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王朝》第二百五十七章 內憂

        鍾三的石炭買賣從陽城起步,在省城做大,又在京城做強,前後大致分爲兩段時間,整整經歷了十六個年頭,這十六年裏,鍾三憑藉自己的能力,確實把石炭買賣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以至於每年都能有幾萬兩銀子的利潤,這個水平就算不是富可敵國,至少也可以說是雄霸一方了,最起碼在趙地,已經明確是第一把金交椅!

        不過,永年炭行石炭買賣的順風順水,卻完全不能代表整個國家的情況,這十六年裏,整個國家的狀態恰恰與永年炭行完全相反,是處於一個連續下降的態勢之中,除了陽城因爲永年炭行的強力帶動,在經濟上有了質的飛躍,鄉民百姓的日子也能夠好過一些以外,在其他地方,包括趙地的省城中原府,包括趙地其他四府三直隸州,包括北省除京城以外的地區,甚至還包括趙地和北省以外全國絕大部分的省、府、州、縣,這些年的日子都是一年不如一年,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主要問題包括了內憂和外患兩大方面的六個問題。

        首先看內憂這方面的三個問題:

        第一是土地兼併嚴重,物價漫天飛漲。從當朝建國之初到現在爲止,總共已有二百多年,建朝之初,土地管理嚴格,基本人人有地可耕,鄉村生態較好,朝廷稅收穩定,可是經過這二百多年,尤其是近幾十年,各級官府豪強,上至朝廷皇室、王公貴族,下至州縣衙門、萬千官吏,也包括之前說到過的千戶所、百戶所這些衛所,在皇室王族的示範下,個個開始爭先恐後地霸佔田地,他們所佔田地全部作爲私產,根本不納入土地登記範圍,因此這二百多年下來,全國實際登記土地畝數竟然減少了整整一半!

        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廣大鄉民逐漸失去田地,無地可耕,因此不僅不能繳納田租和賦稅,就連生存也成了一大難題,西省的部分地方,早在幾十年前,災民因爲饑荒賣兒賣女的現象就層出不窮,現在這十幾年裏,情況更加糟糕,甚至已經出現易子相食的慘劇,加上這些年天災不斷,單就西省而言,幾乎每年都有一場大旱,這兩年大旱更是綿延長達百日之久!乾涸的土地全部開裂,使本已少得可憐的作物再次全面絕收,給創傷的鄉民生存再猛敲了一記重錘!

        與此同時,與鄉民生存息息相關的各項物價卻是連連飛漲!且不說趙地和北省的石炭價格都已經漲了好幾輪,就單說與生存關聯最緊密的糧米價格,也是一路上漲!十六年前,一石米在陽城還只賣四兩銀子,當然這已經比建朝之初一兩銀子的平均官價高出了三倍,可現在的米價卻更是漲到了離譜的一石米七兩銀子!雖然與十六年前相比還沒翻倍,但這個米價已經高得令人難以承受,大部分貧苦鄉民根本買不起糧米,因此更加劇了他們的飢餓和悲慘。

        第二是賦稅徵收更重,百姓無力負擔。由於大量土地被官宦衛所作爲私產霸佔,既不登記造冊,又不繳納賦稅,這就造成朝廷的稅收出現了階段性大幅減少,與此同時,支出卻在大幅增加,前面幾朝還曾出現過皇上貪圖享樂、動用大量財力物力建造修葺宮殿、攬據天下財寶、廣收民間美女的事,另外,現在爲了應付外虜、防範邊患,軍費開支也是連續猛增,近些年的軍餉開支已經達到驚人的每年一千多萬兩銀子!再加上朝廷頻頻派兵出征,費銀更是不計其數,這就完全掏空了朝廷的財政庫存,以致於八年之前,連宮內每年五六萬兩的柴薪銀子,戶部都已經捉襟見肘、拿不出來,這才引出皇派當時要引炭入京的想法,當時馬朝暉還對劉文遠抱怨說,是戶部尚書楊懷國的能力有問題,才搞得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此,後來事實證明,新任戶部尚書徐進啓上任之後,依然沒有扭轉這種勢頭,物價上漲的態勢反倒是愈演愈烈!

        同時,爲了填補財力的過大缺口,戶部只能通過大幅增加賦稅的辦法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應該都還記得,十六年前,鍾三剛開始找錢掌櫃說石炭買賣時,是說過家裏的糧米要上繳一成賦稅,可是現在,田賦已經升至六成!而且還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這麼高的田賦,造成鄉民根本不敢種地,因爲種得越多,田賦就越多,所得就越少,甚至還會虧本!因此,越來越多的鄉民現在乾脆選擇放棄土地,逃避賦稅,這種情況即便在陽城也同樣存在,只不過因爲石炭的生計,大部分鄉民還能轉行開炭,生存不是問題,但對於其他地方的人來說,則只能是背井離鄉,淪爲流民。

        這些流民一開始都想去富有的地方,誰知各地官府根本不允許他們入境甚至過境,他們有關的閉關,有門的鎖門,有兵的出兵,造成流民無路可走,又只能重走回頭路,就這樣漫無目的地遊蕩在官道和土路之上,這正是當年鍾三和阿蘭在省道上看到的景象,有的人走着走着就餓得倒下去了,倒下去就再也站不起來了,也有一些流民,爲了一口喫的,乾脆上山做了匪,成爲地方上新的匪患,另外還有一些,更是有組織、有規模地打家劫舍、甚至攻擊官宦人家,以奪取糧食財物,這一現象,這些年已是屢見不鮮,朝廷雖多次敕令地方圍剿,但地方要麼無心圍剿、一戰即敗,要麼則越剿越多、疲於應付,現在的官匪矛盾可以說是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第三是官府腐敗更甚,激化社會矛盾。這些年來,各級官府的腐敗日趨嚴重,我們應該知道,在我們這個故事中出現的那麼多官員,清官是極其有限的,像是原百里驛站驛丞、現中城縣知縣鄭仕清這樣,不僅一分銀子沒拿過,甚至連一罈酒、一包茶都沒要過的,真的可能也只有他一人了!再比如現任百里驛站驛丞李勇,只是喫些鍾三帶給他的酒菜,這已經是僅次於鄭仕清的大清官了,另外,原青龍寨寨主、現中城百戶所百戶王英和他那些山寨裏帶來的手下也和他差不多,算得上是一批清官。

        可說到其他官員,就全都不怎麼樣了,除了趙地承宣布政使司衙門左布政使劉文遠、現任中原府知府張定宇、現任同州府知府張長青、現任陽城縣知縣王爲成這些能夠比較含蓄地收受銀兩的,這就算是不錯的了,劉藩臺後來甚至還拒絕過鍾三給的京城分行的紅利,這就更難能可貴了,可其他的,像齊恆才、甄祥才、王鎮山、武貴這些,那都是明目張膽地漫天要價,除此之外,還有徐氏內閣的那些人,賣官鬻爵、結黨營私,還有整個新定關千戶所,強佔民田、霸佔民女,這些事情都已經比比皆是,甚至是見怪不怪了。

        這就更別說除了這些人物以外,還有那麼多的官府、官員、豪強、士紳,他們大都串通一氣、互幫互助,聯合起來盤剝百姓、魚肉鄉里,掏空國家和百姓的財富,然後又拿着這些銀子過着花天酒地、揮金如土的生活,從而形成與鄉民悲苦生活的鮮明對照,現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已在各地普遍蔓延,這就大大激化了鄉民百姓與官府豪強之間的矛盾,爲朝廷根基的動搖埋下了伏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