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春的磋跌》

带着难以明言的心情读完了《青春的蹉跌》,然后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石川达三的社会小说代表作之一。金中先生翻译了这部小说,经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日本多年来的畅销书才得以和中国读者见面。

作家在书中塑造了一个极短个人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江藤贤一郎。他虽然才华出众,前程似锦,但凡事都奉行利己主义,一举一动都为个人直接或者间接的个人利益考虑。在婚恋问题上尤其如此。他并不爱自己以前教过的学生登美子,只是为了兽欲,花言巧语诱骗并奸污了她。他也不爱康子,只因为贪图康子父亲的巨额财产,才想尽方法去博取欢心。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母亲也厌倦嫌弃,和母亲之间没有丝毫感情可言。他的要好的同学三宅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警察抓去,他无动于衷,还暗自庆幸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他的表兄小页精二郎,几次参加文官考试,都名落孙山。他轻蔑他,奚落他,但需要时候又利用他。登美子怀上了别人的孩子,为了自己的一生幸福着想,告诉他怀的是他的孩子,江藤为了扫除向上的阻碍,残酷地杀害了登美子。他自以为很聪明,制造伪证,证明自己不是杀人凶手,但他毕竟是个青年,社会经验有很少,在日本这个警察制度极其严密的国家里,他的犯罪行为很快被侦破了。他终于带着悔恨,懊恼和痛苦,绝望地锒铛入狱,葬送了自己年轻的一生。

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抓住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矛盾,给以揭露和批判,给读者以警醒和深思。

人有时利己,可以理解,毕竟都要活着,但是如果利己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石之上,伤害在取巧甚至铤而走险,触犯法律的基础之上,最终受害的永远是自己,那反而是最不利己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