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早起,但一定要早醒,這本書幫你重新定義時間

如果問這世界上最難的事是什麼?對我來說早起一定算一個。因爲對我這樣一個很難早起的“夜型人”來說,在經歷過反覆失敗,我幾乎放棄早起了,但還是特別好奇那些凌晨起牀的人,是如何做到每天早起的?他們早起都做什麼?是什麼支持他們持續堅持早起的……帶着這些疑問,我翻開了《哈佛凌晨四點半》這本書。

《哈佛凌晨四點半》的作者是知名圖書策劃人韋秀英,她曾經編寫過《氣質何來》、《情商》、《逆商》等多本暢銷書,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博學。這點在本書的內容上也可以看出來,其中包含了很多經典書籍的理論、金句和解讀,讓我們在瞭解早起、自律的同時 ,還能學到很多書籍之外的東西。

在書中,她沒有要求你一定要早起,也不是教你如何自律,只是單純的向你展示了一種人生狀態。在書中,這羣人被稱爲是“哈佛人”,而他們所處的時間是“凌晨四點半”,他們在勤奮、刻苦的學習、努力拼搏着,想收穫更滿意、豐富的人生。相比之下,大多數人在這個時間點,都在被窩裏做着美夢。

我們要知道,早起不是時間符號,哈佛也不是成功符號,但書裏所描述的是一種人生的符號,是一種習慣、一種思維,是一種幫助我們持續改變的動力。所以,我們不一定要成爲哈佛人,才能擁有自律的人生,也並不是一定要在四點半起牀,才能成功,但我們仍然可以從“早起”這件事中,收穫到不一樣的生命真諦和人生感悟。


一、重新認識時間

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24小時,但每個人得到的結果卻不同,這就像同樣在一個課堂上聽課,有的人能考100分,有的人卻及格線都達不到。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是每個人的底層能力不同。那什麼是底層能力呢?

在《哈佛凌晨四點半》中,作者給我們講述了很多能力,包括時間管理能力、精力管理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等,他們都是改變我們人生的底層能力,相當於是人生大廈的基石,這些能力越強,我們越有可能建造更高的大廈。其中,講的最多的就是關於“時間管理”的底層能力,具體可以從“時間使用指南入手”,比如:

(一)利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你的專注力和效率,減少拖延和無效努力;

(二)對任何事來說,思考和制定計劃都要先於行動,可以藉助思維導圖、SMART原則、PDCA循環工作法等,細化內容,指導下一步行動;

(三)利用四象限原理,分清事情的“優先級”,推進事務有條不紊的進行;

(四)學會覆盤,享受時間管理帶給你的成就感。

我們總是將時間管理這件事想的很複雜,簡單來說,是幫我們建立時間概念,實際上它的核心是幫我們定義時間。減少眨眼之間匆匆而過時間的出現概率,讓我們更好的利用時間,學會珍惜時間,而這也是爲什麼作者希望我們能夠早起的關鍵,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二、掌握清晨的時間

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從22歲開始職業生涯,到60歲退休,我們大約有5000天休息日。如果正好你比較貪睡,在休息日比平時多睡了4個小時,那麼將會浪費掉20000小時。如果根據一萬小時可以成爲專家的定律,我們將錯失兩次成爲世界級專家的機會。”

從前我們也會想到自己每天不早起,週末不看書學習,偶爾刷視頻、看朋友圈……是在浪費時間,可當這個時間數據,清清楚楚的擺在我們面前時,感覺真的很可怕。由此可見,想到、知道和做到,中間隔着的從來不是簡簡單單的方法,而更多的是思維,是認知,是行動力。

在《每週工作4小時》中,作者蒂莫西·費里斯做了一項研究,專門探索成功人士早晨都在做什麼?最終總結出了5件事:鋪牀、冥想、鍛鍊、補充水分和寫日記。所以,如果你還不知道早起要做什麼,不妨在其中選一件你喜歡的事情來做,以此來喚醒你的早起行爲。比如,每天早起10分鐘寫反思日記。

此外,作者還列舉了10件,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可以提升幸福感的事情,包括:

✔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時間上可以自由安排;

✔與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流體驗,能夠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保證充足的睡眠;

✔堅持每週運動3~5次;

✔睡前寫下三件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

✔在他人需要時提供幫助;

✔有精神寄託與信仰,可能是一個人,一件事;

✔擁有自信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在閱讀完《哈佛凌晨四點半》以後,你會發現,作者並沒有爲我們提供更多的方法,因爲事實上即使知道很多的方法、道理,依舊過不好一生的人,比比皆是。但當我們重新認識了早起,重新明白了早起的意義,明白了時間對人的重要性,當我們看到了自律人生是什麼樣時,你會變得充滿動力,充滿一種慾望,一種對新生活的渴望。

也許,早起並不可怕,畢竟你將有機會收穫不一樣的清晨,不一樣的新一天,以及不一樣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