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就一定聪明吗?为什么他们也会做错误决策,这本书给你答案 一、了解潜在的直觉错误 二、在情境中识别直觉错误 三、建立反直觉思维体系

有调查显示,生活中90%的选择都是出于直觉,这跟人类生存进化的本能有关,而直觉是一种快速决策的能力,也被称为“认知捷径”。通过直觉做出的判断虽然快,但却不如理性分析、思考后,得出的判断正确率更高。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的客座教授——迈克尔·J.莫布森,提出了一套“反直觉”的理论,并以此为主题,撰写成《反直觉》一书。在书中,他将自己投资行业的经验,与心理学和科学知识相结合,选择了8个常见、可识别、可预防的决策错误,将这些经典概念加以阐释和解读,并配以相关的真实案例,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认知偏差、情境控制、视野狭窄这些错误直觉,给我们带来了的影响。

同时,与一般讲理论知识的书不同,这本书在理论的基础上,还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作者在每个章节后面都给出了相应的行动建议,相当于是“产品的说明书”,希望我们不仅了解直觉错误有哪些,也能积极提升反直觉思考,减少错误决策,做出更正确的选择。那么,具体如何训练自己这种能力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的三步入手。


一、了解潜在的直觉错误

作者迈克尔·J.莫布森没有将本书定义为是一本思维提升的书,而是把它称为是一个关于机会的故事,作为一本帮你识别机会的书。简单来说,他认为能够反直觉思考的人,更容易抓住机会,犯错次数更少,也更容易做出正确决策。

比如,常见的内部视角带来的三种错觉,包括:优越感错觉、乐观错觉和控制错觉。它们所呈现的,都是一种单一、自我的视角,而为了摆脱这种自我感觉良好、自大的情况,我们要学会拓宽视野、多维度思考问题,这对于避免其他直觉错误也是有所助益的。

因此,了解潜在的直觉错误,就是让你做好心理准备,明白所有人都会犯错,你并不是例外,帮你找出犯错的原因,分析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二、在情境中识别直觉错误

在生活中,我们不止一次的被直觉欺骗了,因此,要学会在生活中找到容易犯错的场景,将他们一一对应,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比如购物促销,就是一个很容易引起决策错误的陷阱,尤其是在各种平台活动日,人们更容易做出错误决策。

以我自己为例,想买一些红糖,看到商家有“买2送1”的活动,于是我就选了这个,结果我收到了3大包的红糖。但实际上我并不需要这么多。商家的促销活动,迷惑了我想“买1包”红糖的初衷,让我做了错误的决定——买了3包红糖,而在此之后,我又不得不买更多的东西,比如红豆、花生、红枣、奶粉……来消耗多买的红糖,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我在陷阱里越陷越深。

光学会理论没用,这就像为什么很多人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识别它们,给生活中的“错误直觉”贴上标签,才能对症下药,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三、建立反直觉思维体系

了解和识别这两步,都是为了让问题变得更简单、清晰,而建立反直觉体系,是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工具、模型,减少靠直觉解决问题、做决定,养成“反直觉”思考的习惯。对此,在《反直觉》中,作者综合常见的直接错误,给出了7个行动建议:

(一)经常练习反向思考,多问为什么,提高识别错误的意识;

(二)培养同理心,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决策;

(三)认识实力和运气的作用,理性看待结果

(四)写决策日志,时常审查自己的决策,找到感觉与决策之间的关系;

(五)创建决策清单,适合有规律的长期事项;

(六)进行事前检验、准备,增加决策依据;

(七)了解未知的事情,考虑最坏的结果,及自己的承受底线;

我们总以为,聪明、理性的人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作者迈克尔·J.莫布森指出:相比普通人,聪明人会犯更大、更愚蠢、后果更严重的错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聪明人;不管是思维能力强的人,还是思维能力弱的人……我们都要为自己做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决策,承担责任。它们可能大多无关生死,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你的生活、职场和人生的轨迹。因此,在不断的行动中,了解习惯错觉,识别错觉情境,及时唤醒“反直觉”思维,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决策,方能更好的掌控人生,把握命运,抓住关键机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