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日子(12.1——12.7) -

    在大雪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記錄生活的點滴。和學生一同背誦了齊己的《早梅》 萬物凍欲折,孤根暖獨回……上週二到這週二,的確經歷了許多,也反思了許多。

    我們班曉彤摔傷的事。曉彤是個特別天真內向的孩子,特別聽話,不找事不惹事,特尊重老師的孩子。一個如此懂事的孩子就這樣不小心碰着頭了,心裏期許不會太嚴重,可還是住院了,上一週因爲曉彤的事一週也沒怎麼上課,最重要的是心疼,感謝曉彤家長的信任理解與寬容,剩下的就是自責了,孩子是自己在校磕碰的,好的是學校領導很關心,領導出面和我一起看望了孩子和家長,啥也不說,至少在家長和孩子看了能感受到一絲溫暖。願曉彤早日回到我們的校園,回到我和同學們身邊……

      心情無法平靜的一週讀了魏智淵老師的《高手教師》。對魏智淵老師比較熟悉,看過他無數的文章,對於他的書,相信自己也能讀的進去。1.一切教育,歸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位教師,最好的管理是早到教室。當你到不了教室,是因爲你沒有把他看得至關重要。早到校,你用一種面對生活的內在緊張感來喚醒學生內在的緊張感,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師生內在的散漫懈怠。你用你的存在傳達了一種堅強的意志,我們通常習慣了指揮學生,卻忘了自己讀師範時的八個大字“學高爲師,身正爲範”。2.生活要懂得投入,也要懂得抽離。該緊張的時候緊張,該放鬆的時候放鬆。該一刻不能停的事情引導學生堅持。3.一朵具體的花,遠勝過一千種真理。我們不缺少紙上的經驗,缺少的,是改變現實的勇氣和行動。我們能做的只能通過改變行爲去改變態度,而不是通過改變態度去改變行爲。孩子需要的是具體而微,滴水石穿的輔導,在此過程中不斷的通過進步積累信心。


4.真正基於理解的學習,就是對前概念的更新、修正乃至顛覆。教師需要建構起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概念。大量的練習可以讓學生習得表面特徵,沒有理解題目的形式結構。就是說練習嚴重依賴於情境,而不是理解,依賴於直覺,而不是運算。運算,看到多用加法,看到少用減法。需要建構起數量關係的常見模型及表述,再輔助練習,就迎刃而解了。(頂針修辭)5.學生學習需要有內在學習動力。爲什麼很多孩子不願學習?因爲不是學生在跑,是老師推着學生跑。農民的生活很艱辛,但農民很少有自殺的。這是爲什麼?因爲農民的生活擁有意義感。春天播種的時候,他就對秋天的收穫有預期(雖然有時候預期也會落空)。在整個過程中,他要經歷無數的忙碌,但是,因爲有預期,每一個當下的辛苦就有了目標和背景,也就變得可以忍受。但工人不同,他可能終其一生像螺絲釘一樣只生產電腦的某一個部件,永遠無法經歷電腦誕生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就被異化了。異化人的永遠不是辛苦,而是無意義感。而無意義感來自於喪失了對全局的控制感,這就是一種不自由的狀態。所以要讓學生看到全局,看到進程,對結果有預期,並對自己的學習行爲有反思和調整。

6.什麼是孩子的驕傲?就是在同伴中,讓孩子引以爲自豪的領域或能力。換句話,孩子需要一頂桂冠,每個孩子都至少需要一頂桂冠。頭戴桂冠的孩子,臉上是有光的,生命是有光的。有時候此處的饋乏,往往意味着彼此的豐盈。我們的使命,是保持課程的豐富性,並給孩子不斷地提供舞蹈。要讓不同的孩子,在教師的幫助下,都有機會顯示以及錘鍊自己的能力,直至戴上桂冠。最終我們抵達的境界,無須任何桂冠來爲自己的生命作證,讓自己成爲無冕的王者,可以深入任何陌生的領域,敢於進行任何必要的冒險。

7.生命就是這樣,不開鮮花,必生野草,與其割草,不如種花。種花與拔草同行,那麼,這片園子必然欣欣向榮。

8.課堂管理的“黃金規則”:1.上課鈴聲落下之前,應該做好課前準備;2.尊重他人的權利和感受,不打擾他人;3.溝通時學會傾聽,並採用“同伴聲音”;4.發生衝突時,以非暴力的方式解決衝突。

此書中我能借鑑的1.排除一切客觀因素早到校。2.班級中運用課堂管理黃金法則,學生了解課堂需要遵守的大體規則。3.嘗試用微小的行動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而非態度改變行動。比如:學生的每週一詩。兒子的15個英語單詞記憶。女兒每天的五個繪本故事。

這周給學生測試了《稻草人》的課外閱讀,發現只有五個學生讀過此書,其他同學都是有書亂翻幾頁草草應付,《格林童話》的閱讀需要學生制定好閱讀計劃好,每天家長老師督促,課堂前三分鐘引領,乞求這本書的閱讀學生能絕大多數完成。

兒子的學習需要在協商的基礎上督促。語文語料的積累,英語單詞的積累,需要督促,引領,激發,喚醒!

        生命就是這樣,不開鮮花,必生野草,與其割草,不如種花。種花與拔草同行,那麼,這片園子必然欣欣向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