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點評《大明王朝1566》| 卓越的管理者更善於制定計劃

以人以史爲鏡,提升人文素質。

歡迎走進今天的大師兄點評《大明王朝1566》

第四十講—醫病醫人更醫國(一)

    中國有句古話“不爲良相,即爲良醫”,不爲良相,即爲良醫。”這句話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范仲淹(989年-1052年),從他的履歷來看,他無疑選擇的前者,成爲了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治世能臣,也因此,世間或許少了一位懸壺濟世的名醫。中國人說:“一個人的成就,要麼成爲總理,成爲良相;要麼成爲一個好的醫生。”一種是普通的醫生,醫人;那更高的醫術是什麼呢?醫國。今天我們看到良醫是李時珍,那良相呢?是想醫國的海瑞。

圖片

01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還有一位良醫的故事,家喻戶曉的扁鵲。

別人問他“你救死扶傷,是不是一個好的國醫?”

他說:不是,我只是在別人有大病的時候救死扶傷,所以別人覺得我很厲害。可是我二哥呢,他是別人有小病就將其治好。但是最厲害的還是我大哥,用國學的話來說就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就像我們所說,合格的管理者做檢查和總結,但卓越的管理者卻是做計劃,我們可以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

02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亦無不是的君王

上一講講到衆官希望嘉靖納諫,但是嘉靖退而不見。轟百官不走,怒打百官。衆百官躺在牀上一片哀嚎。第二天嘉靖喬遷的時候,滿朝官員都不願意獻賀表。一開始想的是每個部門上賀表,但是這種小把戲,怎麼可能瞞過嘉靖,於是嘉靖下了聖旨,如果老百姓有一日不寧,國家有一日不安,他就堅決不遷居。

他表達了他的傲嬌,他通知內閣來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看看裕王是怎麼解決問題的。裕王帶着內閣的人,來看望躺在病牀上的衆官。嘉靖的口碑好壞我們不管,但是裕王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一個可以讓國家看到希望的人。

給員工的希望無非是兩種,一種是看到今天,一種是看到明天。所以百官再次見到裕王的同時覺得很感動。但是今天的裕王顯得與衆不同,相比較平時溫文爾雅的他,此刻的他顯得很有威嚴。

裕王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大家可以記住這句話,這句話是我們中國人的信仰。爲什麼?因爲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那我們是不是一定要按父母所說的去做,答案是其實不一定。因爲父母離開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已經太久,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但是當父母來干預你的時候,說明他覺得你現在過得不好,那是自己的問題。

父子訴訟,曲在子不在父;兄弟訴訟,曲在弟而不在兄。“我大明王朝亦只有一個君父,以天下四海爲君父修建一修身之所,你們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去鬧事。國庫空虛,百姓飢寒交迫,這個是我的錯,是內閣的錯,絕不是君王的錯。”裕王這麼一說,百官心中憤憤不平,但也確實認識到了,時間不對,所以百官被裕王說服。

03

德不配位必有殃

高翰文適不適合做商人?

不適合。爲什麼他能做短時間成爲鉅商?高翰文的成功在於沈芸娘,沈芸孃的成功在哪裏?在於曾經的楊金水。這些錢看起來被炒掉的就是我們所說的現金流固定資產,但其實只有我們看不見的纔是我們真正的財富。

這邊讓我們看到李妃和芸孃的溝通。芸娘說她有個請求,李妃說:“不用請求,我們就是請你們過來和朝廷做生意的。”但芸孃的請求恰好和這相反,她說請不要讓高翰文參與到這個生意,“德不配位必有殃”。

在中國做生意一定要跟着黨的政策走,這樣才能做得大起來。所以說芸娘是個很智慧的人。她和李妃提出的要求剛好相反。旁邊裕王和徐階說:“你怎麼認識這兩個人?”徐階說剛好有親戚在那邊。但裕王卻說你最好不要讓你的家人蔘與進來,做官的就不要想賺錢,因爲你要的是權,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人生不可能同時走入兩條道路。如果一個人權、利、名都要,那麼這個人一定會很危險。

04

真正要賣的不是自己的產品,而是別人所需要的東西

對於芸娘,李妃的建議,她說了兩句話,一句是“此一時,彼一時”。那個時候不好做,是因爲有人在危害官朝,所以說我們在中國做生意。比趨勢更重要的是趨勢的變化。一件事情能不能做?要看的是時機。第二句話是“事在人爲”。很多事情風險沒了機遇也就沒了。很多事情都是自助者,天助之。很多事情都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說“嘉靖朝總有一天要回歸裕王的,你好好做,總有一天會讓你認祖歸宗,讓高翰文重回朝政,變成官員。”

所以說我們常說的一個好的銷售員,真正要賣的不是自己的產品,而是別人所需要的東西。每個人都有其一擊就垮的弱點。高翰文的最大的弱點就是他的名,他要認祖歸宗。而沈芸娘最大的弱點就是覺得她自己虧欠了高翰,所以李妃給的誘惑非常大。

05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整個過程中,芸娘和高翰文。高翰文相當於是陽春白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雖然有着很好的教養,但誇誇其談。

但是芸娘呢?她是從社會最底層靠着自己一步步爬上來的。

相當於高瀚文來說,芸孃的情商和冷靜度都比他高很多。

但是爲什麼看得透的雲娘又看不透了?

芸娘看得出,李妃把國舅爺放在身邊,表面上說是照顧國舅爺,實際上是給到了一個特權,所以這是一件好事。

但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到了最後一幕。海瑞和李時珍溝通,那他們溝通的什麼呢?

我們將在下一篇揭曉,如何理解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呢?

善醫醫國,中醫醫病,下醫醫病。海瑞覺得整個大明王朝最大的問題是在哪裏呢?

讓我們帶着問題,期待下一講大師兄點評《大明王朝1566》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