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兒童發展心理學》


《兒童發展心理學》作者費爾德曼,本書的目的是帶您開啓孩子的成長之旅。

成長之旅我們一般怎麼理解呢?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我們要了解孩子的生理髮展過程。生理髮展過程主要是強調腦、神經系統、肌肉、感知能力,以及食物、水和睡眠的需求對行爲的影響;

第二部分指認知發展。強調智力,包括學習記憶、語言發育、問題解決和我們本身提到的智商;

第三部分是人格及社會性發展。強調不同個體的持久特質,以及與他人互動,和社會關係發展變化的年齡跨度。

這本書涉及的是從孕前,一直到孩子長到了成年人的20歲。這裏重點講0~3歲的嬰兒期和3~6歲的學齡前期。這樣我們才能夠比較聚焦在我們家長們特別關注的這個年段。

一 嬰兒期(0-3歲)先說到嬰兒期,嬰兒期實際指的是零到三歲。很多新手媽媽剛有了寶寶,是一種誠恐誠惶養孩子,特別緊張的狀態。這是不可取的!孩子的成長髮育有客觀的規矩,要遵從規律!

生理髮展,說到運動的發展,現在有太多太多的家庭,對孩子運動是有相當大的限制。例如,從小來說,孩子不能夠趴着,趴着怕壓迫心、壓迫肺;到孩子學會站的時候,怕孩子摔着大腦,所以控制孩子站,或者特別限制孩子站;會走路了以後,又怕孩子跌倒,只能在某些環境玩。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在0~3歲逐漸演變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孩子在運動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整體大運動落後,協調能力落後。因爲大運動有協調,如果說我們不能讓孩子很好地趴着,到擡頭、擡胸,到會翻身,到會自行趴着然後坐起,到能夠趴下再爬,到扶站,到獨立站,到扶走、獨立走……不經過這個過程的話,他的平衡怎麼才能做好?

第二個問題,精細運動落後。因爲從小開始不讓他早早趴着,出生後大拇指在內這樣的握拳方式,如果不通過撐牀這個方式把手打開的話,那麼等到他兩三歲就會看出來,他的手只能打開到像90度,也就是大拇指只能達到90度。那他的手指功能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想一下,如果把自己的大拇指放在90度水平的話,您去抓東西,拿東西,是不是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一歲多的孩子就有攻擊行爲。比如說,見到了人,“啪”就打一下,或把小朋友推一下。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很震驚說:“你怎麼學會打人了、推人了,你這孩子不禮貌。”實際我們在這個時候,不應該去說孩子,而是應該靜下心來想想,他爲什麼拿這種方式跟別的小朋友交流?

我們做過這樣的調研,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發現,這些都是對家長行爲的一種模仿,什麼意思呢?因爲我們很多家長喜歡孩子,一來了以後想摸一下孩子頭,摸下孩子頭的時候,其實我們干擾動作很大,但摸頭這一剎那我們控制得很好,所以孩子被摸得比較舒服。

但是他看到大人的做法是這麼過來摸的,他以後想摸別的孩子也這樣去做。可是他的精細動作控制不好,就打到了別人。有的時候我們見孩子摟孩子,他也想摟,結果沒摟好,就把孩子推倒了。所以,在小的時候,我們對待所謂的攻擊行爲,就要跟他去講:“你是不是喜歡小朋友,想摸小朋友對嗎?那應該這麼摸,拿手輕輕摸。是不是想抱小朋友?應該拿手這麼摟。”

所以,大人在平常生活中就要用這種方式跟孩子多交流,讓孩子學會這種技能。暴力的攻擊行爲在最初始,是被我們大人給定義成了暴力。然後反覆地糾正孩子,使他這個行爲強化了、記住了。甚至當他出現這個動作的時候,家長的情緒是很負向的,他以後出現負向情緒的時候,他反過來就會想起這個動作。

到了三到六歲學齡前期的時候,如果孩子還存在暴力行爲,那麼他想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可能更多的是語言交流跟不上,或者是他不能用行爲,跟小朋友成爲一個友誼的小圈子。那麼,他爲了獲取這個東西,或爲了解決一個問題,只好用一種粗暴的形式。

