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的洋名讨人嫌

    做为老牌的殖民帝国——英国,往往每占领一地,落户该地的居民为怀念家乡,便把新开垦的聚居地,以家乡的名字命名之,如新奥尔良,新约克等等,我们上世纪九十年代收回的香港,不也深深的印有英国殖民地的烙印吗?比如维多利亚港。

    他们的做法,或为了彰显自己的占领,或怀念家乡,都是可以说的过去的,但是近年来,在我们高歌猛进的房地产市场,好多楼盘的名字也被冠上了“洋名”,什么“维多利亚湾”,什么“牛津公馆”、“剑桥公馆”、“巴黎城”、“耶鲁公园”、“哈弗公馆”,看了真让人倒胃口!真不知道开发商是怎么想的,好端端的一个中国楼盘,你起什么外国名字?是没有一点民族自信吗?是感觉购楼者想去国外那些地方去不了,买你带有外国名字的小区过过瘾、还是这个小区的开发商是这个地方的,或者里面住的是牛津、剑桥的?或者在里边住上几年,孩子就能上这样的国际名校?小区其实和村庄差不多,你说叫个“什么花园、花苑”,“什么新城”,“什么湾”都可以理解,一个好好的村子,非得起个外国地名,而且是生搬硬套的,好比给孩子起个约翰、于勒、特某普一样,有意思吗?外国的月亮就那么圆?你这么能,咋不起个非洲某个国家的地名呢?比如索托来部落、埃博拉公馆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