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思父佳作——讀離九思《馨·古風 | 梁甫吟》 一  我們熟悉的晏子 二  大忠和大奸 三  一點也不幽默 四  兩條線索 五  文章的主題

作者:離九思,《馨·古風 | 梁甫吟

一  我們熟悉的晏子

二桃殺三士,是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歷史典故。歷來的觀點,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因心嫉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位齊國勇士,慮其飛揚跋扈,終爲齊國之患,而設計將此三人剪除。東漢末年諸葛亮作《 梁甫吟》,譏責晏嬰設此毒計,使得齊國一日之間損失了三位武力值驚人的猛士,是國家的損失。

我們知道的晏嬰,一般稱爲晏子,最早有了解是在小學時學過的課文裏面。晏子使楚,不卑不亢,那句“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的名言,就出自這裏。在我們的印象中,晏子是一個個子不高,其貌不揚,但卻辯才無雙,機智過人的智者形象。後來讀的書多了,知道了“二桃殺三士”這樣的毒計,竟然也是由晏嬰始作俑者,不管怎樣,心裏面存有了落差。

怎麼會呢?兩個桃子竟然兵不血刃殺了三名勇士!而且是勇武驚人,功高蓋世的三名勇士!離九思的這篇穿越的古風小說,《馨·古風 | 梁甫吟》,講的就是這個故事。在這篇小說裏面,九思老師以自己的思考,爲我們解答了這個疑惑。

二  大忠和大奸

自古以來,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變,凡我們所能看到的,都是後人,一般是成爲了勝利者的後人書寫的。而其時的事實真相,往往已經淹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無法與聞。更有許多歷史名人,因其壽命長短的不同,竟會在歷史上成爲形象截然相反的人物。因此白居易感嘆: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

王莽的僞善和大奸巨惡,我們已然耳熟能詳。又比如近代的竊國大盜袁世凱,如果其在登基爲帝之前匆匆忙忙離世,或許留給後人眼裏的袁世凱就不是如今這個形象了。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恃其有功,不但不將晏子這樣的國相放在眼裏,即如當着齊景公的面,也以爾我呼之,全無君臣之禮。只不過齊候愛惜他們的人才和功績,姑且隱忍不發。晏子公忠體國,老成謀國,心裏想的是江山社稷和齊國的安危,寧願揹負千秋萬載的污名而決意爲齊侯除去潛在的隱憂,不僅不是奸詐陽謀,反而是大公無私的壯舉!

三  一點也不幽默

與之相反的是,齊之田氏宗族,苦心積慮,歷時二百餘年,收攏人心,一步一步蠶食鯨吞,最終完成了“田氏代齊”竊國之舉。這樣的謀劃和行爲,在晏嬰這樣的有識之士看來,纔是真正的大奸大惡之舉,田氏族人,纔是真正應該受到譴責的惡人。晏嬰與之水火不容!正是因爲兩者的理念和心態如同天淵,田氏的代表人物田桓子,纔會鼓動三名勇士挾持景公,意欲誅殺代齊的最大絆腳石,相國晏嬰!

三名勇士有勇無謀,他們不知道國君對於他們的飛揚跋扈已經動了殺機,而他們受了田桓子蠱惑將要“清君側”的人,直到此時竟然還在心心念念想辦法挽救他們的性命。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和黑得不能再黑的幽默!真是人要作死,九頭牛都拉不住。眼看着晏嬰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亂黨捆縛,齊侯的悲憤和絕望,註定了三人的結局。而作爲從現在穿越過去的我,自然知道晏嬰是死不了的。但是,劍拔弩張的這個局誰來解呢?

危急之刻,該來的終於來了,旅賁軍司令司馬禳苴帶領軍隊及時趕到,繳了叛軍的武器,一番單挑之後,三名武夫徹底失敗,於是,歷史上熟悉的那一幕出現了,兩個桃子死了三名勇夫,晏子譽滿後世,謗滿後世。

其實,歷史上司馬禳苴是在三士死了以後被晏嬰推薦給景公的,作者已經點了題,故事是爲了好看。

四  兩條線索

那麼,作者在這篇小說裏面煞費苦心地改編了二桃殺三士的典故,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呢?其實,只要我們仔細多讀幾遍小說,認真品味一下作者透露出來的信息,就不難發現,文章的層層推進有一明一暗兩條線索。首先,我穿越到春秋時期的齊國,莫名其妙成爲了一代名相晏嬰,是懷有某種使命的,那就是爲晏嬰二桃殺三士正名,爲此,“順勢而爲,或許可以全身而退,但逆勢而行,未必就能求仁得仁。但我必須要試一試。”故事爲此全面展開,一直到這三個勇夫最終還是去了他們該去的地方。這是明的線索。

此外,還有一條暗的線索,就是作者對父親,那個“一生默默研究青銅器銘文的胖老頭子”,刻骨銘心的思念和愛戴,與父親對孩子的無盡的關愛和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深深的期待。這是一條隱藏的線索,但恰恰是這條隱藏的線索,纔是作者真正要表達的主題。文學創作忌諱淺顯直白,拿來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表面的東西,都不是作者真正想要傳遞給我們的理念和思想。我們接着往下分析。

在文章的一開始,作者就給我們輕描淡寫地展現了她對古代文物和禮儀方面的紮實的專業素養和淵博的歷史學識。是賣弄嗎?顯然不是。一則是因爲小說本身需要這方面的描寫,最重要的,作者是在暗示我們:我的這些玩意兒,都是家裏的那位“一生默默研究青銅器銘文的胖老頭子”教給我的!如今我“命喪黃泉",靈魂穿越到遙遠的春秋時期,此時,”我才明白父子親情早已深入骨髓,一旦觸動便是撕心裂肺……“

寥寥兩段白描,對父親的無盡的思念和擔憂,父子之間的親情,已然觸動了讀者的心靈!

我們接着再往下看。

我所穿越的晏子被叛軍捆綁在殿堂前,眼看就要命喪黃泉。齊侯,這位晏子的君父,”齊侯眼睜睜看着我,悲憤、無助、絕望、悽楚的情緒,源源不斷地從他的眼裏瀰漫開來。我莫名感到這種情緒興許和我父親聽到我墜崖時一樣吧。“我在這裏看到齊侯的表情,莫名想到了父親在得知我墜崖時的痛苦。這裏,爲什麼看到齊侯會想到父親呢?因爲他是君父,自己是臣子!君與臣,就是父與子的關係。

爲什麼會穿越到春秋時期的齊國去找晏嬰,而不去找別人呢?除了因爲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在這裏生活了24年的“山東淄博臨淄區人”,還因爲“桃子”。”我離開家的那一天,父親給我削了一個白裏透紅的水蜜桃。”這樣的場景,換做我們,也會一直記到現在,而且刻骨銘心!

五  文章的主題

一切均已塵埃落定。該結束的都已經結束了,我完成了穿越的使命。可是,我已經與晏嬰合二爲一,故事的最後,我認爲也是這篇文章最成功的地方,作者做了一個反穿越,春秋時期的晏嬰穿越到現在的臨淄區,成爲了我,而我,正坐在父親的旁邊啃着水蜜桃!於是想到了那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到底晏嬰是我,還是我是晏嬰?但是,不管誰是誰,反正我回到了父親的身邊,又喫上了父親給我的水蜜桃!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因此,我大膽猜一猜,九思老師的這篇古風穿越文章,與其說是給讀者看的,毋寧說這是一篇專爲父親創作的小說,是子女對父親永遠的感激和思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