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機: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筆記

一、引言

作者是科學作家丹尼爾·平克(Daniel Pink)。 

這本書的主題是“時機”。有很多書研究“做什麼事”(what)和“怎麼做事”(how),這本書研究的是“什麼時候做事”(when)。

我們將用這些研究,重新審視一些有關“時機”的傳統智慧。

比如說,“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到底有多重要呢?重要到了你要是敢把會議從上午挪到下午開,就得蒙受經濟損失的程度。重要到寧可一個學年少上兩週課,也要力爭在上午參加數學考試的程度。

再比如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到底有多重要呢?重要到了你大學畢業一步沒趕上,就此後十五年都趕不上的程度。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是現在有很多人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這兩句話哪句更有道理呢?

想要科學決策,確定優先級,量化取捨,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道理,更重要的是這個道理的”重要程度“。

接下來,咱們一起研究什麼叫真正的“見機行事”。

 

二。一日之計

世界上有很多道理,你一聽覺得它肯定對,那你爲什麼不會去執行呢?可能是因爲你不知道它有多重要。

比如說中國有句老話叫“一日之計在於晨”,大約是說學習和工作一定要抓緊早上的時光,我們也覺得早上比較精神,可是這到底只是我的一種感覺呢,還是真有什麼明顯的影響?

所以光知道有這個道理不行,我們還需要知道這個道理嚴重到了”什麼程度“,是不是真值得我們調整做事的優先級。爲此你需要有實證,有”量化“分析。這就是“科學方法”和傳統智慧的差別。

0x1:開會要在上午開

我們知道上市公司每季度要發佈一次財報。發佈財報的時候通常要搞一個電話會議,CEO 出來講講話,對財報來一個人性化的解讀。財報電話會議直接影響公司股價,可以說是受關注程度最高、記錄最完整的會議,這就給了研究者一個機會。於是就有人研究,這個電話會議上午開還是下午開,與會者的情緒有沒有什麼不同呢?

2013年,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對26000個財報會議中的用詞做了語言分析,結果非常有意思。上午開的電話會議,人們說話的用詞更正面,顯示情緒更好;而如果會議是下午開,用詞就會更負面。這個結論與不同行業的習慣無關,也排除了公司故意把好消息放在上午的因素。

那也就是說,上午的會議情緒好,僅僅是因爲這是上午。

這個情緒變化甚至能影響第二天的股價。比如說,平均而論,研究者發現把財報會議安排在下午,會拉低第二天的股價。當然你這會議時間只是個偶然的安排,跟公司的業績無關,所以股價可能會很快漲回到合理的位置。但關鍵在於,這個臨時性的下降效應是可見的。

具體來說,如果把財報會議從早上八點改成下午三點,相當於把你的股票年收益降低1.5%!要知道,標準普爾平均年收益才3%。

所以開會應該儘量在上午開。“一日之計在於晨”是對的,而且是“很對”的。

如果你有更大規模的數據,你還可以相當精確地看到人們一天之中情緒的變化。 

0x2:一天中的高峯、低潮和反彈

心理學家要想了解一個人在不同時刻的情緒變化,常用的辦法是讓受試者佩戴一種儀器,每隔半小時就發個提醒,受試者收到提醒就記錄一下自己這時候的情緒。但還有一個更簡便的方法,是用 Twitter。

2011年,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選擇了84個國家的240萬個 Twitter 用戶,取得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發的五億條推,分析其中的字詞流露出的情緒變化。結果有個非常明顯的趨勢,

上面這張圖是當時紐約時報的報道。橫座標是一天之中的各個時刻,縱座標代表情緒,情緒越正面數值就越高。我們看到,總體來說人們在週末的情緒更好,而不論是哪一天,情緒變化的曲線形狀非常相似。

早上起來七八點鐘是個情緒高峯,這時候大家說的比較正面。之後人們的情緒會慢慢變得低落,到下午五點左右達到最低潮。到了晚上,人們的情緒又開始回升,到午夜又達到一個高峯。

所有國家、所有文化的人,都是這樣的曲線。心理學家用讓受試者佩戴儀器記錄情緒做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果。這個情緒變化必然是生理性的!平克說,人的下丘腦之中有個“視交叉上核”,負責調整不同時段的荷爾蒙分佈,這就是我們的生物鐘。而情緒,顯然受到生物鐘的影響。

