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言菊语】听课心得体会

        虽是寒冬,但伊川县实验小学明德楼室里,却是温暖如春,这里正在举行2021年余映潮名师工作室暨小学语文教研会。

      我有幸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和余老师的微讲座。第一个为我们作课的是来自城南实小的张金锋老师。他执教的是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课。张老师能够围绕课后题设计教学,风趣幽默教育风格,善于鼓励学生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在讲授时,张金峰老师用让孩子们评价司马光,来谈话导入今天的课题,通过三个活动,活动一:美读课文 理解意思 活动二:巧析人物 ,续写结尾 。活动三:结合文意 顺势背诵 。复述故事,写出人物品质,课堂小结。

        第二位作课老师是来自水寨小学的韦向乐老师,她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一课。韦老师由课文题材——小说导入,也是通过三个活动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两位老师讲完后,余映潮老师给予精准而诚恳地评价:张金锋老师的课主要存在教学习惯非常差,永远的“碎问”,永远的“谁愿意”“谁来读”,不关注学生实践活动,课中缺少正确的朗读训练,而且老师连课文都没有读过一遍,缺少规范的字词教学,没有整合字词教学的内容,缺少整体进行的训练,缺少写字训练,教学细节零碎不堪等问题。

      其实,张老师存在的问题,也是我欠缺的。那么这一课该怎么教?

      余映潮老师针对这一课给出了两个创意:创意一:活动一:听读训练。余老师指出,教师要朗读课文或者让学生跟着音频读。在此过程中要三读:师范读,读好句子停顿,读出故事的味道。活动二:识词写字。这个板块中,分两个步骤:每一个字注释意思都要出示,课文五个生字都要写。活动三:创编故事。把课文写成一个故事。师可以写前半部分,生写后半部分,以及这个故事启迪我们了什么。第二个创意是课文连读。古代聪明儿童的故事。教读:从理解、背诵、品析,三方面来设计。对比读《曹冲称象》。

      第二位执教老师是来自水寨小学的韦向乐老师,她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一课。韦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概说文意 ;场景品析 ;小练笔。余映潮老师给出的评价是,课始简明有效,教学思路清晰, 缺少重要细节,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太少,没有落实的文意把握训练,没有像样的朗读训练,没有像样的品析语言的表达力的训练,没有像样的语言训练,没有像样的文学知识渗透。

      余老师针对《慈母情深》这一课,同样,也给出了新的创意设计:以“深情”为线索。教学铺垫:时代背景,作家作品知识。活动一:默读,深情写话。话题: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活动二:深情朗读,让表达技巧,深入学生的心灵,也是通过四读:一读:自己深情的朗读。二读:表达对话的语气,三读:把握语速的快慢速度,想象情景,读出我的内心。

        两位老师的课已经非常的精彩,但专家给提出了更高更远的要求。并且提出了更好的创意,这让人佩服,余老师在教学方面的深度、广度以及创意,真是高屋建瓴,让人膜拜。

        接着,余映潮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任何课文,都要进行文学的研读》的微讲座。他从几条教学警语告诉我们,课文要有文学研读意识,因为从文学的角度研读课文,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质量。余老师运用了大量的课例赏析,来说明,文学在课文中进行怎样渗透。

      “术业有专攻”,通过聆听两位老师的课和余老师地评析,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学的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引起我的思考。教材的功能是什么?“教材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怎样用好这个例子,达到“不教”的目的?真真正正把语文教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路上一定要更加认真努力,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己。认真研读每一篇课文,“把功夫下到课外”,备好课,相信我的课堂会越来越受孩子们欢迎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