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种姓人物?

御河流水声潺潺,玉泉奔赴城西湾。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曾有诸多名士活跃于舞台上,他们的后人往往被人高看一眼,只是这影响因人而异。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种姓人物们。

梳理了《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中的种姓人物们,列个名单:种皓、种拂、种劭、种辑、种岱、种整。种姓较为罕见,仅有种皓一人立传,他也是这里边名气最大者,余下的大部分人物都来自同一家族,他们也在汉末时期留下了自己的风姿。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后汉书·种皓传》

种皓,或者种暠,他是东汉时期的名臣,历任凉州刺史、益州刺史、司徒等职,在地方任职时深得民心,其为官清正也弹劾了诸多作奸犯科者。种皓截获过蜀郡太守意图贿赂曹腾的证据,虽然曹腾没有受到惩处,种皓在官至司徒后还是提了句“今身为公,乃曹常侍力焉”,不过彼时曹腾已经逝世了】

“六月戊午,陷长安城,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并战殁,吏民死者万余人”——《后汉书·献帝纪》

种拂,种皓之子,看在他名公之后的身份上,连刘翊这样特立独行的士人也愿意因为他出仕。种拂官至司空,同样是三公级别的官职,也是进一步扩大了种氏的影响力,不过他这司空就当了不到一年,命丧于李郭之乱中,彼时有诸多朝臣罹难】

“大将军何进将诛宦官,召幷州牧董卓,至渑池,而进意更狐疑,遣劭宣诏止之”——《后汉书·种皓传》

种劭,种拂之子,在汉献帝时期担任侍中,由于经常据理力争受到董卓厌恶,打算将他调离朝中,不过因为父亲种拂战死,他联合了马腾、刘范等人意图报仇,结果也随其父而去】

“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三国志·荀攸传》

种辑,主要事迹是参与了“衣带诏”事迹,其实在此之前他还参与过谋诛董卓事宜,种氏家族可能就因为此事覆灭了】

“岱字公祖。好学养志。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后汉书·种皓传》

种岱,同为种皓之子,虽然也是满腹经纶,但无论是郡府、州府、公府还是朝廷的征辟,他都没有应征,始终未踏入仕途,兴许在钻研家学】

“和乃辞曰‘自和父祖汉世以来,笛家相传,不知此法,而令调均与律相应,实非所及也。’郝生、鲁基、种整、朱夏皆与和同”——《晋书·律历志》

种整,西晋时期擅长音律者,曾与荀勖交流过这方面的见解】

如有疏漏,还望补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