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修行】價值的迷思(二)

這個話題,在心中醞釀了很久,也卡住了很久。究其根本,最近被做「純手工阿膠」的忙碌所觸發的各種情緒畢竟只是表象。想必,這是本來就在我內心深處一直徘徊的恐懼,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自己挖掘出來。

自我價值的迷思

最近去世的認知療法與認知行爲療法創始人亞倫·特姆金·貝克(Aaron Temkin Beck)曾經歸納出人所共有的兩種深層恐懼:無能不被愛。所以,對於「自我價值」的一再懷疑,看來絕非是我一人獨有。可能,最多隻是我這個傢伙,稍微有點太喜歡凝視自己內心的深淵吧。

對執着與純粹的羨慕

那天早上,一邊推着大魚的嬰兒車想哄他睡覺,一邊讀着那本承諾要寫書評的、郝景芳老師的《宇宙躍遷者》。前幾秒,還在被幾句有趣的對話逗樂,一轉眼,就因爲看見江流那句自白而淚目了:

那種執着特別純粹,讓我特別羨慕……我自己也一直想找某種執着的事,但一直都沒有找到,所有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虛無的、無意義的……

是的,我也一直一直、羨慕那些純粹的人,那些能二話不說就去行動的人。比如,像玄奘那樣,不畏艱難,一路向西,哪怕在大漠陷入絕境時,也恪守自己的諾言:寧願向西一步死,絕不向東一步生。

這樣的人,通常也是有着堅定的、自己內在價值觀的人。比如《莊子•逍遙遊》裏所說的,宋融子那樣: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所以,我會常常欽佩焉知同學的純粹與果斷。「焉然•手作」開業一週時,我們倆都寫了一份感言。看過她寫的,我不禁覺得慚愧不已。雖然她寫字不如我有經驗,可是在她文字中透出的那種簡單與真誠,卻是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才能達到的高峯。

認爲自己沒有價值的誤區

然而,我自己的價值觀,卻似乎一直沒有那麼堅定過,內心深處一直在撕扯。我一面告訴自己,在朋友圈賣東西沒什麼不好,一面卻惶恐於自己「從事高科技行業」這一「高大上」的標籤會就此被撕爛。以至於便忙不迭地熬夜也要開始寫自己一直想寫的關於「區塊鏈」的科普文章。

然而,這類似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真的來自我的內心嗎?卻又不像。

  • 當年不得不反覆推敲彙報膠片上的一兩個用詞,然後被領導訓斥時,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 當我回到焉知同學的老家,背根木頭都會鑽進灌木叢迷路時,我也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 當我怎麼也哄不睡哭鬧的寶寶時,我覺得自己沒用;
  • 當我花了一兩小時也收拾不好髒亂的廚房時,我也覺得自己沒用;
  • 當我包一片阿膠糕,卻看見焉知同學已經包好三、四片時,我覺得自己沒用;
  • 當我捧着電腦一、兩小時,什麼也沒幹出來,我依然覺得自己沒用!

我明知這種對自己的「低」評價只是一種錯誤或者至少是片面的看法,但我卻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這情緒之中。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因爲我明知有「解藥」,自己卻對這「解藥」有看法。

向外尋求價值肯定的誤區

正如早上在郝景芳的書友羣裏,我問:

「相信自己是好的」這句話,我覺得很難做到啊,有沒有什麼到達的路徑?

一個朋友說了下面這樣的建議:

成功的體驗

靠自己催眠肯定不行,就是虛假自尊

不是的,需要有經驗證明,否則自己是不相信的

就是多發現自己做的好的各種小事

可我內心始終疑慮,這種用「成功的經驗」累積的對自己「價值」的評價,本質上還是來自於外界的價值評判。由於這種疑慮,我不僅僅會牴觸這種明知道有用的解決方案,我甚至還會不由自主用一些「否定」的力量,來抵消掉來自「成功經驗」的正面作用。

郝景芳老師給我的答覆則更直接、簡單:

哈哈,很簡單啊。就是跟自己說“我挺好的”就行了。先相信了,再看生活。不是由生活來證明的。

向內尋找,最終幾乎等於「信仰」。相信“我挺好的”就對了,但是怎麼才能發自內心真的這麼相信呢?

緣起性空

於是乎,我腦子裏就這麼嗚嗚嚷嚷轉了好幾天,甚至一兩個星期。那一個來自「金剛經」的「空」字越來越清晰地從心中浮現了出來。來自外界的價值判斷,不都是各種因緣際會而來嗎?

  • 我寫了一個PPT,想出一個好詞,得到領導的讚賞。那是機緣巧合,正好超出了他的預期,滿足了他的需要。
  • 我半天沒收拾好廚房,沒空理孩子,兩個娃哇哇大哭,一團亂麻。那也是機緣巧合,我所做所爲,所提供的「服務」,沒能及時滿足他們的需要。
  • 我做練習寫了一篇文章,扔在「新作」上。一個朋友看完說不知所云,另一個朋友看了卻感概地說,收穫了一些安穩的力量。於此是浪費生命,於彼卻正能量滿滿。

我苦苦尋找自我的價值,卻總是找不到。究其根本,就在於:

這個價值,本性爲「空」啊!

然而,此刻我並不認爲,「空」= 無價值。這「空」,和我上次意識到的,通過「手工勞動」注入產品之中的「神」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東西。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這樣的「價值」。說他是「空」也好,說他是「神」也好。無邊無際,無法度量,卻又隨着生命無處不在。

於是乎,應對我這關於「自我價值」糾結困擾的解藥,又回到陽明先生的那句話上:

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準則。而意念着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要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裏何等穩當快樂

又或者,用《金剛經》裏的那句話,可以概括我此時關於自我價值的理解與感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