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潤讀書筆札丨莊子 外篇 天地(三)

《莊子·天地》篇,莊子外篇的第五篇。篇名取篇首二字,天地,意爲天和地。天地篇由十五個章節編纂而成。

續第七章

此章道出,堯治理天下,不用獎勵,民衆自然勤勉,不用懲罰,民衆自然敬畏。伯成子高由此責問禹施行獎罰行政。

1.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爲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爲諸侯而耕。

堯治理天下,伯成子高做諸侯。堯讓帝位給舜,舜又將帝位讓給禹,伯成子高便辭去諸侯職位從事耕種。

2.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立而問焉,曰:昔堯治天下,吾子立爲諸侯。

禹前往拜見他,伯成子高正在田地耕作。禹居下方,恭敬問伯成子高:當年堯治天下,先生爲諸侯。

3.堯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辭爲諸侯而耕。敢問其故何也?

堯讓帝位給舜,舜又將帝位讓給我,而先生卻辭去諸侯的職位從事耕作。請問,這是爲何?

4.子高曰:昔者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

子高說:當年堯治理天下,不用獎勵,民衆自然勤勉,不用懲罰,民衆自然敬畏。

5.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 夫子闔行邪?無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顧。

如今你施行賞罰的行政,民衆還是不仁,德行自此衰敗,刑罰自此建立,後世之亂也自此開始!你爲何不讓開?不誤我農事,遂用力耕地,不再理睬。

第八章

此章概述宇宙萬物的形成。提出本性經修養,返回原有的德,返璞歸真,迴歸太初。

1.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

宇宙初始,無任何物質,也就無任何名稱。混一之時,還未形成各個形體。萬物從混一的狀態中產生,稱之德(得);

2.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

未形成形體時分陰陽二氣,往來流通無間隙,稱之命;流通中生成萬物,萬物各具樣態,稱之形;

3.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

形體保守精神,各具特點,稱之本性。本性經修養,返回原有的德,德達到極致則同與宇宙的太初。

4.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爲合。

同於太初則爲虛空,虛空則無所不容。融合衆人之言,則與天地融合。

5.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這一融合不露蹤跡,如質樸如昏昧,此謂深奧的德,同於自然。

第九章

提出何爲修道,忘己,忘了一切,與天地融合,迴歸太初虛空。

1.夫子問於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辯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寓。若是則可謂聖人乎?

孔子請教老聃:有人修道卻相背逆,不可以當作可以,不是認爲是。善辯者說:分離石頭的堅硬與白色,就像分離時間與空間。這樣的人可稱作聖人嗎?

2.老聃曰:是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執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來。

老聃說:這只是官吏爲技能所拘繫,勞苦形體、擾亂心神而已。好比善於捕獵的狗因受拘繫而愁思,猿猴因行動便捷而從山林捕來。

3.丘,予告若,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衆;有形者 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

孔丘,我告訴你,從未聽到又無法說出的道理:有頭有腳、無知無聞的人很多,有形體與無形無狀的道並存的人卻沒有。

4.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人的動靜、生死、盛衰,不是自己所能安排。

5.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爲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

人要做的是,忘了外物,忘了天地自然,其名爲忘己。忘了自己的人,可與天融爲一體。

第十章

通過季徹道出,聖人治世,尊重民衆自然天性,讓民衆行爲與本性一致,從而得以讓民心安定。

1.將閭葂見季徹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請嘗薦之。

將閭葂拜見季徹說:魯國國君對我言:‘請指教。’推辭不掉,告訴他。既已說,不知對不對,請聽聽給出意見。

2.吾謂魯君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

我對魯國國君說:爲政必須恭敬節儉,選拔公正、忠誠的人管理政務而沒有偏私,如此,民衆誰敢不服!

3.季徹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

季徹俯身大笑說:像先生這些話,對於帝王應有的德行,就像是螳螂舉臂企圖阻擋車輪,必不能勝任。

4.且若是,則其自爲處危,其觀臺多物, 將往投跡者衆。

況且若那樣,他則會身處險境,朝廷多事,前往投奔朝廷的人將衆多。

5.將閭葂覤覤然驚曰:葂也汒若於夫子之所言矣! 雖然,願先生之言其風也。

將閭葂喫驚地說:我對於先生所言實在感到茫然。雖然如此,願先生談談大概的道理。

6.季徹曰:大聖之治天下也,搖盪民心, 使之成教易俗,舉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

季徹說:聖人治天下,讓民心自由,使教化、風俗自成,完全消除賊心而增進自我教化的意識。

7.若性之自爲,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豈兄堯、舜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欲同乎德而心居矣!

就像本性如此,民衆卻不知爲什麼這樣。若達到如此的境況,難道還用得着尊崇堯舜對民衆教化的習俗?聖人治世,是讓民衆行爲與本性一致,從而得以讓民心安定。

備註:此篇整理於二0二一年 十二月讀書筆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