總體來說,我們可以把一天之中的情緒變化分爲三段:

  • 上午達到高峯
  • 下午經歷低潮
  • 晚上出現反彈。

所以如果你想給人一個好印象,有事兒最好在上午說。但我們的生物鐘管得還不僅僅是情緒。 

0x3:兩種思維的時機

大腦做事的思維可以分爲兩種,

  • 一種是“集中思維”,需要你嚴格按照規則執行,比如說做數學題。集中思維要求大腦處於機警的狀態,集中注意力。
  • 一種是“發散思維”,適合創造性的活動,注意力不集中、混亂一點反而更好。

而這本《見機》說,你最好上午從事集中思維,下午從事發散思維。

有個著名的研究是這樣的,咱們先來一道邏輯測試題。從前有個叫琳達的女性,今年31歲,性格外向頭腦聰明,大學學的是哲學,她對社會中的歧視和不平等現象非常關注,曾經參加過反對核武器的示威遊行。那麼,請問在下面兩個判斷之中,哪個正確的可能性更大?

  • A. 琳達是個銀行櫃員。
  • B. 琳達是個銀行櫃員,同時還是個女權運動的積極參與者。

你不妨暫停一下,自己想想答案。 

大多數人選 B。前面列舉的所有特徵的確都指向琳達可能會積極參與女權運動。但是!從邏輯上講,一定應該選 A!

想明白了嗎?B 是 A 的子集。滿足 B 的一定滿足 A;而滿足 A,可不一定滿足 B。 

這道題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發明的。我今天說這個題可不是想對你做邏輯思維測試。我想說的是,研究表明,這道題要是放在早上8、9點鐘考,人們更容易答對;如果下午大家昏昏欲睡的時候做,就會有更多的人答錯。

這種邏輯題需要集中思維。數學考試也是如此。有一項針對小學生的研究發現,下午參加數學考試,你的得分會變低,低到相當於一個學期中你有兩個禮拜沒來上課。

所以考數學得上午去。另一方面,需要發散思維的事,則適合放到下午。

再說一個題。有人要賣給你一枚古錢幣,你拿過來一個看的確像是個老東西,正面印着可能是哪個古文明的圖案,反面還寫着年代:“公元前544年”。 

我不知道搞這個研究的人找的是什麼受試者,反正有很多人第一眼沒看出毛病來。研究的結論是如果你是在下午做這道題,你會更容易發現它的問題所在。

公元前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公元”這個紀年法!所以古錢一定是假的。這就相當於有人要賣給我一幅齊白石的真跡,我打開一看立意深刻筆法純熟,的確是高手的作品,但是畫的內容是一個科幻電影裏的外星人。總之像這種需要突發靈感的事情,放在下午做更好。

說到這裏你可能馬上就有個問題。每個人的生物鐘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早起有的人喜歡晚睡,可能你的上午是我的下午,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0x4:雲雀和貓頭鷹

有一本書叫《巔峯表現》,其中提到心理學家把人分成三種。

  • 一種人是雲雀,早睡早起的人,早上起來最精神;
  • 另有一種人是貓頭鷹,半夜三更不睡覺,早上起得很晚。
  • 還有很多人是介於雲雀和貓頭鷹之間。

平克說,不管你是雲雀還是貓頭鷹,你一天中的狀態都可以分爲三段:高峯、低潮和反彈。

  • 高峯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最好,大腦注意力集中,非常機警。這個階段特別適合做類似於數學考試這種分析型的任務。開會、重大決策、面試,也都應該安排在高峯段。
  • 低潮的時候,更適合做創造性的、需要獲得洞見的工作。

而考慮到絕大多數人都是一早上就上班,你要想給人一個好印象,最好把高峯狀態調整到上午。 

高手要善於觀察自己。人的情緒和認知能力在一天之中有明顯的變化,可以分爲高峯、低潮和反彈三個時間段。你應該瞭解自己的這三個時間段都在什麼時候,對各種任務做出合理安排。

所以什麼叫“見機行事”?有精確的判斷,才叫見機。 

 

三、精確休息法

上章我們說到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應該做不同的事情,比如下午就不太適合做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那如果你必須要在下午參加重要會議或者數學考試,怎麼辦呢?你應該先休息。

《巔峯表現》這本書裏提出一個概念叫“戰略休息”。這章咱們把這個概念再進一步,叫“精確休息”。

我先舉個例子。十多年以前就有專家呼籲要讓員工在工作日的下午小睡一會兒,精力更充沛,提高工作效率。我聽說有的公司真的就實行了小睡的制度,專門開闢一個睡覺的地方,員工可以半躺着,把頭遮起來,在不受打擾的狀態下小睡一會兒。

可是公司很快就發現這個效果並不好!很多員工一睡就是一兩個小時,好不容易醒過來,一下午都昏昏沉沉,哪有什麼工作效率。

這就是對休息的控制不夠精確。那精確的小睡應該是怎麼睡呢?