那我們家長是不是要分析他,是不是語言交流的問題,你是不是社交沒做好,你是不是跟小朋友友誼關係沒建立好?其實分析以後,他才能夠知道遇到問題的時候,怎麼樣和平解決。

所以,千萬千萬不要把暴力攻擊認爲是孩子學壞了的一種標識,越是有這種思想,越跟孩子強調,孩子越會記住,越記住了,他就越會在他負向情緒的時候使用。

認知發展,第二部分是認知發育。在認知過程中,我們怎麼樣去讓他能夠在生活中探索,這個是特別特別重要的。什麼叫在生活中去探索?現在我們有沒有讓他探索的機會,家長說小孩子不會玩,沒有什麼能跟他交流的。大點的孩子,他是不是需要我完全陪伴?

現在說幾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我們的認知到底從哪來的多?應該跟作者說的一樣,認知主要來自於運動。剛纔我們講的運動在先,就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在認知過程中,你要給孩子創造充分的條件,而且你跟孩子交流的時候,要有一個高質量陪伴交流。什麼叫高質量陪伴呢?我們叫平視交流。什麼叫平視?不是眼神的平視。他站着,我蹲着跟他平視,這是最基本要做到的,更多的是你要了解孩子怎麼想的。

一個新生兒怎麼想的,他爲什麼要哭,他爲什麼要喫奶,你真的餵奶的時候他就餓了嗎?以及他睡覺爲什麼不好?到逐漸長大,他會跟你交流他喫飯情況、運動情況,逐漸到情感情況……這些我們真的瞭解嗎?不一定了解。

我們很多家長,二十四小時全職在家帶孩子,他也未必能夠了解。這個時候就要給大家講我們要關注的一些點:

第一,關注他的認知。而且要知道認知是從運動中來,所以要多運動、多去摸、多去碰、多去看。說到這,我問大家一個問題。爲什麼我們現在老鼓勵早早帶孩子出去?家長說了,多大能帶出去?主要根據外邊的天氣。外邊天氣好的話,其實滿月以後就可以帶孩子出去了。家長會問帶孩子出去幹嘛?那我給大家舉一個小小的例子。


比如說我們都是球迷,我們想看球賽。我們家電視很大,我在電視上看球賽,我的眼睛是不是隻在電視範疇內看,但如果我們到球場去看球賽,你在整個球場的範圍內看,那你接觸的知識水平是一樣的嗎?認知能力是一樣嗎?我們在家裏給他佈置多好的兒童房,兒童的遊玩環境,其實和外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一定讓他在運動中產生認知。


第二,語言。孩子多大能說話,多大能叫爸爸媽媽,其實這個真的還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經常用行爲和語言跟孩子一起交流。從小比如說媽媽給你換尿布了,換尿布的時候,“把腿擡一下,媽媽把你腿擡一下”;“好,你真乖,媽媽要把尿布給你換上了”;“換一新尿布,把腿劈開一下,媽媽把尿布給你換好”;“換完了,你真棒,你配合得真好”。

我們就要這樣用語言交流,而不是等到孩子會說話那一天再做,那這一天等來的可能就不像你想象的那麼準時了,爲什麼我們有的三歲半還沒等來會說話?因爲在很多時候,他一舉一動我們就知道他做什麼。

有一個家長,孩子3歲6個月不說話,但是他生活得很高興,他跟家長交流很得當。那我舉個例子吧。爸爸說,他要想看手機中的一個視頻,他會這麼做。看我這個動作,我就用這個手摸他爸爸兜出來一個東西,這樣那個手一摁,就是說你把你手機拿出來,打開讓我看我喜歡看的東西。

爸爸跟我說了一件事讓我特別震驚,爸爸說我現在已經被孩子訓練到不用說話跟他交流了。他沒把孩子訓練成能說話,孩子給他訓練成不用說話,這種事情現在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網上隨便搜索一下,都可以知道多大的孩子還咿呀學語,多大可以叫爸爸媽媽,多大可以說一個單字。但是我們發現,實際孩子們的這個能力越來越落後,就是因爲我們對語言來說沒有理解。

