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第9天

早上,進行了第八次核酸。

午睡了會,就開始查覈酸結果。

但是今天出結果慢。

我打開窗戶,一股冷風強勁襲來,讓人措不及防。

我往樓下望去,依然有工作人員在小區巡邏。

在朋友圈看到鄰居說,越城區送來的豆腐乾很好喫。晚上準備了五香豆腐乾。

在疫情中,我有一個反思。

在這次突發事件中,我們家長正在面臨或者可能面臨的問題是孩子獨自外出隔離或者獨自外出治療的問題。

我就在心裏打問號:他可以獨立面對這個問題嗎?

如果路途比較遠,他的體力可以支撐嗎?

所以,這對孩子的體能、心態、應變能力以及獨立能力都有着一些挑戰。

記得那天,我在朋友圈寫道:活着就是爲了讓兒子有肉喫。

配圖是兒子指着一塊臘肉的照片。

朋友司馬老師,評論道:

活着就要讓他挨餓受凍捱揍,

否則他不認識你是誰的誰的誰。

後來,我請教了司馬老師,他說,不要過於親近他,不要過於關心他,讓他有動手、跑腿、動嘴的能力,逐步引導孩子自主的能力。

今天,我看到了一個故事。

一個老奶奶培養了一個特別優秀的兒子。

他的心得體會是:“我什麼捨不得(打孩子)!自己打有輕重,要是自己不打,以後長大了讓別人打,不知死活。”

我曾向一位僧人請教要不要打孩子的問題,僧人說,打是要打的,但是也不能打得孩子懷疑人生。僧人認爲必要的懲罰是必須的。

肖陳穎老師是這樣理解老奶奶的話的,自己從小把孩子教育好了,他走出去不會讓我們擔心,不操心。

我現在之所以有操心,還是自己平時做得不夠好,平時給他鍛鍊的機會少。

在肖老師的書裏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人不學,不知道。

就打比方,我時常會說兒子不做家務,後來我思考這個事情,兒子不是懶,是不會。

疫情期間,我慢慢教兒子折衣服、淘米。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兒子做起來也很開心,覺得自己會做了。

自己現在不教,到了社會有沒有人教?他可能會碰得滿臉是灰,可能會鼻青臉腫。因爲他不知道怎麼待人處事,他的壞習慣可能會造成他工作的丟失,可能造成他與同事的矛盾。他的人生會幸福嗎?

我們從小有沒有觀照孩子的心境,有沒有去教他處理危機,有沒有擺正他的心態?

我們是不是很多事情幫助孩子做了?

我們是不是給孩子營造了一個一帆風順的成長環境?

我終於明白了,司馬老師說的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