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李姓人物?

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雲煙疊。開篇依然提醒大家週末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漢末各地方大多存在着豪族大姓,其族中子弟往往能在史書中留下幾筆記載。本篇就來聊聊漢末時期的李姓人物們。

梳理了《三國志》中提及的李姓人物們,名單太長了就分爲兩段:李傕、李進、李封、李豐(袁術將)、李堪、李庶、李伏、李輔、李華、李昭、李氏(李夫人)、李延、李肅(五原)、李蒙、李禎、李固、李樂、李歷、李大目、李立、李移子、李敏、李勝、李義、李豐(李義子)、李術、李業、李申成、李信、李胤yìn、李邵(鉅鹿太守)、李覿dí、李越、李鄒、李典、李乾、李整、李禎(李典子)、李通、李緒、李基、李條、李永、李壽。

李氏(李姬)、李氏(李貴人)、李歆xīn、李叔才、李惠、李俊、李朔shuò、李若、李光、李成、李覃tán、李升、李權、李異、李定、李虎、李氏(李昭儀)、李嚴、李豐(李嚴子)、李鴻、李仁、李譔zhuàn、李恢、李遺、李球、李盛、李密、李伯仁、李朝、李邵(季漢)、李福、李邈miǎo、李桓、李崇、李衡、李勖xù、李肅(南陽)、李允、李興、李膺yīng、李玉、李儒。李孚這種從馮姓改名的就沒算,名士李膺也沒算,只有個重名的。

“卓將李傕、郭汜等殺允攻布,布敗,東出武關”——《三國志·武帝紀》

李傕,董卓部將,在董卓身故後攻破長安,還與郭汜上演了爭奪天子、朝臣的鬧劇,不過他這個“大司馬”之職是無數人難以企及的】

“布到乘氏,爲其縣人李進所破,東屯山陽”——《三國志·武帝紀》

李進,出身於乘氏地方大姓,還曾擊敗過呂布】

“夏,布將薛蘭、李封屯鉅野,太祖攻之,布救蘭,蘭敗,布走,遂斬蘭等”——《三國志·武帝紀》

李封,呂布部將,與曹操交戰後身亡】

“術聞公自來,棄軍走,留其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公到,擊破蕤等,皆斬之”——《三國志·武帝紀》