語言是一種習得的技能,它不是先天賦予的,要在不斷實踐中才能夠達到盡善盡美。那麼家長能不能爲兒童提供探索實踐基礎呢?就要從嬰兒階段開始,在語言、非語言兩個層面同時進行交流,而不要分開進行交流。

第三,能不能給孩子讀書。爲什麼要讀書,讀繪本嗎?記住,在讀書的過程中,是讓孩子能夠對語言產生感知,而不一定非讓孩子瞅着。

第四,在他們探索世界的時間上,我們要給孩子一定自己的時間,讓他去看去觀察。不要強迫,也不要期待值過高,家長要不斷努力讓孩子接受這樣的事情。除了語言以外,還有社會性和人格的發展。從情緒來說,新生兒到成人之間沒有太大的變化,什麼意思?新生兒的情緒,基本上已經發達到了成人的水平,所以我們必須在逐漸交流中,瞭解他的情緒表達,因爲他表達是有一定問題的。

例如,孩子哭要仔細觀察,哭和哭是有區別的。家長跟他交流中,能瞭解他哪些是興奮嗎,哪些是悲傷嗎,哪些是厭惡嗎?這些我們可能逐漸都要了解。從新生兒期,逐漸瞭解到幾個月到一歲、到三歲,我們要逐漸瞭解。

而現在的家長們,特別是全職帶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到6個月以後,基本上都覺得我的孩子我很瞭解,言外之意是孩子不說話,我也知道他的一舉一動,但實際你跟孩子的距離感會越來越大。

我們見過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家長來諮詢的是不愛喫飯、不愛睡覺,但這孩子長得好好的是因爲什麼?因爲我們家長給孩子規定了很多東西,孩子又不能達到家長規定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強迫孩子的時候孩子就要反抗,家長就開始落下了一個帽子——不愛喫飯,不愛睡覺。其實孩子喫飯也吃了足夠,睡覺睡得很好,就是沒達到家長的要求。

像這樣的話我們就要反省,孩子長大過程中,我們是不是要逐漸瞭解他,我們要幫助他成長,還是協助他成長。幫助成長是我們主動他被動,協助成長是他主動我們被動。我們要先了解他,協助就能做好。如果我們不瞭解他,很難做到協助,就算我們我們能幫助他做到,也未必能幫到點上。

新生兒他沒有反抗意識,但是如果到了三歲你還是不瞭解他,你還用幫助的形式,或者自娛自樂的形式的話,他就開始對你有抗拒了,他就開始變成那個所謂的問題孩子了。家長腦子裏的別人家的孩子,人家孩子能做到,你家孩子永遠做不到了。

社會性及人格,實際孩子沒那麼複雜,是我們沒有了解他,所以我們怎麼樣去了解他,剛纔我講過的一個關鍵的點,就是語言的發育。只有語言能夠發育好以後,他纔會跟我們有交流,他表達情感纔會更準確。如果只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的話,就會受到特別大的限制。在這個中間,其實我們都希望有一個結果——孩子跟我們能夠成爲朋友,對我們要有依賴。

但是這個依賴,在心理學叫依戀的話,是迴避型,安全型,矛盾型還是混亂型,這個與家長跟孩子交流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他對我們如果要是迴避型的,那你就會覺得這是個問題;孩子混亂型的你就覺得他發育不穩定;矛盾型的一些孩子,幹事爲什麼矛盾;只有安全型孩子是好的。那家長怎麼樣跟孩子接觸呢?既要跟他特別密切接觸,同時也要給他一個餘地,讓他有自己發展的機會。

同時,每個孩子,確實有一個特質叫氣質,每個孩子氣質會不同。氣質其實分成了幾種:

第一種是容易型。40%左右的孩子是容易型,具有積極的性能,特別容易性情變得很積極;

