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風的傳承與重構》華文菲

一、 仁愛孝悌

仁愛孝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說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仁”發端於人類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惻隱之心”,即同情心,基於家族生活中的親情。“仁”德的核心是愛人,其本質是孝悌,“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歟”。孝悌之德的基本內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一種濃烈的家族親情。

親情需要物質表達,“也需要浪漫,也需要驚喜”。“一個家庭,如果連這最基本、最純真的親情都不善於表達、不善於維繫的話,那麼這個家庭就可能缺乏溫暖,就談不上是幸福了。”親情的內涵很豐富,一個親情飽滿的人,其他感情諸如同學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等等也會很容易構建。更可貴的是,把感情的建立,上升到“比金錢更重要”,“因爲各種各樣的情分實際上也是多種多樣的財富”。

當兒女看到父親臉上不斷增多的皺紋,想到父親在一天天變老;看到父親用心伺候生病的爺爺,看到母親盡心照顧姥姥,想到父母老了的時候,自己會這麼做做。這是榜樣的力量。日常生活中“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爲了維護自尊,心裏明明感覺老人說的正確,但嘴上又總是不接受,甚至吹鬍子瞪眼睛。對此,孩子道出了實情,如果家長掌握了孩子的心理特徵,就不會爲此而“父子戰鬥”了。

《家庭》,國之細胞,家和業興。中國傳統中,夫妻地位不平等,即使舉案齊眉,強調的也是妻子對丈夫的尊重。實際是丈夫對妻子應尊重和呵護,不失爲新時代家庭好男人的楷模。小愛暖家,博愛暖世界,愛需要接力。

    二、謙和好禮

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禮、有禮和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

在《禮儀》篇中,現在孩子禮數普遍缺失,縱觀當下,社會的快節奏,孩子的功課緊,讓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忽視對孩子常規的禮儀薰陶和引導,致使大多數高中生、大學生,在待人接物中,因不懂“禮數”而降低個人魅力及競爭力;致使青年人在生活、工作中因“禮”而多次繳學費……可以說,在悠悠幾千年中國文化中,“禮儀”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區分人格高低的標準。不學禮,無以立”,確爲千古至理。

仔細研究“禮”文化,從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看,謂之“禮制”“禮教”;從待人接物的形式看,謂之“禮節”“禮儀”;從個體的修養涵養看,謂之“禮貌”“禮讓”。有父輩的“禮教”,亦有交往中的“禮節”,還有涵養彰顯出的“禮貌”。忍讓,雖然談的是“忍讓”,但“忍”的前提是“禮”,“禮”的效果是“讓”。但是,每一個人“讓”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有“禮”之人,心胸博大,把“讓”的內涵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忍讓是有底線的,在敵人面前一味忍讓,後果很嚴重。平時生活中,如多一份辭讓、忍讓之心,對家庭帶來的是和睦,對社會帶來的是和諧;在嚴重的敵我矛盾之時,摒棄無原則的忍讓,對家庭帶來的是骨氣,對國家帶來的是威望。

忍讓是一種修養,寬容是一種品德;忍讓往往是被動的,寬容常常是主動的;忍讓之人未必都有寬容之心,寬容之人通常都能夠做到忍讓。用邏輯學原理來說,忍讓是寬容的必要條件,寬容則是忍讓的重要條件。

社會的和諧,禮儀的弘揚,包含有“謙和”之德。“謙和”細分,則爲“謙德”和“和德”。謙德,表現在行爲上則是辭讓和包容。和德,體現在待人接物中爲“和氣”,在人際關係中爲“和睦”,在價值取向上爲“和諧”,概而言之爲“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生活中,“低矮的小屋”很多,不因你的“高擡頭”而改變。“低頭”上升到“禮”的高度,就是謙和。我們的社會,謙和應該成爲一種常態,謙和應該成爲一種自覺,唯如此,中國的“禮儀之邦”才能名副其實。

