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遊記

昨天我們幾個老朋友在公園散步時,正巧碰上了幾位應屆畢業的大學生,在做畢業前的社會調查問卷,內容是:“你對今後的養老問題有什麼想法?”當看到對面的我們時,她們眼睛一亮,立刻走上前來,開啓了採訪攻勢。

當看到青春靚麗的年輕人時,我們覺得確實是老了,但是我們同齡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老的感覺,

因爲我們有共同的年代,相似的記憶,和幾十年的生活經歷。年齡增長後,器官退行性老化,身體變化的總總不適,又給我們增加了不少的話題。

我們也感嘆時光匆匆流逝,留下了許許多多我們想做還沒有做的事情,科技飛速發展,有許多我們想體驗還沒體驗的東西。雖然我們牙齒鬆動了,行動變緩了,聽覺、視覺、味覺都不那麼靈敏了,但我們的心依然年輕。我們是年長的健康人。

我們思維活躍,可以不斷的學習,讀書,旅遊、攝影、與現代社會,現代生活接軌。在大自然的懷抱裏享受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享受着風的吹拂,雨的洗禮,五彩繽紛的鮮花永遠是我們心中編織的夢;努力爭取在剩餘的時光裏,實現編織了幾十年的夢想。

我特別喜歡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於11月3日在2021“科學嘉年華”生命健康論壇上,講的一句話:“如果你沒活到85歲,別說自己很長壽。”

解放前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是40歲左右,現在上海人的平均壽命已達到83.67歲。

我們小時候見到五、六十歲的人一看外表就知道他的年齡,用一句話形容就是老態龍鍾。

我的爸爸媽媽在50歲左右的時候牙齒就逐漸脫落,最後都鑲了滿口假牙。陪伴了他們一生。

媽媽50歲左右時則因爲勞累過度,導致頸椎痛、肩周炎、腰腿疼痛,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導致行走不便,生活質量下降。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富足,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齊頭並進,七、八十歲的老人比比皆是:我們小區有一位老婆婆87歲,談吐文雅,思維敏捷,聲音洪亮,中氣十足!一家四口,祖孫三代,其樂融融。每天早上,按時起牀,做早餐,喫完早餐,就去散步,曬太陽,聊天;一日三餐,“掌控着廚師大權”樂在其中!還有許多老年人在做義工,義務講課,義務勞動,任勞任怨,不計報酬。

我覺得生活在和平、安定、富足的社會里,健康長壽已不是奢望,但未來的路如何走下去,能否活的更有意義,有價值,能更多的幫助到別人,能否照顧好自己,做一個自食其力的自由人,這纔是真正的快樂的人生,長壽才更有意義。

人是羣居動物,只有通過人與人的交流,互助互動才能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才能提高幸福指數。

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當親朋好友需要幫忙的時候;能否全力以赴;當看到同齡人因爲各種疾病困擾的時候,能否傳授點醫學知識和理療方法;當看到老漂族因種種原因,傷心難過的時候,能否將心比心,開導、勸解、以解憂愁;當有人需要你的時候,你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你積極的生活態度,樂於助人的心態,會使你變得年輕,有活力。

前幾天看了一段視頻採訪,是越南籍的一位146歲的長壽老人。聽了他的敘述,感到特別心酸。他講 ,活到這個年紀,周圍全是不認識的人,兒子去世了,孫子也走了,同年齡的朋友,親戚也都走了,沒有人可以說話,交流。整天無所事事,特別孤獨。他不希望過這樣的日子,他希望結束這種生活。

長壽,我們既需要生命的長度,更需要生命的寬度。

在充滿愛的家庭裏生活,我們是幸福的,在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的社會中生活我們是幸運的!

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將剩餘的時間,奉獻給社會,回饋給家庭,照顧好自己,不給社會添麻煩,不給孩子添煩惱,在漸漸老去的路上,做一個心理、生理都健康的新老人。

雖然我們沒有正面回答孩子們的問題,但我覺得我們這個年齡,談養老還有點早,重要的是調整心態,做好準備,生命的盡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不論是山呼海嘯,還是狂風暴雨,一切順其自然。

獻給50後的朋友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