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記憶

日曆知識點:

爲什麼你寫的內容沒有閱讀量?(節選自“張佳”的主題)

1.生產的內容不好,沒有信息差,人人都知道;

2雖然受衆不知道你給他的這個信息,但是他並不想知道;

3.你的表達方式不對,沒有Get(直達)受衆的點;

4.雖然有信息差,但你輸送的是“污水”,這東西確實會有流量,但是污染環境啊,會被監管叫停。

正文:

一條枸杞的金句:小新有毒。

猛地一聽,我會產生疑問。怎麼可能?小新蔫壞又好色,我承認,說他有毒太過分了吧。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是看過蠟筆小新的動畫片,進入“易得性啓發”的誤區。

易得性啓發,是我們依賴那些容易觀察、容易回憶、容易聯想的易得信息展開思考。我們對蠟筆小新動畫片的回憶很容易聯想到小新的模樣和性格,然後瞬間引起讀者的專注點。想看看小新到底是怎麼變得有毒的。

小·小衆化觀點,特立獨行;

新·創新型表達,玩點花樣;

有·有小道消息,非常新鮮;

毒·病毒式洗腦,無限循環。

原來“小新有毒”是一條枸杞編的一個口訣,目的是爲了激發我們的邏輯思維,避免落入易得性啓發的誤區,減少錯誤認知和決策的發生。我們的記憶,認知和覺察並不總是靠譜的,而大腦在做邏輯判斷的時候需要燃燒能量。大腦爲了輕鬆會偷懶,會自動調動記憶中典型的,代表性的內容。

比如重複循環的廣告轟炸,“怕上火喝王老吉”,“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看廣告的時候很煩,上火的時候也可以選擇菊花茶,但腦子裏很快冒出“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一行字。我們大腦的邏輯思維被大腦記憶給騙了,給催眠了。

如果天天看到聽到的,是我是如何讓南人給我花10萬的?那麼心思就不正了,很容易稱爲被收割的對象。那麼日常之中,我們對於輕易獲得的信息要採取對視和甄別的態度去做決策。

感謝一條枸杞的金句----小新有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