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世界-《娱乐至死》读后感

  今天的年轻人已经被各种媒体包围。手机屏幕可能出现在任何场所,公交、地铁、银行、公园…,甚至卫生间。其中,文字已让位于图像和短视频。上帝赋予我们的原始感官已被延伸到千里之外,甚至真实世界之外。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无法隐匿自己的行踪。异国他乡的见面不过是微信的一个常规功能(视频通信)。知行分离,知的领地无限扩张,而行的范围却越来越落后于“知”。知分为感受和理解,图像和短视频不需要太复杂的理解,就让人“眼见为实”,而真正真实与否则是另一回事。

       电视本就抢了印刷的镜头,如今的网络时代,文字阅读已成为奢饰品。读书到底还有何意义?这就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差不多的体验,看短视频有着强烈的惯性,不知不觉就被它催眠了。可事后回忆,似乎空空如也,这是怎么回事?

       视频以其真实的幻觉产生一种张力,让你欲罢不能。而文字在被理解之前很难达成这样的张力。文字都是抽象的概念,场景是读者“脑补”和想象出来的。所以,阅读,无论是书籍文字,还是广播剧中的声音文字,都有一个解码过程。

  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本只有自己才明白的“大脑字典”(个人世界观)。解读阅读中的文字时,不仅在完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它同时也在“以贝叶斯方式”修订你的大脑字典。一个人的世界观就是在如此反复地迭代过程中完善的,这么说,你是否能理解“文字阅读”的重要性。

         随便一个词,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时间”,古人以日月星辰之轮转来感悟时间。现代人以“线性刻度”的钟表和日历来精确地标记时间,而本质上时间是事物的状态变化。张三李四对时间观念的差别也可能放了对方的鸽子,总之,随便一个词汇,对具体人来说,都有第一次理解时的语境和之后的贝叶斯修正。

  所以,在语言文字上,可以很肤浅,也可以很深邃,完全取决“大脑字典”(个人世界观)的结构和状态。

        一个天天刷视频的孩子和一个喜欢阅读经典的孩子,在世界观的建构过程中,将渐行渐远。文字不仅包含抽象概念,它里面有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的逻辑,以及由思想和想象产生的更高阶逻辑。也可以理解为,不仅有事实数据(视频图像之类的直接感知),还有程序,它们为有限数据提供了无数可以举一反三的语义解释。

  读书,相对比较系统。你与作者不仅在文字层面,还在思想层面进行着深层沟通。贝叶斯告诉我们,阅读的文字解析过程中,我们的大脑神经网络正在进行“深度学习”。

       而廉价的短视频、也包括已经没落的电视,正在以我们喜欢的方式催眠我们,甚至毒害我们。侵蚀自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奥威尔式的,他写在了《1984》中,那是恐怖的精神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他写在了《美丽新世界》中。而它们的现代影响,正是《娱乐至死》的主题。

        读书是最健康的一种“大脑饮食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在“泛娱乐”的媒体洪流中失去了自我,也最终失去了真正的自由。阅读经典,特别是阅读好的传记文学,是对自我神经网络的最好训练。

注:配图来自网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