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不要相信貂蝉

《三国演义》除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鲜活的英雄人物之外,还给我们留下了贼拉靓的幺妹儿,就是那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闭月——貂蝉。

不过罗贯中在塑造貂蝉的时候,并不肯多用笔。也没有详细描写貂蝉的容颜好在哪里,并不像他的作文老师施耐庵描写阎婆惜时那样具体:“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正是:花容袅娜,玉质娉婷。髻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金莲窄窄,湘裙微露不胜情;玉笋纤纤,翠袖半笼无限意。星眼浑如点漆,酥胸真似截肪。金屋美人离御苑,蕊珠仙子下尘寰。”描写潘金莲时那样详细:“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罗贯中在描写貂蝉时只用了一句“允潜步窥之,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进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只四个字“色伎俱佳”便概括了貂蝉的容貌,到底是怎样的色,怎样的伎,并没有详细说明。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概括,就使貂蝉获得了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的美称。

然而,事实上,我们都被这个幺妹儿骗了。历史上,貂蝉这个人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有一个与她相似的人物,但是并不叫貂蝉。换句话说,貂蝉这个幺妹儿是罗贯中杜撰的。

如果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女,《三国志》是不会不记载的。然而《三国志》中并没有关于貂蝉的半点记载。如果说非要找出点蛛丝马迹的话,那么,董卓府里的一个侍女身上倒有些貂蝉的影子。《三国志》记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董卓让吕布守卫内室小门,吕布与董卓的奴婢私通,又怕被发觉,因此心中不安。全书中关于吕布的绯闻的记载,只有这一处。不过既然能被“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看上眼,想来这个奴婢应该是容貌姣好的,应该也是深得董卓宠幸的,不然吕布也不会因此而心中不安。

这一段记载和《三国演义》里面“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里面的一段描写很有些渊源,应该是罗贯中虚构董卓的经纪人吕布给自己戴绿帽儿的原型:“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后。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唤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入堂。”

关于貂蝉的影子,我们只能捕捉到这些,至于她是怎样从一个虚无缥缈的女性形象逆袭成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的,还有待研究。或许是沾了吕布的光。因为吕布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称,“人中吕布”说的不光是吕布武艺高强,无人能敌;还包含了他的长相,英俊潇洒。因此,一个无名的奴婢,借这个大英雄、大帅哥的光儿而水涨船高了。才子配佳人,美女爱英雄,是我们常见的故事套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