  • 先喝杯咖啡,其中咖啡因的含量應該是200毫克;
  • 手機設置25分鐘定時;
  • 開始睡;
  • 25分鐘一到馬上起來。

下面咱們就說說精確休息的原理。 

0x1:爲什麼不要在下午看病

我們以前講過,去醫院看病是個危險的事兒,美國每年死於醫療事故的人比死於交通事故的人還多。不過醫療事故並不是均勻地分佈在一天之中,醫生犯的大部分錯誤,是發生在下午。

平克列舉了一系列的研究結果。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對9萬臺手術統計發現,如果是早上9點做手術,麻醉師犯錯的可能性是1%;而到下午4點的時候,犯錯的可能性就上升到了4.2%,這是四倍的差距!當然麻醉師犯錯不等於病人一定會受到傷害,如果單純統計因爲麻醉師犯錯對病人造成直接傷害的概率,早上8點的是0.3%,下午3點就提高到了1%,也是三四倍的差距。

所以你知道把麻醉安全度提高四倍的最簡單方法是什麼嗎?選擇早上做手術。

還有一個是公衆不太瞭解,但在醫學界是非常頭疼的問題,就是醫生不愛洗手。因爲醫生不愛洗手而導致患者感染的情況非常多,但是醫生們真的很難做到在所有該洗手的時候都洗手。

2015年,有人乾脆做了個特別厲害的研究。找4000個醫護人員,其中1/3是醫生,2/3是護士,全部佩戴 RFID(無限射頻識別器),隨時監測他們有沒有洗手。統計結果是一段時間下來,總共1400萬個該洗手的場合中,醫護人員做到洗手了的不到50%。特別是,下午洗手的次數又比上午少了38%。

醫療並不是一個特別講究創造性的職業。它更強調的是嚴格操作,按照程序走,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不犯錯。可是醫生也是人,他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保持着萬分小心,上一章說的情緒和精力變化曲線也適用於醫生。醫生們在上午已經盡力了,到下午也容易犯錯。

而有些事兒在下午幹是要致命的。英國交通部門的統計發現,一天24小時中,最容易因爲犯困而導致交通事故的,一個是凌晨2點到早上6點之間,這本來就是應該睡覺的時候,另一個就是下午2點到下午4點。

英國人甚至還找到了事故高峯的精確時間點:下午2點55分。

這個點兒不是工作的點兒,應該用來休息。 

0x2:休息的方法

如果你經常讀書的話,你會發現有些事情是一本書一個說法。比如說減肥和營養學,今天這個專家這麼說,可能明年就有本新書全面推翻他的說法。可是關於“休息”,各個專家和理論的說法,都是比較一致的,可能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休息的“統一理論”。

那我們不妨以《見機》這本書的說法爲主,再來歸納一下上班時間的休息方法。

  • 第一,要有定時的”短“休息,也就是所謂“break”。有的研究說最佳間隔時間是每工作52分鐘休息17分鐘,也就是 52 + 17。《巔峯表現》那本書裏還提到有的研究說是 50 + 7,51 + 9 等等,所以沒有必要搞得精確到分鐘,大體來說,差不多是工作不到一小時,就休息十來分鐘。
  • 第二,休息這幾分鐘的時間就不要再想工作的事兒了。要離開工作去做一些不消耗認知力的事兒。《科學休息法》裏提過一個相關研究,其中最關鍵的研究結果就是凡是看電影、看書、玩手機這種消耗精力的活動都不叫休息,它們只會讓你更累。
  • 第三,動起來比不動好。哪怕出去散步五分鐘,都有很好的效果。
  • 第四,可以把這個短休息用於社交。找人隨便聊聊天比獨自一個人休息的效果好。
  • 第五,戶外比室內好。最好找個有樹的地方接觸大自然。如果是在室內休息,可以通過窗戶眺望一下遠方的景色,要是窗外沒什麼景色,據說看看電腦屏幕上大自然的圖片也有效果。

