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且困且知,且勉且行

1

发现一本好书,龚玉振的《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整本书通过十二字透析曾国藩,全面解析中国式领导力。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领导力,可以说是中国式领导力的典范,用“仰之弥高”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宫玉振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底蕴,从领导力的角度,将曾国藩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提炼为“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十二个字,并结合相关事例及现代管理实践展开论述,揭示了曾国藩对于中国情境下领导行为的启发意义。这十二个字,其实就是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遵循的十二条基本原则。

2

稻盛和夫在解释是什么造就了平凡人的非凡时曾说:“是那一股能默默专注在同一件事而不感到厌烦的力量,也就是拼命去过每一个今天的力量,以及一天天去累积的持续力。换句话说,把平凡化为非凡的是‘持续’。”曾国藩在进入垂暮之年的时候,他的心腹幕僚赵烈文有一次跟他聊天,总结起他的成功经验时,说了这样一番话。赵烈文说:老师的功劳绝不限于平定太平天国这件事上。一般人都知道老师用人、治军、筹饷、整饬吏治等方面很有成就,其实这些都是皮相之论。我跟随老师多年,认为老师有两项功夫为常人所不及。这也是老师能够成功的地方。一是“不管有什么事情发生,都是岿然不动心”,二是“饮食起居,都有一定的规律,几十年如一日”。这两件事是一般人绝对做不到的。赵烈文又发挥说:老师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精神力量的坚卓。

赵烈文的这段话,可谓说到了点子上。曾国藩本来只是一个普通人,身上的毛病、弱点也很多。但是他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要做圣贤。曾国藩在二十岁生日的时候,给自己改号为“涤生”。他在日记中解释说:

涤,取涤其旧染之大污也。生,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天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曾国藩以此立志自新,重起炉灶,要与从前的自我血战一番,发誓要做一个新人。不过,人要想根除自己的缺点是非常困难的。京城之中,同僚朋友的往来吃请、征逐饮宴几乎无日不有,因而曾国藩的改易品性,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反复。

曾国藩年轻时的毛病非常多,包括为人浮躁,脾气暴躁,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一次曾国藩的父亲从老家到北京来,朋友们听说了后都过去看望老人,曾国藩却因为一件小事儿,当着众人的面,对着一个朋友破口大骂,非常失态。曾国藩作为一个年轻而成功的男子,也喜欢漂亮的女性。有一次听说一个朋友娶了两个漂亮的小妾,他就动了心,下班以后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到了朋友家中。一开始还装模作样谈了几句学问,但很快就露出了真实的来意,要朋友把两个小妾叫出来给自己看一下。朋友并不愿意,但曾国藩执意要看。朋友只好把人叫了出来。曾国藩一看就控制不住自己了,说了一大堆不堪的话,一直到回家的路上,还在车中想入非非。还有一次曾国藩参加团拜,到了一个官员家中,这户人家非常有钱,钟鸣鼎食,美女如云,他心中非常艳羡。回家后正好自己的妻子生病躺在床上呻吟,心中顿时生出了厌恶之意,心想自己这过的是什么日子。

曾国藩把这些缺点都记到日记里,骂自己畜生,发誓一定要改。但是今天刚刚发了誓,第二天就违背誓言,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曾国藩又痛骂自己一通,再次发誓一定要改。结果第三天又犯了。于是只好再痛骂自己一番。

看曾国藩早年的日记,他就是在那里不断地煎熬着,非常痛苦。但是,正是在这种破坏自己誓言与重新立志的不断较量中,曾国藩一步步地战胜了自己,并培养出了苦行僧一般的自律精神和坚忍强毅的意志力。他后来出山镇压太平军,与朝廷、与地方官、与太平军多方周旋,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屡遭拂逆,但他靠着坚忍强毅的意志力艰苦支撑,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坚忍强毅的意志力,就是得益于他在这一时期所受到的陶冶。

