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中織就生活,執着裏追尋夢想

文/蕭寒晨夕

這段時間忙忙碌碌,白日裏工作甚多,好不容易到了晚上,纔有一兩個小時的空閒時間去寫文章,中間還時不時地被孩子們打斷,作爲母親和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我對他們的請求又不能視若罔聞,於是,這兩日的文章,都是在寫寫停停當中寫就的。

從內心的感受來說,還真的是有點累。如果不寫作,日子可能會過得非常輕鬆,做着一份穩定的工作,拿着一份不用操心生計的工資,關照好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沒事的時候刷劇聽歌做運動,這樣的日子,想想都挺美好的。

可是,人心就是如此,一旦你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你就不可能在那些耗費自己生命的事情上選擇將就。一旦你還不能從牽絆自己的事情中抽身而去,那就只能蟄伏於當下,一切從簡,保留不得不做的,把剩餘的時間留出來給讀書寫作這件事,方纔覺得內心得到了些許的充實與安慰。

今天是忙碌的一日,發生在我生命裏的事件,繁雜無序,有憧憬的夢,也有曲就於現實的忙亂。

1、第一篇主動對外投稿的文章《勤能改命,改的不只是自己的命》,在純文學公衆號“最憶是巢州”上成功發表。

這第一件事,便是今日一大早起來,打開手機看到魏小強老師發給我的微信,恭喜我的文章《勤能改命,改的不只是自己的命》在“最憶是巢州”公衆號上面發表了,我對魏老師的熱情所打動。一直以來,我的文章除了前些年的投稿之外,近幾年集中寫作之後,便基本上沒參與過主動投稿,全部都是自主發佈在相關平臺之上,偶有被轉載的情況。

而這篇文章,是在魏小強老師的鼓勵下,主動發給編輯老師的投稿,抱着第一次投稿的忐忑與期待,兩日之後的今日凌晨,這篇文章竟然成功發表了。這是我在外部公衆號上面主動投稿被收錄的第一篇,值得在此處做個紀念。

真心感謝魏小強老師的推薦和提攜,以及他的寶貴建議,還有他對我今天成功發表的這篇文章的推廣,真是萬分感謝。還有“最憶是巢州”公衆號編輯銀山智人昂老師對我的賞識,還在公衆號上面給我建立了一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專題,感動之餘只能轉而用後續更多的投稿來回報了。

通過魏小強老師,我有幸對“最憶是巢州”公衆號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最憶是巢州”是一個運營比較成功的公衆號,主打巢湖地域特色,走專業化之路。平臺粉絲多,閱讀者衆。在這個公衆號投稿,被平臺推出後,不用擔心文章的閱讀量。當天閱讀量可以輕易突破七八百,再加上後期自已稍加推廣,文章閱讀量可以破千。

最憶是巢州平臺薈萃巢湖合肥地區實力派寫手、縣市乃至省作協成員、功底深厚的文史作者,湧現出衆多文壇大家,影響力越來越大。

這篇文章的發票,也得到了朋友圈很多朋友和家人們的支持,好幾位朋友和親人還把我的文章轉發至自己的朋友圈作爲紀念並幫助推廣,這份情誼,讓我感動。

下面,摘錄幾份留言做個紀念:

(1)魏小強

A)恭喜老師的佳作,第1次在平臺發表。您的文章和佳作將會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所認識和了解。

B)這篇文章,對出生於農家的學子來說,有很大的借鑑和啓迪作用。做任何事,都要勤奮,他是苦幹,玩命打拼,才能闖出一片天地。工作如此,寫作、健身鍛鍊也是如此。不過要想有大成就,光勤奮不行,還得有機遇,有貴人的賞識和提攜。就拿曾國藩來說,沒有太平天國起義,他就不能成名,青史留名,而是成爲歷史上或歲月長河裏一個默默無聞的文人或學者。

C)再次認真閱讀全文,感慨頗多。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拙,說的很好。作者是一個很有實力和潛力的寫作者。她現在是碩士研究生、簡書平臺優秀創作者。她的文章磅礴大氣,有深度,有內涵。凡優秀卓越者,如錐處囊中,其才自顯。作者的文學才華在最憶是巢州這個平臺將大放光彩,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所認可。

(2)觀海聽濤

勤能致富,勤能補拙,天道酬勤!勤,不僅僅是手上的勤,腦子也得勤,手勤腦勤,即使命運把你拋落荒野,也你也依然能夠絕處逢生。

文章中的“勤能改命”,一語雙關,不僅指的是這個名叫“勤”的男人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了曾經破敗不堪地命運,更是旨在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更多的人,不管身處何地何境,只要勤勞,人人都能通過勤于思考的大腦和不怕艱辛的雙手,改寫自己的命運。

(3)蕭寒晨夕(我自己的回覆)

A)謝謝魏老師,真心感謝!農家人走出貧瘠並不容易,闖入大千世界,能夠提煉人間精華於一身,是萬難中的萬幸。對於沒有無資本無依靠的人來說,勤奮就是唯一的出路了。但這可能就是上天給每一個跌入荒涼的人投下的生命之光,所謂絕處逢生,所謂上帝給你關了一扇窗必然會爲你打開一扇窗,“勤奮”就是上天給我們的機遇。只要牢牢抓住命運的繩索,不到最後絕不放手,生命就會還你以奇蹟和光芒。勤能改命,只要勤快,就會有無限的機遇迎面而來,夢想成真也將不再遙遠……

B)謝謝觀海聽濤,勤勞,最全面的解釋就是您的解讀,手腦並用,勤於生活的每一樁每一件,把生活的網用心縫補織就,即使生活欺騙了你,你也依然歡心如愉!

