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实现愿望的黄金行为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了动机的不可靠性和善变的特征,那如何不依赖动机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首先,让我们分清楚愿望、成果和行为之间的区别。

当你问别人想要养成什么新的生活习惯时,很多人会这样回答:

· 我想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 我想提高睡眠质量!

· 我想减掉12%的体脂。

· 我想对儿子有更多耐心。

· 我想提高效率。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些并不是行为,而是愿望或想要取得的成果。愿望是抽象的欲望,比如“想让孩子在学校取得成功”;而成果更容易衡量,比如“第二学期取得‘优’的成绩”。愿望和成果都可以作为行动的起点,但它们都不是行为。

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将行为与愿望和成果区分开来,行为是你现在或在某个特定时刻可以去做的事情。比如,关掉手机、吃一根胡萝卜、打开一本书读几页。这些是你随时都可以采取的行动。相比之下,你无法随时实现一个愿望或取得一个成果。比如,你无法突然改善睡眠质量,无法在今天的晚餐后就减掉几斤脂肪。只有坚持执行正确的具体行为,久而久之,你才能够实现愿望、取得成果

行为设计的第1步,是明确愿望(或成果)。

你想做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想取得什么成果?把愿望或成果写下来,无论你写了什么,都有可能会需要修改。如果你写的是“减肥”,那就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成果吗”。也许是,但也有可能你只是想让衣服更合适一些、想控制糖尿病。

在这一步中,你要做的是修改你的愿望或想取得的成果,直到触及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行为设计的第2步,是探索行为选项。

选择一个愿望,然后列出一组有助于实现愿望的具体行为。不用做出任何决定或承诺,只探索你有哪些选择,列出的行为越多越好。你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也可以向朋友们征集创意。

福格教授创建了一种方法——行为集群。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在图中间的云朵里写下愿望,然后在它周围的文本框里填入具体的行为。

第2步的关键是探索,而且要非常乐观。每想出一个行为,都要提醒自己“很好,还有呢”,然后再继续探索。最后,你会得到一个行为集群,包含各种奇怪的、正常的、惊人的行为。这就对了。

把行为愿望改得非常具体(或者说是“简单明了”)之后,就可以进入行为设计的第3步,为自己匹配具体行为,并且要务实。

行为设计的第3步,是为自己匹配具体行为。

在进入第3步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很多人为自己匹配行为时,会陷入的几个误区。

误区1:全凭猜测,毫无章法

误区2:从网上找灵感

误区3:照搬朋友的成功经验

上述几种方式多半都有猜测和碰运气的成分,它们都不是设计改变生活的好方法。一个系统性标准能帮助你做出有效的选择,而行为设计的第3步能帮助你摆脱猜测。

无论你想进行何种改变,为自己匹配“对”的行为都是改善生活的关键。在行为设计领域,我们将那些与你最匹配的行为称为黄金行为(Golden Behavior)。黄金行为有3个标准:

· 这个行为能让你实现愿望(影响);
· 你想做出这个行为(动机);
· 你可以做到这个行为(能力)。

进行行为匹配有很多好方法,比如:向行为教练求助,他们能巧妙地帮助你匹配黄金行为;或者,求助于培训师、医生、营养师,或一眼就能了解你的需求的人。

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专家,那你很幸运。但如果找不到也没关系,福格教授介绍了一个好用的方法:绘制焦点地图(Focus Mapping)

行为集群中的所有行为都要置入焦点地图。

在绘制焦点地图的第一回合,先不必考虑行为的可行性或现实性,只考虑行为的影响程度就好。按照上述方式,将每一个行为归入合适的位置。如果你不能确定一个行为的影响是高是低,那么先尽量把它放到合适的位置,后面可以随时调整。

把所有潜在新行为按照影响程度放到合适的位置后,接下来进入第二回合,要换个角度来查看这些行为。

第二回合要关注的重点是行为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所以,你要从那个充满魔力的世界回到现实。在这一回合,你不需要再考虑行为的影响程度,而是要根据行为的可行性横向移动它们。

大多数行为的可行性问题都很容易回答,但对有些行为来说,如果知道是什么让我们犹豫不决会很有帮助。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我想要做这件事吗?”换句话说就是:“我有做这件事的动机吗?”

你很难强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即使能强迫自己一两次,也不大可能养成习惯。如果我们为自己匹配的行为是我们本来就想做的,而不是我们认为自己应该做的,后面可能就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动机方法或技巧了。

在放置卡片时请不要忘记,此时没有人会评判你做得对不对。请想象一下,你这样做时会不会有点儿畏缩,还是会感到兴奋?这两种感受截然不同,但这里的关键在于“想要”和“应该”的区别。

行为设计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持久改变的关键,在于为自己匹配真心想做的行为。

如果你想每天运动,那有很多做法可以选择。比如,在早餐时间边听碧昂斯的歌曲边跳5分钟舞,就是你想做的运动,那你可以养成每天跳舞的习惯。而去健身房运动可能不太适合你,忘了它吧。

要想进行持久改变,匹配自己想做的行为至关重要,所以,这一步在我的行为设计中拥有特殊地位,而其中的关键是遵循:福格原则1,即帮助人们做他们已经想做的事

绘制焦点地图的目的,是匹配你早就想做且能让你实现愿望的简单行为。从最简单、最有动机的事情开始做起,也许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更大的改变。

通过行为设计匹配的新习惯,是我们在最忙碌、最没动力且状态最不好时,也能做到的行为。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最累的时候也能做到这个行为,那它可能和你非常匹配,甚至是一个黄金行为。

大多数人将行为整理到焦点地图上后,都会找到黄金行为,并感到乐观、活力充沛。你想做的和能做到的行为最终将会集到一处,呈现出你最有可能去做的事情,这是培养习惯最肥沃的土壤。

我们可以把新习惯想象成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只要把优质的种子种在合适的地方,无须细心呵护,它们也能开花结果。从你做得到且想要做的行为开始,就相当于种下了优质的种子。选择你能成功做到的行为,不仅能让你提升自信和掌控力,而且能增强你做出更大行为的动机。这一切都是从小事、坦诚和具体行为开始的。

愿望可以是抽象的,但实现愿望的行为不行。行为必须实际、具体,它们是让你攀岩而上的支点和立足点。通往顶峰的路径是独属于你自己的,你要根据峭壁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行为。为自己匹配合适的行为是行为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也是探索问题时要重新检视的要点所在。

好,让我们回顾一下找到黄金行为的步骤方法:

❶拿一张纸,在纸上画一朵云。

❷ 在云朵中间写下你的愿望(如果一时想不出,那就写“减轻压力”吧)。

❸ 找出10种以上能帮助你实现愿望的行为。把这些行为写在云朵外面的行为框中,再画上箭头,从这些行为指向云朵。

❹ 把这10种行为分别写到不同的卡片或小纸条上,这是绘制焦点地图的第一步。

❺ 将这些行为卡分类,根据影响度摆放。此时不考虑可行性,先聚焦在这些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上(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前文介绍的焦点地图)。

❻ 沿着可行性维度移动这些行为卡。要现实点儿:你真的能让自己去做这些行为吗?

❼ 查看右上方区域,那些是你的黄金行为(如果这里空空如也,那就再回到步骤3,重新开始)。

❽ 通过设计,让黄金行为融入你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