第二種是困難型。更多的是消極心態,對新環境適應慢,能達到10%。什麼意思?就是如果遇到一事情,他好像家長說的慢熱型,待一段時間纔可能做到;

第三種是慢熱型。孩子在接受新的事物的時候,我們因爲了解他,我們給了他一個非常明確的前提,我不會讓孩子在這個時候獨立面對這個事情,那麼他就會慢慢平靜下來,逐漸地接觸到外界,逐漸在你的引導下來適應。

而我們很多家長是這麼做的,不是孩子認生嗎?所謂的困難型嗎?那就往孩子堆裏推,“你看看孩子玩得好,你去吧,你去吧”。越推他,他越不敢去;越不敢去,越想推他,他就會越恐懼,甚至由困難型變成了慢熱型,那就更糟糕了。所以,這個是由家長引導的,家長一定要做到特別理解孩子。

雖然他有一個特質,要儘可能地使這個特質能夠往容易型接觸。這樣我們就爲孩子以後的交流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到三歲以後再去糾正,可能困難就會特別多。甚至有些孩子的糾正成本大,效果也會有限。

同時,現在正在由獨生子時代,過渡到二孩的時代。但是在二孩時代中,我們兩個孩子養育的經驗,不是被淡忘了,是真的沒有。原因是什麼?現在祖父母他可能已經忘了,而自己的孩子又是獨生子,獨生子自己的孩子又生了兩個孩子的時候,就會不太知道兩個孩子怎麼帶。

現在太多的中國家庭,現狀是兩個獨生子分別帶,或者是把老大當成一個完整的大孩子,控制老大的行爲,爲了能夠很好養育老二。這些都不對。分別帶的話,就沒有從小親情的灌輸,不會覺得是一家子。不會在互相爭吵過程中,達到一個相對的共識。如果讓老大總讓着老二,因爲老二的存在,老大就要受到特別多的限制的話,那他們倆以後的關係,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二 學前期(3-6歲)3~6歲和0~3歲不同的是什麼?在說到身體發展的時候,營養很重要,但這個重要點,不再是一天喫多少量,一天喫幾次,每次喫多長時間,喫什麼食物好這麼簡簡單單的了。更多是讓他自主認識食物,接觸到食物的製作過程,喜歡食物會對進食有極大的幫助。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還要了解背後的科學故事,讓他逐漸地知道,爲什麼食物要這麼搭配喫,而食品安全從小埋下的種子,對他一生都有益。

生理髮展,從身體生長來說,我們可能關注的不再僅僅是身高體重的絕對值了,還要關注體型,身體結構了。這個我在另外一本書《生長的奧祕》中,會給大家來剖析。在這個中間,我們會發現孩子大腦異常地活躍,然後我們才能夠逐漸看出來,孩子的左大腦半球和右大腦半球功能分別是什麼。

常理來說,左半球主要涉及到語言相關的能力,包括言語、閱讀、思維和推理;右半球主要是非語言的領域,比如說空間關係、模式、音樂、情緒表達等等。但是在這中間我們就會發現了,有些人可能是左利爲主,有些人可能右利,右利佔絕大多數。

這時候家長不要刻意地控制,讓他按照自己的規律發育就可以。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非常活躍,不僅僅是智力水平的問題,特別是視覺和聽覺會異常地活躍。開始關注更多的事情,由過去關注的是表面,到關注內部結構,到關注整體內外的結構,這個能力在逐漸增強。

而這時候,睡眠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小小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孩子的問題。例如,睡覺中可能會有說夢話,可能會有突然大哭,可能會有突然地樂,這些都不用緊張,這都是正常發育的過程。

被影響最主要的原因,我們要注意,他開始生病的機會多了。很多家長拍胸脯跟我說:“我孩子三歲之前,幾乎沒生什麼病。”我相信,我特別相信。但是3~6歲很難躲過了,因爲三歲以後,絕大多數孩子要上幼兒園了,要進入到公共的環境中了,生病就會多。