李豐,這位是袁術麾下部將,而非後來的曹魏中書令,也是與曹操交戰喪命】

“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三國志·武帝紀》

李堪,關中諸將之一,渭南之戰兵敗後被殺】

“武都李庶、姜合羈旅漢中,謂臣曰”——《三國志·文帝紀》註解

李庶,魏國將領,爲曹丕完成漢魏嬗代提供了些許助力】

“左中郎將李伏表魏王曰”——《三國志·文帝紀》註解

李伏,他和許芝提供的圖讖、符命依據,也是爲曹丕上位做準備】

“宣王誘達將李輔及達甥鄧賢,賢等開門內軍”——《三國志·明帝紀》註解

李輔,被司馬懿誘降的季漢將領,在魏國官至前將軍】

“使保林李華、劉勳等與懷、信等戲”——《三國志·齊王紀》註解

李華,魏明帝曹叡時期的宮中女官】

“戊子夜,帝自將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下陵雲臺”——《三國志·高貴鄉公紀》

李昭,曹髦意圖起兵討伐司馬昭時的參與者】

“甄后臨沒,以帝屬李夫人”——《三國志·魏書·后妃傳》註解

李氏,文昭甄皇后臨終前將曹叡託付給了這位李夫人】

“獲袁紹豫州從事李延,煮殺之”——《三國志·董卓傳》註解

李延,袁紹麾下的豫州從事,落入董卓之手喪命】

“布使同郡騎都尉李肅等,將親兵十餘人,僞著衛士服守掖門”——《三國志·董卓傳》

李肅,呂布同鄉,與他一起誅殺了董卓,但他被牛輔擊敗後,呂布不顧曾經的情誼誅殺了他】

“與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圍長安城”——《三國志·董卓傳》

李蒙,董卓餘部,也參與過李郭之亂,後來被李傕幹掉了】

“侍中李禎,傕州里,素與傕通”——《三國志·董卓傳》註解

李禎,漢末時期的侍中,因爲與李傕同是涼州人士,還幫劉協說了兩句好話】

“天子使左中郎將李固持節拜傕爲大司馬,在三公之右”——《三國志·董卓傳》註解

李固,被漢獻帝劉協派去封李傕爲大司馬,與東漢名臣李固只是同名】

“奉急招河東故白波帥韓暹、胡才、李樂等合,與傕、汜大戰”——《三國志·董卓傳》

李樂,漢末白波賊,也參與到李傕、郭汜的爭鬥中了,留守河東期間病逝】

“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諫馥曰”——《三國志·袁紹傳》

李歷,冀州治中,嘗試過勸說韓馥不要把冀州拱手讓人】

“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三國志·袁紹傳》註解

李大目,漢末黑山諸多賊寇之一,被袁紹擊敗,“李大目”應該只是個名號,大抵也姓李】

“後無幾,太祖平荊州,以涿郡李立字建賢爲荊州刺史”——《三國志·劉表傳》註解

李立,有歌謠“不意李立爲貴人”,曹操拿下荊州後也確實讓他擔任荊州刺史了,若是他傳出的歌謠就更有意思了】

“若故卜數師劉緯臺、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等三人,與之定兄弟之誓”——《三國志·公孫瓚傳》註解

李移子,公孫瓚年輕時結交的有人,家底殷實】

“故河內太守李敏,郡中知名,惡度所爲,恐爲所害,乃將家屬入於海”——《三國志·公孫度傳》

李敏,曾任河內太守,因爲厭惡公孫度舉家遷徙,遭其報復】

“南陽何晏、鄧揚、李勝、沛國丁謐、東平畢軌鹹有聲名,進趣於時,明帝以其浮華,皆抑黜之”——《三國志·曹爽傳》

李勝,曹爽的浮華友人之一,曹爽得勢後他也官至荊州刺史,拜見司馬懿時還被其裝病忽悠了】

“嚴幹字公仲,李義字孝懿,皆馮翊東縣人也”——《三國志·裴潛傳》註解

李義,與嚴幹兩人相互扶持,在魏國官至衛尉,可能別名“李恢”】

“中書令李豐雖宿爲大將軍司馬景王所親待,然私心在玄”——《三國志·夏侯尚傳》

李豐,李義之子,雖然與司馬師交好,但他也參與了謀誅司馬師一事,事泄後被殺】

“建安五年,爲孫策廬江太守李術所殺,時年三十八”——《三國志·荀彧傳》註解

李術,孫策上書任命的廬江太守,孫策逝世後擁兵自重,被孫權幹掉了】

“夔謂術謀臣李業曰”——《三國志·何夔傳》

李業,袁術的謀臣,沒留下什麼事蹟】

“爲李申成所白,收治,並免威官”——《三國志·司馬芝傳》註解

李申成,曾舉報過日益驕橫的劉勳】

“司徒李胤、司隷王弘等常稱曰”——《三國志·華歆傳》註解

李胤,李敏之孫,在西晉官至司徒,其父李信多次尋找過李敏的蹤跡】

“紹逆公孫瓚於界橋,鉅鹿太守李邵及郡冠蓋,以瓚兵強,皆欲屬瓚”——《三國志·董昭傳》

李邵,漢末鉅鹿太守,在袁紹與公孫瓚交鋒時,意圖投降公孫瓚,與季漢那位只是重名】

“雅好人倫典籍,鄉人李覿等盛得名譽,朗常顯貶下之”——《三國志·司馬朗傳》

李覿,雖然名聞一時,但司馬朗並不看好他】

“李越以隴西反,則率羌胡圍越,越即請服”——《三國志·蘇則傳》

李越,曾在隴西郡叛亂,被蘇則率領羌胡圍攻後投降】

“從徵呂布,別降布將趙庶、李鄒等”——《三國志·徐晃傳》

李鄒,呂布部將,被徐晃擊敗後投降】

“李典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也。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三國志·李典傳》

