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的传承与重构》华文菲

一、 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说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发端于人类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仁”德的核心是爱人,其本质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

亲情需要物质表达,“也需要浪漫,也需要惊喜”。“一个家庭,如果连这最基本、最纯真的亲情都不善于表达、不善于维系的话,那么这个家庭就可能缺乏温暖,就谈不上是幸福了。”亲情的内涵很丰富,一个亲情饱满的人,其他感情诸如同学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等等也会很容易构建。更可贵的是,把感情的建立,上升到“比金钱更重要”,“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分实际上也是多种多样的财富”。

当儿女看到父亲脸上不断增多的皱纹,想到父亲在一天天变老;看到父亲用心伺候生病的爷爷,看到母亲尽心照顾姥姥,想到父母老了的时候,自己会这么做做。这是榜样的力量。日常生活中“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维护自尊,心里明明感觉老人说的正确,但嘴上又总是不接受,甚至吹胡子瞪眼睛。对此,孩子道出了实情,如果家长掌握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就不会为此而“父子战斗”了。

《家庭》,国之细胞,家和业兴。中国传统中,夫妻地位不平等,即使举案齐眉,强调的也是妻子对丈夫的尊重。实际是丈夫对妻子应尊重和呵护,不失为新时代家庭好男人的楷模。小爱暖家,博爱暖世界,爱需要接力。

    二、谦和好礼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和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在《礼仪》篇中,现在孩子礼数普遍缺失,纵观当下,社会的快节奏,孩子的功课紧,让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忽视对孩子常规的礼仪薰陶和引导,致使大多数高中生、大学生,在待人接物中,因不懂“礼数”而降低个人魅力及竞争力;致使青年人在生活、工作中因“礼”而多次缴学费……可以说,在悠悠几千年中国文化中,“礼仪”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不学礼,无以立”,确为千古至理。

仔细研究“礼”文化,从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看,谓之“礼制”“礼教”;从待人接物的形式看,谓之“礼节”“礼仪”;从个体的修养涵养看,谓之“礼貌”“礼让”。有父辈的“礼教”,亦有交往中的“礼节”,还有涵养彰显出的“礼貌”。忍让,虽然谈的是“忍让”,但“忍”的前提是“礼”,“礼”的效果是“让”。但是,每一个人“让”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有“礼”之人,心胸博大,把“让”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忍让是有底线的,在敌人面前一味忍让,后果很严重。平时生活中,如多一份辞让、忍让之心,对家庭带来的是和睦,对社会带来的是和谐;在严重的敌我矛盾之时,摒弃无原则的忍让,对家庭带来的是骨气,对国家带来的是威望。

忍让是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品德;忍让往往是被动的,宽容常常是主动的;忍让之人未必都有宽容之心,宽容之人通常都能够做到忍让。用逻辑学原理来说,忍让是宽容的必要条件,宽容则是忍让的重要条件。

社会的和谐,礼仪的弘扬,包含有“谦和”之德。“谦和”细分,则为“谦德”和“和德”。谦德,表现在行为上则是辞让和包容。和德,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为“和气”,在人际关系中为“和睦”,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概而言之为“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生活中,“低矮的小屋”很多,不因你的“高擡头”而改变。“低头”上升到“礼”的高度,就是谦和。我们的社会,谦和应该成为一种常态,谦和应该成为一种自觉,唯如此,中国的“礼仪之邦”才能名副其实。

        三、诚实守信

,中国美德由于向善的信念占主导地位,强调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别重视“诚”与“信”的品德。“四书”之一《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等。“信”和“诚”是相通的品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之基本要求就是言行相符,“信”可以训练人的诚实品质,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谈到“‘忠诚’二字,大而为国,中而为单位,小而为朋友,为家庭,都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以历史故事和亲身经历的小事为例,谈到“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还是立业之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仅朋友会遍天下,而且事业也将红红火火。”

在人伦关系中,中华民族不仅有诚和信的美德,还有“报”的德性。“回报”既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原理和机制。中国人强调要报父母养育之恩,要报长辈提携之恩,要报恩师栽培之恩,要报朋友知遇之恩,要报国家培养之恩。《诗经》中有“投之木瓜,报之桃李”的佳言,《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中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教诲,知道报恩的人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佛说: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微笑处事;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意地看着他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四、勇毅力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涵盖方方面面,勇毅力行,彰显的则是道德意志方面的美德。关羽之所以能成为武圣人,“勇”的品德加分颇多。孟子认为,人格修养要达到“不动心”,就必须有“勇”的品格。并把“勇”分为三个层次:凭借力气的血气之勇;凭借意志的意气之勇;凭借的道德信念的“大勇”,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没有挑战自我的勇气是不行的”“敢于挑战权威、捍卫真理,也是一种勇气”。这些“勇气”,应属于“凭借意志的意气之勇”。人的成功,仅有意志的“意气之勇”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恪守道德信念”的“大勇”,“大勇”是“与谋略相结合”之勇。大勇”是社会所期待的,但又对其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之所以“不惊”,是因为心中有道德做标尺,没有值得“惊”的元素;之所以“不怒”,是因为心中有君子之范,没有必须“怒”的必要。这一种“大勇”,孟子把其动力源归于心中共有的义理,在惊、怒之前有个反省的过程,在反省之后才决定是否该“惊”该“怒”:反省自己觉得理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也应该藏“惊”息“怒”;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也应该显“惊”展“怒”。 在现实生活中,“勇”往往与“毅”紧密相连。“毅”,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毅力;其二,遵循道德准则方面的毅力。王先生在《毅力》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人生在艰难困苦的时候需要毅力。这种艰难困苦,表现在“追逐自己梦想”时,表现在“培养吃苦精神”时,表现在“养成良好习惯”时,表现在“锻炼健康体魄”时……具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能如此践行,靠的就是浩然气节和高尚情操。人生有多种“坎”绕不开,在“坎”面前,才能显示一个人的骨气和情操。

中国文化认为,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知和言,而在于行。事实上,纵观历史具有浩然正气和高尚情操的人士,都非常注重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力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把力行的美德提高到哲学的高度。

力行,亦重在道德上的慎独。成大事者,其成长历程,既有他律,更需自律,甚至“自律”的作用更大。慎独,就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中华民族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能够化险为夷,自强不息,不断前进,正是亿万人民具有的这种“勇毅力行”的强大驱动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际上是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以及人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的。家族,是民族的细胞,如果千千万万个家庭,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和重构,中华民族的美德自然也就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不败之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