這種 break 應該在一天的工作之中隨時進行。而到了下午,特別是2點55這個最困的時候,你也許就需要小睡一會兒了。

小睡的關鍵是一定不能超過25分鐘。一般的睡眠是有慣性的,睡着了不願意醒,整個昏昏沉沉的時間很長,但是20分鐘之內的小睡就沒有慣性。這方面的研究結果可以用下面這張圖表示

橫座標是從睡醒開始的時間,縱座標是認知能力相對於睡覺之前的變化。兩條虛線分別代表1小時以內和超過一小時的睡眠,我們看到醒過來以後認知能力先是下降的,得等過一段時間,睡眠的好處才體現出來,這顯然就太影響工作了。

而圖中的實線代表20分鐘的小睡,小睡沒有睡眠慣性,醒過來馬上就特別精神。所以平克建議設定25分鐘定時,你用5分鐘睡着,然後正好睡20分鐘起來。

很多人用咖啡提神,如果配合小睡的話,你應該在睡”之前“喝咖啡!這是因爲咖啡因進入你的血液循環正好需要25分鐘。你喝完咖啡馬上睡,25分鐘之後醒過來咖啡因也開始發揮作用,認知能力是雙重的提升。

喝點咖啡是可以的。我們討論《端粒效應》的時候說過,現在研究認爲咖啡對身體無害,而且根據英國科學家的研究,每天最好喝三到四杯咖啡。

把這些綜合起來,我看最理想的工作環境應該像幼兒園一樣:有上課鈴、有下課鈴、課間休息就都出去玩,下午還有午睡時間。 

0x3:成本收益分析

我們前面說了,提高醫療安全最簡單方法,就是選擇早上做手術。可是病人這麼多不可能都安排在早上啊,那你知道提高醫療安全第二簡單的方法是什麼嗎?就是做手術之前讓醫生休息一會兒。

平克這本書提到,有個大醫院專門給醫生做了休息訓練,讓醫生養成在重大手術之前休息片刻的習慣,結果在這個醫院做手術的病人死亡率,下降了18%。

這就等於原本你手裏應該一年死五個人,現在只死了四個,而讓你做的僅僅是每次手術前休息20分鐘。

還有,我們上次說了,讓小學生下午參加數學考試,就相當於一個學期少上了兩週的課,對吧?但是,如果在考試之前有20到25分鐘的休息時間,讓孩子們去操場上玩耍一會兒,考試成績就不但不會下降,反而還能提高。一個25分鐘的玩耍時間,相當於一學年多上了三個星期的課。

這就是量化研究的力量,你不但知道休息重要,還知道重要到了什麼程度。我們看到小睡的具體量化研究結果,但是平克提到,小睡20分鐘,大概能帶來3個小時的清醒時間。

那如此說來,休息時間,大概是你最值得花的時間。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休息幾乎都成了一個反直覺的行爲。明明手裏還有很多工作,而你爲了完成這些工作,反而應該先停下、不工作。

高手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狀態,總是確保在關鍵工作中做到精力充沛。而如果你能精確休息,精力充沛根本不是問題。 

 

四、開始的時機

以前孟子有一句話叫“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現在雷軍有一句話叫“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那開始做一件事的時機,到底有多重要呢?

孟子那個時代的人知道一些格言都可以指導生活,而我們現代人知道的格言實在太多,有的互相矛盾,要想用在決策是就需要一些量化的結果:你光知道這個東西好還不行,還得知道它好到什麼程度。

所以這章咱們就來科學評估開始做事的“時機”問題。

每個大人物都得感謝運氣,每個小人物都得服從歷史。

  • 比爾·蓋茨能建立微軟帝國,是因爲他年輕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個人電腦開始流行。
  • 我之所以能上大學還能從事信息安全專業,是因爲在這個歷史時期國家給你這個機會。

《見機》這本書並不研究大人物,書中大量的統計分析統計的都是普通人。這本書用的都是關於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研究,而美國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中沒有什麼攪動普通人生活的大事兒。

像這樣的研究對現在的我們更有用。對於普通年代中的普通人來說,“時機”能有多重要呢?

