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示之以恩,驭之以术

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

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第二十八讲—心在物外与神游(五)

    上一讲我们看到了黄锦的多面性,在嘉靖和吕芳面前是忠厚的老仆,但他毕竟也是秉笔大太监,治下也是有手段的。同样也看到了吕芳枕的是青砖,睡的是草席,虽然被发配吉壤,却视嘉靖为父,在此守孝,可谓忠。对皇帝有忠,对兄弟有义。

01

示之以恩,驭之以术

吕芳看了供词,发现不光打回去的供词原样退回,反而加了更多供证上来,一时间竟不知道嘉靖何意。嘉靖开始指出吕芳的错误:“百姓家常说一句话,帮忙帮忙越帮越忙。第一次呈上来的供词你不给朕看瞒着跑去找严嵩找徐阶,还捧上了一坛四十年的陈酿去劝酒,这杯酒也是你能劝得的?”

杨金水和贪墨的事情并不是嘉靖发配吕芳的真正原因,隐瞒嘉靖去劝说徐阶与严嵩才是让嘉靖愤怒的地方,同时开始指出他这样做产生的错误:“有些家你能替朕当,有些家朕交给了严嵩和徐阶他们去当,可大明朝最后的家还得朕来当。你去劝酒,他们必然猜想是朕的意思,美酒在前白刃在后,他们能不想办法对付吗?”

吕公公的错有三处:

1. 瞒着嘉靖。这是最大的错处,清流派有裕王,严党有满天下的门生,只有太监的依仗除了嘉靖并无他人,嘉靖的信任是他们立身的基石。

2. 以为严徐二人能够相信他瞒着嘉靖。他陪着嘉靖40余年早已经是一体,无论他如何申辩自己瞒着嘉靖,严徐二人都会以为这是嘉靖的意思,“白刃在后”,他们焉能不防。

3. 读书不够。吕公公的司礼监挂着一幅“子焉不学”,这是对他的褒奖,也是对他的讽刺。吕芳虽然没有受过读书人系统性的教育,但是凭着陪伴嘉靖四十年,人情通达,不可谓不学;但也只有这一些智慧,书中的典故和大义,他是不懂的,“内相”毕竟不是真的“相”,这便也是真的“不学”。而嘉靖遣吕芳去吉壤,既是对吕芳的惩戒,也是对严、徐释放自己并不是“白刃在后”的意思。

吕芳对于嘉靖的处置,未尝有怨,但也未尝完全心悦诚服。但嘉靖这一教,先是点出吕芳帮了”倒忙“,又把吕芳的”倒忙“造成的后果讲了个通透,确实给他控制朝堂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即便如此,嘉靖在一开头也宽宥了他和杨金水。试想吕公公如何能不对嘉靖肝脑涂地。

作为管理者,处置下属的错误便是一件难事。处罚不难,可如何让下属能够正确认知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对于处罚不心生怨念这便难了。嘉靖这个例子是顶好的,先罚,让其知错;再示之以恩,安抚人心;最后再教,让其知错并能改错。

02

管理者最大的智慧在于知人善任

“这个干下指的是海瑞,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竟有如此霹雳手段,可见是个至阳至刚之人,都说朕的儿子孱弱敦厚,其实也还知人善任。”这是嘉靖第一次正面的评价海瑞。

第一次提起海瑞,不过是为了挟持严党,松个口子让裕王的人能够过去;第二次是借海瑞是个“好官”敲打严党;第三次便是这次了,在一部名字叫“嘉靖与海瑞”的影视剧中,剧情过半嘉靖才真的记住了海瑞这个名字。

不过短短一次供词的来回,嘉靖就对海瑞的评价极其恰当,识人用人都是他的长处。反观裕王,却直到最后《治安疏》才知道海瑞是把利剑。

嘉靖虽褒奖了海瑞,却不同意海瑞的做法:“这个人是要杀人的,可朕现在还不能杀人。除了郑泌昌、何茂才、尚衣监、针工局、巾帽局那三个为首的奴婢,其他的人,朕这次一个不抓一个不杀,叫徐阶和严嵩明早进宫。”

召回吕芳之前,嘉靖已经做好了决断,那便是轻轻放下。

站在嘉靖的位置上,其实他的理由也是站的住脚的:一、 外部环境因素不稳定。鞑靼、倭寇都在闹事,打仗要人也要钱,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二、 内政不清,国库亏空。没有钱就不能支撑外部的战事。他要靠严嵩的人去打仗、去弄银子,此刻便动不了严嵩。三、 嘉靖要修仙。这是他个人的私欲,虽然没有说,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于公于私,此刻他现在都不能动严嵩。

决策已下,胜负已分。嘉靖便让吕芳宣严嵩和徐阶,最后了局。

那么嘉靖与严嵩徐阶之间,又会发生什么精彩故事呢?

吕芳重回司礼监,与陈洪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讲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