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我文學的啓蒙老師——《古文觀止》第89篇《報任安書》第二部分

- 01 -

《古文觀止》是清人所編的文學讀本。之所以起名爲觀止,是因爲該書所選的均是從東周到明代讓人歎爲觀止的佳作,是歷代古文的精品。很多精通古文的學者正是通過這本書敲開了古典文學的寶藏。猶太人有句格言:“學習即重複!”《塔木德》還說,“只要把一本書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讀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書。” 他們認爲: 凡是把一本書讀100遍的人,沒有一個人不成大器。

- 02 -

而在中國,有一個人就把《古文觀止》讀了100遍,最後成爲了文學大家,他就是享譽文壇的大師——巴金!巴金老先生談他的寫作之路時反覆強調《古文觀止》一書對他文學啓蒙的正要性: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背出來,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雖然當時也似懂非懂,可是我有兩百多片文章儲蓄在腦子裏面,寫文章就比以前容易得多了.....。但我仍然感謝我那兩位強迫我硬背《古文觀止》的私塾老師。這兩百多篇“古文”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啓蒙老師。我後來的創作都跟這個“啓蒙老師”很有關係。

- 03 -

而《古文觀止》這本書,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閱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市面上的書很多的釋義是在文後,對應看起來很費事。生字拼音加的也不多,看時還要查字典,特別是越前面的文章,年代較早,看起來就很喫力。筆者自己就有過好幾次雄心萬丈開始,又垂頭喪氣放棄的經歷。所以今天借簡書這樣好的平臺,整理古文觀止全書的學習文本。自己學習也與簡友們分享。敬請關注《古文觀止學習專輯》

- 04 -

那麼,我們今天學的內容是《古文觀止》第89篇《報任安書》第二部分——司馬遷(兩漢)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 jì ],出入周衛之中。

(  而且,事情的前因後果一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年少時以不受約束的高才自負,長大後卻沒有得到鄉里的讚譽,幸虧皇上因爲我父親是太史令,使我能夠獲得奉獻微薄才能的機會,出入宮禁之中。 )

僕以爲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

( 我認爲頭上頂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斷絕了賓客的往來,忘掉了家室的事務,日夜都在考慮全部獻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幹和能力,專心供職,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寵幸。但是,事情與願望違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樣。  )

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餘歡。

(  我和李陵都在朝中爲官,向來並沒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對的目標也不相同,從不曾在一起舉杯飲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 )

然僕觀其爲人,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 但是我觀察李陵的爲人,確是個守節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講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錢財很廉潔,或取或予都合乎禮義,能分別長幼尊卑,謙讓有禮,恭敬謙卑自甘人下,總是考慮着奮不顧身來赴國家的急難。  )

其素所蓄積也,僕以爲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

( 他歷來積鑄的品德,我認爲有國士的風度。做人臣的,從出於萬死而不顧一生的考慮,奔赴國家的危難,這已經是很少見的了。  )

今舉事一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

(  現在他行事一有不當,而那些只顧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兒女利益的臣子們,便跟着挑撥是非,誇大過錯,陷人於禍,我確實從內心感到沉痛。況且李陵帶領的兵卒不滿五千,深入敵人軍事要地, )

足歷王庭,垂餌虎口,橫挑強胡,仰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十有餘日,所殺過當。

(  到達單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掛誘餌,向強大的胡兵四面挑戰,面對着億萬敵兵,同單于連續作戰十多天,殺傷的敵人超過了自己軍隊的人數,使得敵人連救死扶傷都顧不上。 )

虜救死扶傷不給,旃[ zhān ]裘之君長鹹震怖,乃悉徵其左、右賢王,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

(  匈奴君長都十分震驚恐怖,於是就徵調左、右賢王,出動了所有會開弓放箭的人,舉國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幷包圍他。 )

轉鬥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然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飲泣,更張空弮,冒白刃,北首爭死敵者。

(  李陵轉戰千里,箭都射完了,進退之路已經斷絕,救兵不來,士兵死傷成堆。但是,當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氣的時候,兵士沒有不奮起的,他們流着眼淚,一個個滿臉是血,強忍悲泣,拉開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閃閃的刀鋒,向北拼死殺敵。 )

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 shāng ] 上壽。後數日,陵敗書聞,主上爲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

( 當李陵的軍隊尚未覆沒的時候,使者曾給朝廷送來捷報,朝廷的公卿王侯都舉杯爲皇上慶賀。幾天以後,李陵兵敗的奏書傳來,皇上爲此而飲食不甜,處理朝政也不高興。  )

大臣憂懼,不知所出。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悽怛[ dá ][ dào ],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爲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也。

(  大臣們都很憂慮,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裏並未考慮自己的卑賤,見皇上悲傷痛心,實在想盡一點我那款款愚忠。我認爲李陵向來與將士們同甘共苦,能夠換得士兵們拼死效命的行動,即使是古代名將恐怕也沒能超過的。 )

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矣。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

( 他雖然身陷重圍,兵敗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尋找機會報效漢朝。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敗敵軍的功勞,也足以向天下人顯示他的本心了。我內心打算向皇上陳述上面的看法,而沒有得到適當的機會,  )

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 yá ][ zì ] 之辭。未能盡明,明主不曉,以爲僕沮[ jǔ ]貳師,而爲李陵遊說,遂下於理。

(恰逢皇上召見,詢問我的看法,我就根據這些意見來論述李陵的功勞,想以此來寬慰皇上的胸懷,堵塞那些攻擊、誣陷的言論。我沒有完全說清我的意思,聖明的君主不深入瞭解,認爲我是攻擊貳師將軍,而爲李陵辯解,於是將我交付獄官處罰。   )

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爲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爲一言。

( 我的虔敬和忠誠的心意,始終沒有機會陳述和辯白,被判了誣上的罪名,皇上終於同意了法吏的判決。我家境貧寒,微薄的錢財不足以拿來贖罪,朋友們誰也不出面營救,皇帝左右的親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說一句話。  )

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爲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 shuò ]者!此真少卿所親見,僕行事豈不然乎?

(  我血肉之軀本非木頭和石塊,卻與執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關閉在牢獄之中,我向誰去訴說內心的痛苦呢?這些,正是少卿所親眼看見的,我的所作所爲難道不正是這樣嗎? )

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而僕又佴之蠶室,重爲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爲俗人言也。

( 李陵投降以後,敗壞了他的家族的名聲,而我接着被置於蠶室,更被天下人所恥笑,可悲啊!可悲!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釋的。  )

本文待續——

敬請關注《古文觀止學習專輯》,讓我們緊隨巴金大師的步伐,由此開始文學創作之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