家長們對待生病的態度,對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髮育有很重要的影響,爲什麼?因爲遇到生病,家長首先煩躁不安,甚至罵娘,甚至對疾病恨、厭惡,這些都會給孩子從小埋下恨的種子。所以,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我們要了解這個特別通俗的道理,沒有不生病就長大的孩子,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個時候,一定要開始頻繁地生小病了。雖然我們做過一些預防接種,但不能把所有小病都覆蓋到。

這時候對待疾病的態度,就應該是在瞭解孩子不舒服的過程後,到醫院跟醫生交流,得到最適宜的治療。什麼是適宜,而不是最佳治療?什麼是最佳治療?最佳治療指的是我現在發燒,快速退燒;我現在呼吸道感染,快速治療讓呼吸道好。其實這個不是醫學追求的,爲什麼?因爲最佳治療,往往隱含着最佳治療背後對人體的可能傷害,大量藥物的使用對人體是一個特別大的傷害。特別是大量、頻繁的抗生素的應用。

我們讓孩子從小多出去,其實也爲了他能夠跟絕大多數孩子和平共處,使得心理髮育達到一個相對健康狀況的基礎,這就是發展心理學很重要的一個點。從發展角度去了解我們說的每一件事情,這時候的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都在突飛猛進地發展的過程中,他可能要求的就不僅僅是運動簡單的結果了,可能要求的是更高的層面。

那我們怎麼樣去到更高層面呢?他可能會跟很多知識結合,這個知識他可能是電視看到的,他可能是讀書讀到的,可能是別人說他聽到的……這時候對家長來說,是一個特別大的挑戰,挑戰在哪兒?孩子說出來讓你想解決的問題,可能我們認爲是有點荒唐,但是一定要靜下心來去了解他,跟他交流。

我們要探索怎麼解決,而不是我們簡單地說,這麼辦或這個不能辦,這麼簡簡單單地回答。這時候因爲家長們會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孩子三歲多了,還有尿牀的情況,這個我該怎麼辦?其實對待尿牀的事情,我們中國的家長的看法,是越早讓他學會越好。其實我們反過來再往後了說,又有多少十歲、十幾歲孩子還尿牀的?如果真的還有尿牀,那一定是典型的疾病問題。因爲現在統計學來說,四分之三的兒童到五歲才真正的不會尿牀。

那我們在這個時候,遇到孩子偶爾有一次尿牀,我們是不是特別緊張,甚至我們從小就開始培訓他自主如廁,對他真的有影響嗎?我們有一個家長說了一句話,代表了一些家長的觀念。“現在孩子三歲半,排便的時候一定要穿上紙尿褲,站在窗簾後,他一定不要讓別人看見。”我就問他爲什麼,家長說他不知道。

實際再跟家長聊下去就知道原因了,因爲只要他排便,家裏各種各樣的聲音就開始說,“找廁所坐那去吧”“不能再站着了你多大啦,你這麼大了不知道上廁所嗎”等等等等話語使孩子很煩,他覺得上廁所這件事情是一項負向的心理活動,是一個相對他比較抗拒的,他要躲在窗簾後。

所以,我們從小有沒有讓孩子去觀摩成人的排尿排便過程,男孩子跟着爸爸,女孩子跟着媽媽,是不是覺得爸爸媽媽很輕鬆的這件事情,我也能很輕鬆接受呢?而我們突然有一天,準備給他摘紙尿褲的時候,跟他怎麼談的?“你現在不要尿褲子,你有事必須告訴媽媽,你要排尿告訴媽媽,排便告訴媽媽”,那是不是給他心理壓力過大?

