芬芳,人與自然和諧親近,讓城市中人從日常的焦慮、高壓之中解脫出來。

未來的城鄉,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物質和精神同樣富足。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理想的共同富裕。

墨竹觀點 原創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