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十七、不揉不炒是白茶(三)



  三國魏時張揖撰寫的《廣雅》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姜蔥芼之。”,說明那時不單有散茶,還有用米湯摻和着茶葉一起做成的餅茶。喝時要把茶餅炙烤一下,搗成茶末後放入瓷碗中,然後衝入開水,再加上蔥、姜等調料一起飲用。那爲什麼要“成以米膏出之”呢?

  這就說明了那時候的茶,肯定不是蒸青的,它就是曬乾的茶。如果是蒸青的茶,經過熱氣燻蒸,茶葉中必然流出茶汁。果膠之類的黏性東西也會部分分離出來,這樣就可以把茶搞成團狀或者餅狀了。而這裏說“成以米膏出之”,通俗的講是當時的人們把米膏當成了漿糊,把這些曬乾的茶葉粘在了一起,所以這些茶必然是曬乾的白茶。隋代陸法言《廣韻》裏也有:“荼,春藏葉可以爲飲。”。可見那時候人們也是把茶的鮮葉曬乾或烤乾後收藏起來飲用。當然在以上歷史期間也會存在煮食茶的鮮葉的情況,但這不屬於白茶的範疇,就不做討論了。

一個時間節點,文獻上最早明確記載茶葉的蒸青製法是在唐代出現的。唐代孟詵《食療本草》(成書於713年—741年)寫道:“又茶主下氣,除好睡,消宿食,茶,當日成者良。蒸、搗經宿,用陳故者…”,這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有關蒸青綠茶製法的記錄。陸羽《茶經•三之造》(780年)也說“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所以在唐之前的幹茶或餅茶基本都屬於白茶之態,而無蒸青綠茶。另外有一種說法,在秦漢以前的巴蜀地區可能已經出現了原始炒青或蒸青綠茶。只能說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這些工藝確實在上述區域出現了,但由於地理閉塞原因或其它原因未能傳而廣之;另一可能就是這個情況僅是一種可能。到目前爲止,筆者還未看到有關於此的任何確鑿的文字記錄。

    唐起,綠茶大盛,白茶少用。至明代,江浙一帶的茶家開始對生曬白茶有了文字記載,如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中記:“芽茶以火作者爲次,生曬者爲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況作人手器不潔,火候失宜,皆能損其香色也。生曬茶瀹之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尤爲可愛。”。高濂在《遵生八箋》裏亦寫道:“茶以日曬者佳甚,青翠香潔,更勝火妙多矣。”。這些文字傳達出一個信息,有意識的製作白茶且白茶工藝的定型極可能源於江浙地區。

版權聲明:本文爲簡書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創撰寫,歡迎茶友在簡書上轉發,交流茶知識。但,任何單位、媒體、個人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違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