因爲在他的發育過程中,他一直在這個軌跡上走,突然出了一個旁支,這個事情要跟爸爸媽媽講。如果沒講出現問題,可能就有一些語言使他不舒服,一些行爲使他不舒服,他是不是就負擔會明顯地加重?加重以後一定是正向結果嗎?不一定。很可能會出現他更不敏感,甚至越緊張越敏感不起來的情況

認知發展,我們說到身體、生理的發展過程以外,我們纔會認知了3~6歲孩子的語言和思維的關係。由早期的感覺運動,到逐漸語言發展,所以他的從前運算時期,到了認知能力時期,對語言發展也有好處。所以這時候,我們要知道在3~6歲的孩子中,他即使是認知能力有很強的發展,但是他對很多事物來說,還是有一個守恆的態度。

比如說,我們可以隨便拿一塊橡皮泥,擺了一個造型,這個造型記住了。換個造型,同樣多的橡皮泥,問他一樣多嘛,他可能不會想象這是一樣多的。只要形狀一變了,他會覺得不一樣多。甚至我們碼6個棋子,按照你的間隔規律碼完了,你再把另外6個棋子,間隔跟這個不一樣,你問他一樣多嗎,他可能馬上告訴你不一樣多。他覺得不一樣多,因爲他看碼出來的,比如總體這麼長度的,和總體這個長度的時候,他覺得這樣不一樣多,實際會一樣多的。但他逐漸地會認識,這樣的話我們不要緊張。

而且我們要知道,對待孩子,我們經常會跟他說一句話,“你過去做錯了這個事情,爲什麼你不長記性,媽媽跟你說多少次,你爲什麼不長記性?”說這句話的時候,首先要知道你孩子多大了,至少要三歲,三歲之內跟他說沒有用。

所以我們老說,三歲之內是行爲教育階段,三歲之後是語言教育階段。但是剛纔說那種話,“我跟你說多少遍爲什麼記不住”,這些話語怎麼說,咱們今天暫時不探索。但是,三歲之後纔開始有回憶過去的能力,這個時候,他才能從過去的事情中總結經驗。三歲之內,很難從過去事情中總結經驗。摔了一跤,可能下次還走那個路,他忘了摔跤是因爲走這個路造成的。

所以,我們需要等到三歲,他才能夠逐漸地去從以前的認知過程中汲取經驗。不管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語言的發展一下子由自言自語,變成了社會性語言,你覺得孩子長大了跟您交流。所以,我們才說三歲以後纔是語言交流階段,因爲他是社會性語言了,跟我們交流起來就可以了,這是社會性交流的開始。

同時,這時候我們可能會引入學校性的教育了,這份教育可能是家裏來的。比如說育兒嫂,也可以是早教班,也可能是幼兒園,也可能是特別的特長班。這個時候,他逐漸逐漸地接受的是學校教育的時候,跟社會的接壤就會越來越多了。當然我們最推薦的,還是在做這種早期教育的同時,是有別的同齡,或者相符年齡的小朋友在場,而不要做一對一的。

這個時候,他也可以通過看電視、電腦瞭解知識了。一般來說,兩歲之內的孩子最好不要看電視,但是兩歲以後,每天可以看1~2個小時。但一定要有質量的節目,不能有暴力行爲的,不能有言語攻擊行爲的,還得要是跟孩子實際年齡相符的。一兩個小時並不一定一次堅持,我們根據節目的情況,可以給他分次看。

社會性和人格發展,下一部分,是社會性和人格的發展。在這時候,孩子整個發展過程中,他可能會更多地用解決衝突的思路來了解,就這個事情我不高興怎麼辦,這個事情我不滿意怎麼辦,那個小朋友不理我了怎麼辦?他可能更多的是解決問題,家長要幫他解決的是衝突。

而這個衝突,往往我們認爲這叫衝突嗎?我們亞洲人,特別中國人就鼓勵集體主義,大家一塊兒好,而西方人可能更多是解決個性取向,所以這個時候中西方的差異就出來了。小時候喫喝拉撒睡的時候,可能還都差不太多。但是一到大了,到底是突出他的個性,還是說希望能融在這個集體中,這個時候你要根據你們家裏的大人的邏輯,和可接受的程度來引導孩子。這個真的沒有統一標準。

但不管有沒有統一標準,我們都要關注家庭。家庭很重要,我們在家要跟孩子怎麼樣相處,讓他得到溫暖的同時,找到知心的朋友。知心朋友我說不是外邊的朋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有什麼事情願意跟他們去講,可能玩的事情願意跟爸爸講,自己小祕密可能跟媽媽講,學習事情可能跟爺爺講……都沒關係,讓他能夠講出來,我們來幫助他們。

