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界由故事組成

優秀的教師,在授課方面往往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會講故事,二是說理透徹。而會講故事是必備優先素質。

故事顯現的是生活的內容和表象,而精神是表象下蘊含的規律和道理。表象相對來說容易介入,因此,人的教育,必然要從表象入手,也就是故事入手。

比如,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貌似抽象,其實每一篇背後都蘊藏着故事因素、日常生活場景。即便《江雪》這樣偏重意象表達的詩作,在絕美表象後面,在孤舟蓑笠翁身後,也蘊藉着無數故事的可能性,引發人的無限遐想。

即使前段時間印發的十九傑六中全揮決議,依然涵蓋了無數的歷史故事在字裏行間。

可是,孩子面對屋子裏專門買給他的上千本繪本、書籍,卻總是無動於衷,這完全有違我的本意。這種情況是我的失敗,也是時代使然。我的失敗是違反了教育和讀書上的飢餓心理機制,太充裕的供應,反而讓孩子失去了讀書的緊迫感和飢渴感。而時代,造就了信息來源的極大豐富,讀書已經不再是優選,反而是最受人冷落的信息交流方式。

可是,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卻迫在眉睫般緊急,否則,錯過年齡段,再提升讀書能力,增加知識儲備,就難了。

該怎麼辦?

我考慮,還是要堅持兩點。一是保持控制力。二是堅持故事教育模式。

所謂控制力,就是凡事不能放手,不能依賴別人的自覺性。一旦放手,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工作日常,都會出現各種失誤和不可控情況。教育孩子尤其如此,大撒把,或者所謂的自由教育理念,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爲,必須瞭解孩子讀書、學習等現實狀況,強化錯題糾正分析,批評與鼓勵結合,護航健康成長。

所謂故事教育模式,就是文首討論的故事性,少講道理,多講故事。帶領孩子重新閱讀家裏的存書,就故事情節和故事趣味進行討論交流,盡其所能多讀書,發揮現有書籍資源的效用。

認真在意的人生,從來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過去的。

時光煮雨我煮茶,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冬日暖陽下的時光流逝心安篤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