李典,曹魏宿將,從父李乾在乘氏頗具影響力,在其遇害後由李整領兵。李典被追諡爲“愍侯”,有個兒子李禎嗣侯,與漢末那位侍中不是同一人】

“李通字文達,江夏平春人也”——《三國志·李通傳》

李通,同樣是曹魏宿將,不過在建安十四年救援曹仁時就逝去了,有兩個兒子:李緒、李基

“太祖使督青州諸郡兵以討東萊羣賊李條等,有功”——《三國志·呂虔傳》

李條,漢末東萊賊,被呂虔領兵擊敗】

“襄邑劉氏與睢陽李永爲讎,韋爲報之”——《三國志·典韋傳》

李永,被典韋襲殺,也以這種特別的方式留名史冊】

“初,淯外祖父趙安爲同縣李壽所殺”——《三國志·龐淯傳》

李壽,因爲他殺害了龐淯的外祖父,所以龐淯之母龐娥親矢志於復仇,也最終完成了復仇】

“李姬生谷城殤公子乘”——《三國志·武文王世公傳》

李氏,曹操的嬪妃之一,有個兒子曹乘】

“李貴人生贊哀王協”——《三國志·武文王世公傳》

李氏,也許與魏明帝被託付的那個“李夫人”是同一人】

“蜀大將軍姜維率衆依麴山築二城,使牙門將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質任等寇逼諸郡”——《三國志·陳羣傳》

李歆,姜維麾下部將,據守麴城,被陳泰迫降】

“召李叔才鄉閭之間”——《三國志·和洽傳》註解

李叔才,許劭發掘的汝南賢才之一】

“時李惠監作,復奏留一月,有所成訖”——《三國志·孫禮傳》

李惠,魏國修建宮室時的監工,曾上書建議參與勞作的百姓多留一個月】

“計定,外與鄉人姜隱、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武都人李俊、王靈結謀,定討超約”——《三國志·楊阜傳》

李俊,武都人士,與楊阜等人一起趕走了馬超】

“時郡內李朔等各擁部曲,害於平民,太守使寵糾焉”——《三國志·滿寵傳》

李朔,在山陽郡境內禍害百姓,被滿寵解決】

“悉見其比居年少,書吏李若見問而色動,遂窮詰情狀”——《三國志·胡質傳》

李若,胡質麾下的書吏,犯罪後被胡質成功抓獲】

“吳賊鄧由、李光等,同謀十八屯,欲來歸化”——《三國志·胡質傳》註解

李光,本來是吳國將領,意圖投降魏國,最終未降】

“初,軍吏李成苦咳嗽,晝夜不寤,時吐膿血,以問佗”——《三國志·華佗傳》

李成,華佗接待的病人,也因此留名史冊】

“議郎安平李覃學其辟穀,餐伏苓,飲寒水”——《三國志·華佗傳》

李覃,效仿華佗的生活,把自己學沒了】

“是時益州逆賊馬相、趙祗等於綿竹縣自號黃巾,合聚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得數千人,先殺綿竹令李升”——《三國志·劉焉傳》

李升,漢末時期的綿竹令,馬相等人叛亂時遇害】

“李權字伯豫,爲臨邛長”——《三國志·劉焉傳》註解

李權,益州地方豪強,遭遇劉焉清算】

“今州中諸將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三國志·劉焉傳》

李異,劉焉麾下將領,自恃有功,後來加入了孫權陣營】

“涿人李定雲:‘此家必出貴人。’”——《三國志·先主傳》註解

李定,劉備的同鄉,也預言劉備家將出貴人】

“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三國志·後主傳》註解

李虎,季漢投降後負責送士民簿,記載的就是季漢的人口物資數量】

“李昭儀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

李氏,劉禪時期的昭儀,拒絕被魏國分配的命運,自盡】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也”——《三國志·李嚴傳》