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一點,這麼大的孩子,認爲的事情是天大了,我們只認爲是一個芝麻大的事情。一定要平視跟他交流,要特別理解他,特別同情他,我們再去幫他去引導怎麼解決。千萬不要說這叫什麼事情啊,他不跟你玩,你不跟他玩就得了;他不喜歡你,你也不理他行不行。千萬不要用這種語氣跟孩子交流,這樣的話,會使孩子自尊心造成很大影響,以後他不愛理你了,爲什麼呀?

他給你說完了以後,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可是你根本就沒理解他。他覺得跟小朋友玩是一個他特別想追求的事情,那這時候你突然跟他說,不玩就不玩了吧,他是不是受到了很大的創傷?這時候,我們就要鼓勵他跟朋友去交流了。跟朋友交流最好的結果是什麼?按規則玩耍。因爲幾個小朋友在一塊,總得要有一個相應的規則,也許是剛剛定的,也許就只有在這幾分鐘管用的。然後規定好玩啥,這樣對他的情感的表達和情感的發展非常非常有好處。

但是一定要知道,在我們養孩子到三歲以後,實際文化的差異、地域的差異、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差異,可能在養育孩子上就會慢慢突顯出來了。我們在要求自己孩子的時候,家長應該首先了解,自己的倫理、邏輯是什麼。而不是說,你要把人家的孩子作爲標榜。所以,我們嘴中一定不要有人家的孩子,老說誰誰孩子多多多好,誰家孩子怎麼樣,你的孩子最煩聽了這句話。

你想想你小時候,當你父母當着你的面說別的孩子好的時候,你是什麼心理狀態?一定要結合自家的實際,否則的話,孩子就會出現了一種反抗的心理,跟你開始越來越遠,什麼事情開始不告訴你。這樣的話,你對孩子瞭解就會出現越來越大的偏差。

他跟朋友交流很好以後,其實他遵循社會生活的準則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也就是他律道德。他對別人的道德越來越理解了,理解某個人的,就會理解一小團體的,就理解社會了。那麼他接受社會整個的倫理過程就會容易很多,然後融入社會就會容易很多。

兒童中期(6-12歲)大家更關注6~12歲的兒童中期和12~18歲的青春期。關於兒童中期,有以下幾點:

生理髮展,這個期間的增長是非常緩慢的,但是非常穩定的。這個時候,我們在6~12歲的孩子面前,一定不要有一種特別沒有計劃的,變化很大的規劃,那讓孩子怎麼遵循呢?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

從身體上來說,我們可能對他的外表要求會越來越多了。現在在中國太多太多的家庭中,都瞭解了要讓孩子長身高,可以注射生長激素。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更高,想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可以不可以?甚至有家長跟我說,“我們家鄰居注射了,一個月長了4個公分,我們家孩子一年才長7.5公分”。

我想問大家,你們知道在兒童中期,每年孩子身高應該長多少嗎?平均6公分。也就是說,如果低於6公分,您需要找醫生諮詢。所以,孩子身高增長是有個標準值的,不是說我任意讓他長,他沒滿足都是長得慢。而且不要把6公分平均到12個月,每個月長0.5公分,不是。因爲孩子生長不是勻速的,是相對階梯的。

可能這幾個月長得快一些,這幾個月長得相對慢一些。在這個階段,運動發育的安全一定要注意,這個安全就是他在學校的安全,去學校路上的安全,這個一定要告訴他。同時疾病的預防安全,比如說飯前便後要洗手等等。還有網絡安全。因爲孩子會上網了,可能會有一些接收的信號是我們覺得不該接收的。