        三、誠實守信

,中國美德由於向善的信念占主導地位,強調發揮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別重視“誠”與“信”的品德。“四書”之一《大學》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以“誠”爲基礎,中國人形成了許多相關的道德,如爲人的“誠實”,待人的“誠懇”,對事業的“忠誠”等。“信”和“誠”是相通的品德。“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之基本要求就是言行相符,“信”可以訓練人的誠實品質,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談到“‘忠誠’二字,大而爲國,中而爲單位,小而爲朋友,爲家庭,都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以歷史故事和親身經歷的小事爲例,談到“誠信,不僅是立身之本,還是立業之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不僅朋友會遍天下,而且事業也將紅紅火火。”

在人倫關係中,中華民族不僅有誠和信的美德,還有“報”的德性。“回報”既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原理和機制。中國人強調要報父母養育之恩,要報長輩提攜之恩,要報恩師栽培之恩,要報朋友知遇之恩,要報國家培養之恩。《詩經》中有“投之木瓜,報之桃李”的佳言,《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中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教誨,知道報恩的人才能獲得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佛說:一個人一無所有也可以給予別人七種東西:顏施,微笑處事;言施,說讚美安慰的話;心施,敞開心扉,對人和藹;眼施,善意地看着他人;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座施,謙讓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四、勇毅力行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涵蓋方方面面,勇毅力行,彰顯的則是道德意志方面的美德。關羽之所以能成爲武聖人,“勇”的品德加分頗多。孟子認爲,人格修養要達到“不動心”,就必須有“勇”的品格。並把“勇”分爲三個層次:憑藉力氣的血氣之勇;憑藉意志的意氣之勇;憑藉的道德信念的“大勇”,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沒有挑戰自我的勇氣是不行的”“敢於挑戰權威、捍衛真理,也是一種勇氣”。這些“勇氣”,應屬於“憑藉意志的意氣之勇”。人的成功,僅有意志的“意氣之勇”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恪守道德信念”的“大勇”,“大勇”是“與謀略相結合”之勇。大勇”是社會所期待的,但又對其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之所以“不驚”,是因爲心中有道德做標尺,沒有值得“驚”的元素;之所以“不怒”,是因爲心中有君子之範,沒有必須“怒”的必要。這一種“大勇”,孟子把其動力源歸於心中共有的義理,在驚、怒之前有個反省的過程,在反省之後才決定是否該“驚”該“怒”:反省自己覺得理屈,即使面對平凡小民,也應該藏“驚”息“怒”;反省自己覺得理直,即使面對千人萬人,也應該顯“驚”展“怒”。 在現實生活中,“勇”往往與“毅”緊密相連。“毅”,至少包含兩層含義,其一,在艱難困苦中堅持下去的毅力;其二,遵循道德準則方面的毅力。王先生在《毅力》篇中,列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人生在艱難困苦的時候需要毅力。這種艱難困苦,表現在“追逐自己夢想”時,表現在“培養喫苦精神”時,表現在“養成良好習慣”時,表現在“鍛鍊健康體魄”時……具備“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峯”。

士之爲人,當理不避其難,臨患忘利,遺生行義,視死如歸。”能如此踐行,靠的就是浩然氣節和高尚情操。人生有多種“坎”繞不開,在“坎”面前,才能顯示一個人的骨氣和情操。

中國文化認爲,人格的完善,社會的進步,重心不在知和言,而在於行。事實上,縱觀歷史具有浩然正氣和高尚情操的人士,都非常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力行”。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題,把力行的美德提高到哲學的高度。

力行,亦重在道德上的慎獨。成大事者,其成長曆程,既有他律,更需自律,甚至“自律”的作用更大。慎獨,就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中華民族在各種險惡的環境中能夠化險爲夷,自強不息,不斷前進,正是億萬人民具有的這種“勇毅力行”的強大驅動力。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實際上是從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羣體的關係三個方面進行概括總結的。家族,是民族的細胞,如果千千萬萬個家庭,注重良好家風的傳承和重構,中華民族的美德自然也就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不敗之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