感謝每一位點贊、點在看、留言和轉發的朋友,你們的支持我會好好收藏,放進回憶的百寶箱,在未來的旅程中,一路攜帶,陪伴左右。

2、給魏小強老師在“最憶是巢州”公衆號成功發表的文章寫留言。

魏小強老師的文章,深厚而有內涵,視野寬廣,內容涵蓋廣泛,文筆流暢,有大家之風,相信他在未來的文學道路上,一定會走出自己的天地和高度。

此處,把給魏老師的文章留言,摘錄一二做個紀念。

(1)《魏小強 | 合肥雜記(二)》(2021.12.10評)

魏老師這篇《合肥雜記(二)》,從出生的地方開始,一路從巢湖市區到省城合肥,經歷個人的城市轉移與自我塑造。從合肥的歷史變遷,到市中心九獅苑廣場的文藝演出,鏈接出作者與讀者互相成就的共通之道,演出如創作,創作似演出,沒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經歷,就很難有動人的演出和感人的文字。除此之外,還談到了合肥的高校,三所著名高校的存在,也加深了合肥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內涵,毛主席的題詞,恢宏有力而發人深思,科大旁邊的知行書店,成爲了魏老師的鐘愛之地,也成了各種文化的藏身之所,給人有種魯迅筆下“三味書屋”的厚重感。一路走走看看,不免感慨於合肥的交通,與合肥深厚的文化底蘊相得益彰,共同映襯出了合肥這座開放如海納百川的城市,也映射出四通八達、文娛積澱不菲而似文武雙全之人本所具有的光輝。

整篇文章讀下來,氣韻平穩,有種端坐雲海看潮起潮落的閒適之感,但同時又不失對合肥這座城市的感念之情。所有種種,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個人的努力,更離不開環境的薰染,合肥便是這樣一座包容萬象的城市,接納而高遠,讓人敬畏而感懷。

一點閱文之後的感想。魏老師加油!期待您更多的佳作,也相信,您以騎行萬里的魄力,必將踏破祖國的大山大河,見證一程又一程不同而更加優秀的自己!看好你哦!

(2)《魏小強 | 在習作的征途上“騎行”》(2021.12.2評)

1.與讀者互動,增進作者與讀者的感情,加深“讀者對象感”,讓文字更具共鳴與傳播的力量。

2.多積累,多總結,勤輸出。對寫過的文、說過的話、悟出的道理,要歷史記錄和矯正,螺旋式上升纔有螺旋式淬鍊與提升。

3.寫文要有信念感,堅持就是通往成功最好的路。凡事沒有一蹴而就,腳踏實地纔是所謂的“捷徑”。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點不成熟的感想,望不要見笑,期待魏老師提筆成文、佳作頻出!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要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讓自己變成一塊海綿,在知識和文字的世界中,盡情像優秀的人學習,多讀優秀的文章,多看經典的文學書籍,從一點一滴慢慢積累,以對知識熾熱的渴望,把自己這塊海綿的吸附能力發揮到最大,吸收所有的營養,儘快提升和蛻變。

寫作沒有捷徑,每一步都需要腳踏實地,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寫文章一定要耐得住性子纔行,否則,很容易就變得輕飄飄,然後就猶疑不定,總是懷疑,最終和成功失之交臂。

3、回覆簡友們的留言。

(1)在文章《勤能改命,改的不只是自己的命》留言區,回覆風未央Fervere

也許,這份遺憾就是,勤成全了所有人,卻最終苦了自己。可生活殘酷之處便是,我們沒有辦法在這個世間獨活,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守護的人,有想遵從的內心,爲此,追逐的過程便難免有一份遺漏,或許,這份遺漏便是遺憾吧。

(2)在文章《多少年沒有讀過這麼美的詩了 | 餘秀華《給你》》留言區,回覆陌上纖塵

也許,人生就是不斷在溪流中尋找自我心安的過程,追逐一生,最終都會匯入到萬千人羣聚的大江大河之中,而我們在細流中探索的過程,就是承受孤獨的過程,也是享受孤獨的過程。簡書是一個純文學寫作平臺,在這裏,我們可以遇見想要遇見的人,讀到想讀的文章、詩歌、散文和小說,以及其他各種題材的文學作品。

我學生時代也特別喜歡席慕蓉、汪國真和三毛的作品,如今依然如此,還有張小嫺的散文,讀了能讓人瞬間淚目。優秀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打磨,不管什麼時候讀,都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也會把我們瞬間帶入到當時的情境中去。也許,人的一生,就是在我們所愛所衷的人和事上,窮盡一生,只爲感受內心少有的波動吧。

讀者朋友們的留言支持,給作者的創作注入了很大的動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部優秀作品的出現,除了作者的嘔心瀝血之外,還有讀者的大力支持。對作者而言,讀者就是財富,就是命中的貴人,需要好好珍惜和對待。

謹以此文,致敬這平凡人生中看似無奇卻波瀾萬千的一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