認知和社會性發展,這個階段由於孩子認知方面的邏輯性越來越強了,所以家長跟他講事情的時候,要有一個邏輯關係,讓他明白這個邏輯,不要強行執行式的方式讓他接受。人格方面他主要到了自卑階段了。什麼叫自卑階段?非常勤奮又自卑。爲什麼?因爲他老覺得沒有被滿意。爲什麼沒有被滿意呢?考試99分,家長說你可以考100;作業寫完了,你下次能再快點嗎;這個家務收拾了,好像還可以再幹淨……我們總是用這種方式,所以他會感到很自卑,覺得做什麼事好像都沒有讓大人認可,讓周圍的人認可,讓老師的認可,然後他就開始自卑。這樣的話就會出現一個後果,他以後到一定程度,他開始暗自的或明的抗拒,就是所謂的問題孩子。再有,孩子一定要被尊重。我們講過,孩子再怎麼樣也是孩子,接觸的社會面和東西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一定一定不要用我們的倫理來衡量孩子,一定要尊重、同情、努力幫他認識和解決,使他不斷地提高。所以這時候,他的友誼就不再像過去的一分鐘前好朋友,一分鐘後就成了誰也不理誰狀態。他逐漸地開始基於他行爲的友誼,基於信任的友誼,基於心理親密的形成友誼。要尊重他的朋友,這是我們家長的職責。一定不要說,“我看這小孩就不怎麼樣,以後不要跟他一塊玩了”,不要這樣。

青春期(12-20歲)

到12到20歲的時候,孩子進入到青春期。青春期是一個特別大的飛躍,現在我們的家長們實際想想自己的青春期,還可能記憶特別深刻。從身體狀況來說,出現了第二性徵變化的時候,你的心理實際是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這個時候其實剛開始是恐懼、好奇,最後到無所事事,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跟孩子去講這方面的事情。

有的孩子認爲,男孩子長鬍子不好看,他不希望長鬍子,有些孩子覺得長鬍子很帥,每個人都不一樣了。這個時候的差異其實跟家庭的灌輸有關,女孩子是不是來月經以後,她覺得自己發胖了,是不是要刻意地減肥。甚至有女孩對來月經這事憎恨不已,她覺得對她生活造成了麻煩。這個時候男女之間的關係,可能就不一定能夠保持過去的純友誼了,很可能就有一些想法。我們家長要正視這個事情,千萬不要用阻止的方法,來儘可能避免這些事情,要敞開跟孩子聊。

同時在這個時候,他的一些行爲可能會有更深的意思,他願意跟家長講嗎?這時候我們家長怎麼跟孩子交朋友,對於家長自己內心特別厭惡的事情,能不能給孩子下結論?比如他跟我說,“我特別喜歡一個女孩”,爸爸就會說,“早戀絕對不行”。

甚至我見過過去的一個同事,他們家孩子初二的時候喜歡一女孩,他就去跟女孩去談,跟女孩家長談,弄得他們家孩子每天回家進門關着門,不許他爸爸媽媽進,然後在門口寫一張紙條,“非我允許,不許進我這屋,發現後我要離家出走”。其實孩子很純真的一點事情,被我們家長搞得烏煙瘴氣。後來孩子高中畢業出國,出國後跟他爸爸說,“我這輩子不會再回來,我要在國外,我打工、撿破爛也生活在國外”。就是這麼一點點小事,孩子認爲,“覺得我父母沒法理解,他們爲什麼在那個時候會跟女孩和女孩家長聊,女孩家長反饋給他的時候,覺得這男孩很壞,勾引他們家的女孩”。他心裏特別特別氣憤。

所以,對待青春期,我們家長該怎麼辦?首先回憶一下自己當年走過的路,我們才能知道怎麼對待我們的孩子。不要最後使孩子真的成爲問題孩子,抽菸、酗酒,或者是一些特別的行爲,使我們覺得很懊惱的孩子。青春期後會面臨他的擇校,然後到擇業,擇業到成家,非常關鍵轉變的時候,怎麼保持孩子的身心都健康非常重要。

大家對孩子的認識,相對更立體化了。不再是所謂的喫喝拉撒睡了,而且我也知道孩子可能會出現哪些方面的變化的時候,跟孩子怎麼交流。如果能達到這一點,那麼讀這本書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