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七律脈絡淺析一

隨師東

李商隱

東征日調萬黃金,幾竭中原買鬥心。

軍令未聞誅馬謖,捷書惟是報孫歆。

但須鸑鷟巢阿閣,豈假鴟鴞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積骸成莽陣雲深。


註解

1. 東征:向東征伐。這裏指討伐叛將李同捷的戰爭。

2. 鬥心:猶鬥志。《左傳·桓公五年》:“陳亂,民莫有鬥心。若先犯之,必奔。”《國志·吳志·呂蒙傳》:“ 羽(關羽)人還,私相參訊,鹹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鬥心。”

3. 誅馬謖:《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合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合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爲合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衆。

4. 捷書:軍事捷報。《梁書·蔡道恭傳》:“寇賊憑陵,竭誠守禦,奇謀間出,捷書日至。”杜甫:“中興諸將收 山 東,捷書夜報清晝同。”宋曾鞏《太祖皇帝總序》:“江南平,覽捷書而泣曰:‘師徵不義,而顧令吾民死兵,彼何負哉!’”

5. 報孫歆:三國時吳國都督。280年,晉伐吳。晉將王濬謊報戰功,說己經斬得孫歆首級。後來晉將杜預俘獲孫歆,解送洛陽後,才揭穿了事實真相。

6. 鸑鷟鳳屬。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韋昭注:“三君雲:鸑鷟,鳳之別名也。《》雲:‘鳳皇鳴矣,於彼高岡。’其在 岐山 之脊乎?”

7. 阿閣:四面都有檐霤的樓閣。這裏借指朝廷。

8. 鴟鴞:鳥名。俗稱貓頭鷹。常用以比喻貪惡之人。明王錂:“他奸謀恣行,恨鴟梟惡吻,把鳳雛喧憎。”

9. 泮林宮旁邊的樹林。宮是西周諸侯所設大學。

10. 前朝:過去的朝代。這裏指漢朝。

11. 玄菟郡:古郡名。漢武帝置。轄境相當我國遼寧東部及朝鮮咸鏡道一帶。後亦泛指邊塞要地。唐耿湋:“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騮肥。”

12. 積骸:屍骨堆積。《後漢書·酷吏傳序》:“積骸滿阱,漂血千里。”

13. 陣雲:濃重厚積形似戰陣的雲。古人以爲戰爭之兆。《史記·天官書》:“陣雲如立垣。”南朝梁何遜詩:“陣雲橫塞起,赤日下城圓。”唐高適:“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簡譯:

寶曆二年(826年),橫海鎮節度使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盤踞在滄州和景州二州叛亂。大和元年(827年)朝廷調發各路軍將討伐,直至大和三年(829年)才初步平定,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大和三年(829年)十一月,李商隱應聘爲天平軍節度使巡官,隨同節度使令狐楚赴鄆州,沿途目睹了戰後的破敗景象,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時年才17歲。


朝廷每日調撥了萬兩黃金之巨資用於東征,幾乎是傾盡了整個中原的財力來提振將士的鬥志。

可是在軍中卻從沒有聽說過有像諸葛亮斬馬謖那樣整肅軍紀的事情,有的只是像晉將王濬謊報己經斬得孫歆首級的軍情來博取戰功之事呀。

如果像鳳凰集於華閣那樣,朝廷中有賢明之臣,又豈能任像貓頭鷹惡鳥一樣的藩鎮在各地割據叛亂呢。

可惜的是像漢朝玄菟郡一樣的滄景之地,如今卻因爲戰雲密佈而屍骨成堆了。


脈絡淺析:

先看這首詩的主旨,也就是中心是什麼?

中心意思應該在頸聯,就是朝廷中沒有忠臣良相,治國無方軍政腐敗,從而使得民不聊生。

那麼全詩又是如何圍繞主旨去寫的呢?

首聯,直接點題,說明朝廷策略不當,勞民傷財。軍人之鬥志,豈是用金錢收買的嗎?一個“買”字切中要害,深入骨髓。

頷聯,承接首聯而寫,“買鬥志”的結果是什麼呢?軍紀不嚴,謊報軍情。這是用策不當導致的直接結果。

頸聯,點明瞭用策不當的深層原因,是朝廷中沒有良臣呀。這聯是全詩的靈魂所在。

尾聯,使用了流水句對法,以隱喻手法表達了滄景之地屍骨成堆的慘烈景象。既是寫實又是對主旨的深化,讓人讀來如臨其境,深切的感受到了國無良臣最終受害的還是人民呀。

李商隱的詩言淺而意深,善於用典和隱喻。這首詩頷聯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誅馬謖,二是捷報孫歆頭。頸聯用了兩個隱喻,一是用鳳凰巢阿閣比喻朝中無賢臣,二是用鴟鴞在泮林喻藩鎮在各地割據叛亂。這樣就避免了詩的直白淺俗。不愧爲婉約派大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