曾国藩后来从自己一生的经历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凡人才的高下,是由其志趣所决定的。志向和趣味低下的人,安于现状,囿于世俗的陋见,必然越来越低贱污劣;而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向往先贤的辉煌事功,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明。这就像远行一样:如果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那就会走得很远也不觉得累;如果糊里糊涂,没有追求,那么近处也是可以度日的,又何必远行百里之外呢?曾国藩认为人只要立志,那么圣贤豪杰的事业都是可以做到的: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对于领导者来说,志向可以提供清晰而单一的目标感,而目标感可以让人做事更加从容和专注。志向还可以提供强大而持续的自我激励。有了这样的自我激励,领导者就可以承受失败,面对压力,超越平凡,走向卓越。所以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一封信中,专门强调了“立志”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人都是有欲望、有追求的。追求的大小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的大小。曾国藩的立志,就是用大的追求来克服和超越小的欲望。小的欲望只能满足小我,成为欲望的奴隶是成就不了大事的,只能日就卑污之地;大的志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日就高明之境,才能做成大的事业。

梁启超对于曾国藩的自拔于流俗,十分感慨,认为曾国藩一生事业即基于此。梁启超说:

凡自古以来能成大事的,一定是自制之力很强的人。西方人不必说,古人不必说,请让我们看看最近的人物。曾国藩自少年时候就有吸烟及晚起的毛病,后来决心戒烟,开始的时候烟瘾十分顽强,无法克服;而曾国藩视之如大敌,一定要拔其根株而后已。他此后能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正与他能够克服了十几年的积习是同一精神。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岂不以为区区小节,无关大礼吗?而不知道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在是人生品格的第一大事。善于观察人的,每每于这些地方体现出观察人的眼力。

的确,曾国藩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他的局限,也有他的缺点。他的彷徨、他的郁闷、他的内心矛盾、他的焦虑紧张,都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曾国藩一生屡战屡败,三次自杀,他是在不断地与自我作战的历程中一步步完成他的“功业”的。曾国藩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出于他那“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的信念和“打脱牙,和血吞”的坚韧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拙”“诚”之效。梁启超在评价曾国藩时还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

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稻盛和夫曾说:“要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演一出精彩的戏,得到丰硕的成果,所需的能力不是单靠脑细胞的多寡来定高下。要看的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凭着一股傻劲认真去做,而遭遇困难时也能不闪不躲与其正面交锋。这可以说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牢记在心的原理原则。”曾国藩的成功,就是以稻盛和夫所说的“磨炼心智、提升心性”为基础的。这也正是曾国藩从凡人通往非凡的基本路径。

对于领导者来说,曾国藩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可能永远做不了曾国藩,但是从曾国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3

此书目录如下:

第一讲重

一、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二、谋定后动,审定而行

三、端庄厚重是贵相

第二讲耐

一、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二、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三、能下人,斯能上人;能忍人,斯能胜人

四、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

五、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

第三讲浑

一、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二、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三、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四、“浑”则无往不宜

第四讲明

一、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二、处人处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

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四、当局则迷,旁观则醒

五、事前易暗,事后易明

第五讲辣

一、殊为眼明手辣

二、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

三、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四、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

第六讲慎

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二、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

三、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而来

四、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第七讲勤

一、“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

二、当为餐冰茹蘖之劳臣,不为脑满肠肥之达官

三、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四、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第八讲实

一、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

二、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三、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四、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五、不自欺,不欺人

第九讲暇

一、此心必常有休暇之致

二、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三、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

四、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第十讲裕

一、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

二、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三、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四、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

第十一讲恕

一、须从“恕”字痛下功夫

二、一言可以终生行

三、舍己从人,大贤之量

四、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五、“恕”则不蔽于私

第十二讲强

一、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二、打脱牙,和血吞

三、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

四、以“硬”字法冬藏之德

五、在自修处求“强”

4

于我而言,如果有一人要作为自己的偶像,那必然是曾国藩。

如果只能研究一个人,那必然是研究曾国藩。

通过曾国藩,其实就可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修炼文治武功之道。

余生漫漫,且困且知,且勉且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