就拿上學這件事來說,連學校每天開始上課的時間到底安排在幾點,都非常重要。

0x1:到底應該幾點上學

中國的中學生每天早上第一節課大約是8點鐘開始,但是考慮到早自習,學生通常7點半就到學校。美國沒有早自習的說法,中學平均開始上課的時間是8點03分。而現在專家認爲,這個點兒有點太早了。

2014年,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初中和高中的早上上課時間,應該在8點30分以後。

這是爲了讓學生多睡一會兒。學生進入青春期會越來越晚睡。這並不是他們貪玩不想睡,很可能純粹是生理的作用。他們晚上不願意睡,早上不願意起,越來越像貓頭鷹。我們前面說的“一日之計在於晨”,是對上班的成年人適用、對小學生也可以,但是對中學生並不適用。

睡眠不足有可能會導致肥胖、免疫系統失調、情緒不良等等的症狀。但更關鍵的是,上午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全天的事兒就都做不好。

美國有幾個州搞了改革,允許學校晚點開始。有9000個高中生是改革的受益者,他們的上課時間改到了8點35。研究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出勤率有所上升,逃課率顯著下降。

對咱們中國讀者來說這有點不可思議,怎麼高中還有逃課率呢?美國的老百姓沒有那麼重視教育,很多高中生念着念着覺得上學沒意思就輟學了。所以高中畢業率是個大事兒。

而另有一個更大規模的研究,其中有總共3萬個高中生所在的學校推遲了上學時間,結果兩年之後,這些高中的畢業率竟然提高了11%!

所以美國政府只要做一件事,規定高中上課時間不能早於8:30,就能讓高中畢業率顯著提高。不但如此,研究還發現上課時間晚的高中裏,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自控能力也增強了,得抑鬱症的人數也減少了,情緒是顯著改善。

但是這麼簡單的方法並沒有廣泛實行。上學晚,家長送完孩子上學自己再上班就要遲到,學校也不好安排下午體育訓練的時間。不過平克認爲,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對“時機”的認識還不夠深。

如果早上上課時間都這麼重要,那別的事就更重要了。

0x2:畢業於高失業率之時

下面這張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失業率的變化,

整個八十年代失業率比較低的時候是在6%左右,但是在1982和1983年,失業率超過了10%。乍一看你可能覺得這兩個數字相差不算太大,要知道現在美國的失業率也有4%,而現在是歷史上就業市場最好的時刻。10%和6%,對老百姓能有多大影響呢?

答案是哪怕你“找到了”工作,你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有人研究了在1979年到1989年這10年間畢業的大學生,看他們畢業20年之內的收入狀況如何。我們可以想見,1982和1983這兩年的畢業生比較難過,理想的工作不好找,起薪可能比較低。

但研究結果的驚人之處在於,哪怕畢業十五年之後,82和83這兩屆畢業生的平均收入都比“正常年份”畢業生的收入要低2.5%。他們要等到畢業二十年之後,才能追上別人的收入水平。

這就等於說如果你22歲畢業那年正好趕上高失業率,哪怕你找到工作了,你的工資也會比早畢業的師兄師姐和晚畢業的師弟師妹低,而且這個效應會一直跟着你到40來歲!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平均而言,你20年的總收入會比別人少10萬美元。

如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不好的開始就是失敗的一半。

失業率高的時候,整個就業市場的心態都不一樣。企業招人會變得很挑剔,你找工作可選的餘地就很小,你的起薪會比較低。起薪低,就算每年加薪的比例一樣,你還是年年都低。

更重要的是,通常人們不會第一份工作就是最滿意的工作,可能剛畢業要跳槽幾次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而如果那幾年的就業形勢不好,你就沒有跳槽的自由,你就更難匹配到最好的工作。

所以是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有人考察斯坦福的 MBA,如果畢業那年形勢好就能去華爾街,形勢不好就得去諮詢公司,你的總收入會相差好幾百萬美元。

甚至就算你能當上 CEO,你還是會受影響。研究發現經濟形勢不好的年份參加工作的 CEO,當初進的就是小公司,後來當 CEO 也是小公司的 CEO,而且他們的經營戰略思維始終都是偏保守的,他們的心態就好像永遠都停留在了畢業那年。

0x3:給人一個好的開始

所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實在是太對了。有些事兒我們自己能決定什麼時候開始,可是有些事兒我們別無選擇。那麼平克認爲,在這種情況下,有關方面能不能拉人一把,給剛起步的年輕人一個幫助。

