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藺相如”與《完壁歸趙》故事的思考

從學習了熊逸老師講透《資治通鑑》,我對一些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一些故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認識。比如說司馬光在編輯資治通鑑的時候,並沒有像《史記》上面對藺相如的行爲大加讚賞,而是用了簡單的一筆帶過的方式把這件事情記了下來。

時至今日,但凡是學習過語文的朋友對於藺相如與完壁歸趙的故事耳熟能詳。另一個方面來看,很多人從小聽着那些帶着較強的政治色彩的故事長大的,對於故事中的那些具體的細節,卻很少有人願意去細究。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仔細推理一下那些故事中的細節,往往就會發現某些漏洞。比如說完壁歸趙的故事,故事中的敘述是秦要拿十五座城換趙國的和氏璧,之所以會這樣,因爲和氏璧的名氣太大了,關於和氏璧,後來又有很多的相關故事,包括秦國把它製作成了玉璽。

如果瞭解一些歷史,應該知道當時的秦國已經處於商鞅變法之後的階段,如果再瞭解一些商鞅變法的內容,就應該知道當時的秦國國內的政治環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另一個方面來看,如果想要了解某些事情的真實性,就需要有多角度多路徑的方法去探尋其中的邏輯規律。

現在用一種新的視角來看藺相如與完壁歸趙的故事,會發現有很多的漏洞,真實的場景之下,如果秦國真的有誠意用十五座城去換和氏璧,怎麼可能不隆重的對待送壁而來的藺相如一行。假如是這樣的話,一定會把趙國來的這一行人很好的保護起來,畢竟人家攜帶的可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可是看一下故事中的描述,秦國對待這一行人很冷淡,乃至於藺相如讓人偷偷的把玉送回國這樣的事情,秦國也絲毫沒有發現。可以想一下,這樣的事情如果真的出現,以秦國當時的律法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說路上有層層的關隘,還有各種各樣的通關文牒需要簽發。

很多時候的一些漏洞,常常是受限於人們思維的侷限性,正是這些思維的侷限性,讓人們總是會有站隊或隨大溜的習慣。當那些故事已經成爲了某些傳說,人們更習慣於借用那些故事教育後世,很少會有人願意去對故事中的細節仔細甄別。

某個層面上來看,任何事物只要不是經過了科學公理的證僞,都有可能從其他地方找到推翻他正確性的一面,由此推演出來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出來。以藺相如的故事爲例,可以成爲任何一個屌絲逆襲的榜樣,乃至於演化出來其他的版本,於是乎,有了後來的只要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那些豪氣沖天的故事。

另一個方面來看,完壁歸趙與將相和的故事成功的把藺相如這樣的人物推到了歷史的舞臺,其背後是無數個似藺相如這樣的人爲國家殫精竭慮的用“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這樣的概念貫徹到人們的意識之中。在這樣的感召力下,最寶貴的生命常常會被普羅大衆忽略,在一片叫好聲中,讓人們聽到了更多金戈鐵馬的聲音。

在某個角度來看,司馬光能夠看到當時的政治危機,但是卻沒有辦法改變當時的政治格局。現在來看司馬光之所以簡化了藺相如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是想要給當權者以警示。現在來看,至今人們仍然對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概念持高度的認同。

反過來看,秦國的一系列行爲,不過是在探聽趙國的虛實,從趙惠文王的反應中看到了這是一個愛財不惜才的貨色。正是有了前面的那些試探,纔會有了後來的秣馬厲兵的備戰。是不是可以開一個這樣的腦洞,放走藺相如,正是爲了使趙國有將相不和的誘因,讓其穩定的局面出現內鬨,可以爲後來的攻擊贏得更大的勝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