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卓越的管理者更善于制定计划

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

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第四十讲—医病医人更医国(一)

    中国有句古话“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范仲淹(989年-1052年),从他的履历来看,他无疑选择的前者,成为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世能臣,也因此,世间或许少了一位悬壶济世的名医。中国人说:“一个人的成就,要么成为总理,成为良相;要么成为一个好的医生。”一种是普通的医生,医人;那更高的医术是什么呢?医国。今天我们看到良医是李时珍,那良相呢?是想医国的海瑞。

图片

01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还有一位良医的故事,家喻户晓的扁鹊。

别人问他“你救死扶伤,是不是一个好的国医?”

他说:不是,我只是在别人有大病的时候救死扶伤,所以别人觉得我很厉害。可是我二哥呢,他是别人有小病就将其治好。但是最厉害的还是我大哥,用国学的话来说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就像我们所说,合格的管理者做检查和总结,但卓越的管理者却是做计划,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

02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亦无不是的君王

上一讲讲到众官希望嘉靖纳谏,但是嘉靖退而不见。轰百官不走,怒打百官。众百官躺在床上一片哀嚎。第二天嘉靖乔迁的时候,满朝官员都不愿意献贺表。一开始想的是每个部门上贺表,但是这种小把戏,怎么可能瞒过嘉靖,于是嘉靖下了圣旨,如果老百姓有一日不宁,国家有一日不安,他就坚决不迁居。

他表达了他的傲娇,他通知内阁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看看裕王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裕王带着内阁的人,来看望躺在病床上的众官。嘉靖的口碑好坏我们不管,但是裕王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个可以让国家看到希望的人。

给员工的希望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看到今天,一种是看到明天。所以百官再次见到裕王的同时觉得很感动。但是今天的裕王显得与众不同,相比较平时温文尔雅的他,此刻的他显得很有威严。

裕王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话,这句话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为什么?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按父母所说的去做,答案是其实不一定。因为父母离开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已经太久,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但是当父母来干预你的时候,说明他觉得你现在过得不好,那是自己的问题。

父子诉讼,曲在子不在父;兄弟诉讼,曲在弟而不在兄。“我大明王朝亦只有一个君父,以天下四海为君父修建一修身之所,你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去闹事。国库空虚,百姓饥寒交迫,这个是我的错,是内阁的错,绝不是君王的错。”裕王这么一说,百官心中愤愤不平,但也确实认识到了,时间不对,所以百官被裕王说服。

03

德不配位必有殃

高翰文适不适合做商人?

不适合。为什么他能做短时间成为巨商?高翰文的成功在于沈芸娘,沈芸娘的成功在哪里?在于曾经的杨金水。这些钱看起来被炒掉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现金流固定资产,但其实只有我们看不见的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这边让我们看到李妃和芸娘的沟通。芸娘说她有个请求,李妃说:“不用请求,我们就是请你们过来和朝廷做生意的。”但芸娘的请求恰好和这相反,她说请不要让高翰文参与到这个生意,“德不配位必有殃”。

在中国做生意一定要跟着党的政策走,这样才能做得大起来。所以说芸娘是个很智慧的人。她和李妃提出的要求刚好相反。旁边裕王和徐阶说:“你怎么认识这两个人?”徐阶说刚好有亲戚在那边。但裕王却说你最好不要让你的家人参与进来,做官的就不要想赚钱,因为你要的是权,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人生不可能同时走入两条道路。如果一个人权、利、名都要,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很危险。

04

真正要卖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而是别人所需要的东西

对于芸娘,李妃的建议,她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不好做,是因为有人在危害官朝,所以说我们在中国做生意。比趋势更重要的是趋势的变化。一件事情能不能做?要看的是时机。第二句话是“事在人为”。很多事情风险没了机遇也就没了。很多事情都是自助者,天助之。很多事情都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说“嘉靖朝总有一天要回归裕王的,你好好做,总有一天会让你认祖归宗,让高翰文重回朝政,变成官员。”

所以说我们常说的一个好的销售员,真正要卖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而是别人所需要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其一击就垮的弱点。高翰文的最大的弱点就是他的名,他要认祖归宗。而沈芸娘最大的弱点就是觉得她自己亏欠了高翰,所以李妃给的诱惑非常大。

0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整个过程中,芸娘和高翰文。高翰文相当于是阳春白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虽然有着很好的教养,但夸夸其谈。

但是芸娘呢?她是从社会最底层靠着自己一步步爬上来的。

相当于高瀚文来说,芸娘的情商和冷静度都比他高很多。

但是为什么看得透的云娘又看不透了?

芸娘看得出,李妃把国舅爷放在身边,表面上说是照顾国舅爷,实际上是给到了一个特权,所以这是一件好事。

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到了最后一幕。海瑞和李时珍沟通,那他们沟通的什么呢?

我们将在下一篇揭晓,如何理解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呢?

善医医国,中医医病,下医医病。海瑞觉得整个大明王朝最大的问题是在哪里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讲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