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感4

早上在地铁里看到一句话,说是歌德说的:“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歌德是个有趣的人,说过很多贴近普通生活又闪烁着智慧、乐观之光芒的话。很早以前在微信读书看过一本《歌德格言集》,编写得特别好玩,很想买本纸书而没有买到,最后只好买了一册《歌德谈话录》(至今未看完)。

名人所说的“观察”,当然不会是指单纯地看看花草、看看天空以至亲近大自然那么简单。但是,流连于花草树木自然天空阴晴雨雪这些触目可及的平常景色,也拥有“观察”这一宏观行为的全部意趣。正好,从地铁出来,走到办公室,前两天订购的一本《云彩收集者手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衔接,有呼应,有伏脉,有豁然开朗,多么美妙啊。我把书塞到包里,晚上回去正好可以与女儿一起翻看。冬日里缺少可观的花木,但云彩是不会少的,冷风吹送着,各种各样的云,从今天起,我要一一给它们命名。

冬日里值得一提的,还有食物。有几样是令人难忘的。先说说那几颗害我胃疼了好几天的山楂吧。我以前几乎没有吃过山楂果,最多咬一口冰糖葫芦上的第一颗果,然后多半就吐掉了。其余的就是山楂糕、果丹皮一类,偶尔会吃点。但是,那天我看见摊位上的红艳艳的大山楂,深红的果皮闪着光,清晰可数的浅褐色的斑点,看起来太美了,忍不住就买了一些。当晚我尝试着吃了几颗,味道特别好,口感绵软,甜而微酸。第二天晚上忍不住又吃了几颗。那两天总觉得胃很空,即使刚吃完饭也觉得饿。后来突然醒悟,应该是吃了山楂的缘故吧。想着挨两天就好了,谁知到了夜间,不时地被胃痛惊醒,没法安睡。也不是很尖锐的痛,就是不舒服,躺下来就能感觉到口中泛酸。后来不得不买了“达喜”和胃灵颗粒,吃了几次,才算好了。

再说说一种神奇的小番茄。有一天中午,餐厅突然提供了一种作为餐后水果的番茄。番茄很小,但并不是常见的圣女果那种,而是鸡蛋大小,正圆形。只红了一半,蒂部周围还是绿色的。我很好奇,这样的果子也能直接吃?于是就拿了两个。下午抽个空洗洗吃了,只咬了一口,觉得真难吃,一股未成熟的青番茄味儿。我不甘心,又把另一个也吃了,还是同样的口味。这时候,正好看见有人在群里说,今天的番茄真好吃啊,怎么购买啊。管后勤的同事出来说,这个番茄是张家口某基地种植的,市场价为18元一斤,有想买的可以一起订购。真让人惊讶,这么难吃的番茄还这么贵。后来跟一个擅长买菜的同事说起这个番茄,说这它的优点就是有番茄味。我想他们对番茄味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这分明就是没有成熟的味道。我是尤其不能接受植物果实的“青气”的,比如豌豆、四季豆,还有青番茄。我小的时候家里种植番茄多年,我至今还很清晰地记得青番茄的气味,它应该是含有微毒吧,必得等它熟透了才能完全消失。

我想说的是,不管它是有机的,还是有番茄味、价格贵什么的,到底好不好吃还是要理智、客观地去评断。如果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冬天绝不是吃番茄的最好时候,不管卖家怎么吹嘘,你都不要信。番茄最适宜的结果时间是初夏,阳光和雨水都充足,很容易把它滋养好。而冬天里种植,本身已是逆天而为,再说什么有机、绿色、天然、味道好,都不会是真的。古人曾经说过,水少的时候,小舟你也推不动;大水涨起来,不需要多大力气船就开了。对于植物尤其如此,人只能顺势而为,帮助它生长,若违逆天时和它的本性,便需要花费成倍的人为和干预,这时再谈天然、健康,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个问题能说的还有很多。)

还有一天,傍晚下班回来,见小区东门停了一辆卡车,有人在卖水果。我走过去看了看,是砂糖橘和橙子,顺便与摊主聊了几句,问他有没有蔬菜。他说没有,前几天卖过白菜和红薯。我说,哦,前几天拉了一车白菜和红薯在这卖的也是你啊。那天我也买了,但夜色恍惚,没看清人,也没看清车。那个红薯个头不大,但是非常好吃,红皮白瓤,甘甜粉糯。当晚我切了一块煮在粥里,切时尝了一片,生的红薯又脆又甜,毫无渣滓,非常惊艳。说起红薯,他骄傲地笑起来,说,好吃吧,都是我自己种的,在郊区包的地,收了十二万斤,已经卖完了,要吃得到明年了!我又惊讶又遗憾,早知道那天应该多买一些。冬天里真正好吃的,还是经霜的大白菜和红薯啊。(虽然我也并没有特别爱吃。)当然,橘、橙也都是好吃的,入冬以后就一直在吃橙子。砂糖橘也好吃,但吃多了会上火,口干舌燥。不管怎样,我还是从他的车上各拣了一些橘、橙。

清澈的月亮挂在树梢,冷风吹着,天气越来越冷,街上人影寥落,一片凄清。卖水果的这位男子袖着手说,真不能再出来卖东西了,天太冷了,但是一天不卖就一天没有收入,农民的生活苦啊。他发感慨时,其实是一直在笑的。……每次看到卖菜、卖水果的,我都有想去卖果、蔬的想法,说起来真是莫名其妙啊。

2021.12.16,阴天,-7~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