李嚴,與諸葛亮同爲劉備的託孤重臣,卻在北伐過程中拖後腿,因此被諸多朝臣聯名上書免官,有趣的是其子也名爲李豐

“建興三年,隨諸葛亮南行,歸至漢陽縣,降人李鴻來詣亮”——《三國志·費詩傳》

李鴻,魏國降人,諸葛亮見到他時還詢問了孟達的近況】

“王元泰、李伯仁、王文儀、楊季休、丁君幹、李永南兄弟、文仲寶等,每嘆高志,未見如舊”——《三國志·杜微傳》

李伯仁,沒有留下具體事蹟,只知他是彼時益州俊彥】

“李譔字欽仲,梓潼涪人也”——《三國志·李譔傳》

李譔李仁之子,傳承了父親的學識,也留下了不少經學著作】

“李恢字德昂,建寧俞元人也”——《三國志·李恢傳》

李恢,曾任季漢庲降都督,身爲南中人士還能坐鎮於南中,有個兒子李遺,還有個侄子李球戰死於綿竹】

“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三國志·王平傳》

李盛,街亭兵敗後被處死的季漢將領】

“又斯都耆帥李求承,昔手殺龔祿,嶷求募捕得,數其宿惡而誅之”——《三國志·張嶷傳》

李求承,殺害龔祿的益州耆帥,被張嶷擊殺】

“魏狄道長李簡密書請降,衛將軍姜維率嶷等因簡之資以出隴西”——《三國志·張嶷傳》

李簡,投降的魏國狄道長】

“戲同縣後進有李密者,字令伯”——《三國志·楊戲傳》註解

李密,其作品《陳情表》,千古名傳】

“贊王國山、李永南、馬盛衡、馬承伯、李孫德、李偉南,龔德緒、王義強”——《季漢輔臣贊》

李朝、李邵、李福,李朝、李邵還有一個他們早逝的兄弟並稱“李氏三龍”,李福正是李權之子,他們在季漢效力】

“邵兄邈,字漢南,劉璋時爲牛鞞長”——《三國志·楊戲傳》註解

李邈,李邵的兄長,諸葛亮逝世後他上書指責其過錯,因此被盛怒的劉禪誅殺】

“廬陵賊李桓、羅厲等爲亂”——《三國志·吳主傳》

李桓,在廬陵作亂,被呂岱平定】

“是月,遣中書郎李崇齎輔國將軍羅陽王印綬迎表”——《三國志·吳主傳》

李崇,即“徵崇”,作爲飽學之士深得孫登敬重】

“太守李衡數以事侵休,休上書乞徙他郡,詔徙會稽”——《三國志·孫休傳》

李衡,主要事蹟是種了千株橘子樹,得罪過孫休不過沒被處罰】

“李勖以建安道不通利,殺導將馮斐,引軍還”——《三國志·孫皓傳》

李勖,奉命出擊交阯,藉口嚮導指路有問題返回,也因此被何定舉報喪命】

“少從南陽李肅學”——《三國志·孫皓傳》註解

李肅,這位是南陽人士,擅長品鑑人物,孫權也因此讓他負責選拔人才】

“在事一年,遵皎舊跡,禮劉靖、李允、吳碩、張梁及江夏閭舉等”——《三國志·孫奐傳》

李允,當年孫皎提拔的人才,也受到了孫奐的重視】

“九年,復徵柤中,魏將李興等聞然深入”——《三國志·朱然傳》

李興,魏國將領,領兵試圖阻斷朱然兵馬的後路,被其擊敗】

“時廬江太守李膺整嚴兵騎,欲須諸軍半渡,因迫擊之”——《三國志·朱桓傳》

李膺,這位和漢末名士李膺不是同一人,他擔任廬江太守時見到朱桓斷後,忌憚於朱桓的能力不敢出兵追擊】

“十八年,豫章東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爲賊亂”——《三國志·賀齊傳》

李玉,豫章賊寇之一,被賀齊搞定】

“卓乃置弘農王於閣上,使郎中令李儒進酖”——《後漢書·皇后紀》

李儒,這是後世知名人物,主要事蹟是奉命鴆殺劉辯】

如有疏漏,還望補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