美國有一些所謂“教學醫院(teaching hospital)”,一般是大學醫學院開設的,一邊行醫一邊教學。研究發現這種醫院有個“七月效應”,每年的七月份的醫療事故明顯比別的月份多。

這是因爲七月份是新出爐的醫生到醫院的月份。這些醫生經驗嚴重不足,他們需要練手,可是病人就遭殃了。統計表明,七月份明確因爲醫療事故而死的病人數要比其他月份高出10%。如果把不管是不是因爲事故,所有死於手術的病人都算上,那七月份的死亡率要比四、五月份高出41%。

新人是脆弱的,對醫生這個職業來說,失敗可不是成功之母,一次手術失敗只會讓後面的手術更容易失敗。平克提到,有些教學醫院特別安排老手帶一帶新人,就能避免七月效應。

所以如果你要幫別人,應該重點幫那些剛剛起步的新人。美國出生於貧困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一生都過不好,有些地方政府就派遣志願人員去幫助一下那些單親媽媽的生活,結果孩子將來的境遇就會好得多。

這些研究的意義比結論本身重要得多。開始時候小小的差距,後來都會有那麼大的不同,那如果開始的差距就很大呢?

比如中國的經濟形勢變化比美國快得多,一個公認的事實是70後面臨的境遇要比80後好得多。80後開始工作的時候,好工作崗位已經被70後佔了,好房子已經被70後買了,那麼此後20年,這兩撥人的差距會有多大呢?

大學畢業和高中上課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左右不了的,但是有些事兒你可以自己決定。今天最大的教訓就是,當你決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你有多麼想做這件事、這件事是你多年以來的什麼情懷,你應該仔細考慮,現在是不是開始這件事的時機。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在事情的中途和結尾應該怎麼做。

 

五、你的中場戰事

上章我們說到對做事“開始”的時機選擇,今天要說的是“中間”這個階段。

我理解“見機”,就是要對“時機”保持敏感,上午意味着什麼、下午意味着什麼、開始的時候意味着什麼,事先做到心中有數纔好積極應對。

那麼一件事發展到中場,意味着什麼呢?咱們先說說人生的中場,也就是“中年”。

0x1:中年的低落

中文網上流行一個詞叫“中年油膩”,大約是形容那些要麼就不修邊幅、要麼就自戀、要麼就愛擺譜的中年人,反正是讓人反感。“中年油膩”是個非常新的詞,以前人們提到中年首先想到的是“中年危機”,有很多電影和小說描述中年危機,說人到了中年就會面臨家庭、事業一系列的問題,是力不從心迴天無力。

其實中年危機這個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各種大規模研究調查都沒有發現中年危機的證據。有一本書叫《中年的大腦更厲害》,其中提到只有5%的中年人認爲自己的精神狀態很差,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危機的感覺。

但是不能說中年沒問題。總體來說,跟青少年和老年相比,中年可能是人生最不愉快的階段。

平克這本書提到,2010年,有一項針對34萬人的調查,讓不同年齡段的人給自己當前生活的幸福度打分,結果是中年人打的分數最低。下面這張圖來自《經濟學人》,

 從18歲開始,整個人生的幸福感是一條 U 型曲線。20多歲的人幸福感都很高,三、四十歲開始下滑。平均到52.9歲的時候,幸福感到了人生最低點。接下來,幸福感會回升,隨着步入老年你會越來越感到幸福。

這個研究被人重複過,結果相當可靠。我自己調研發現這些研究還有個副產品,就是結婚會大大提高你的幸福感。我們看下面這張圖,結了婚的人,從25歲開始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比單身的人幸福,

但是結了婚的人也避免不了中年的低落感。有人在72個國家、對不同文化風俗的人分別做調查,結果都有這個 U 型曲線。

那這到底是爲啥呢?難道53歲是人生的一個劫數嗎?

結了婚的人更幸福,看來中年低落不是因爲撫養孩子累的。有一種理論認爲中年低落是因爲失望。年輕人就算過的不好也總覺得未來還有希望。等到53歲的時候,人們終於意識到有些願望是這輩子都實現不了,肯定非常沮喪。53歲之後……你就習慣了。你的期望值沒有那麼高了,幸福度就會上升。

但是這個理論解釋不了,爲什麼連大猩猩都有中年低谷。有人讓養猩猩的工作人員評估了一下各個年齡段大猩猩的狀況,發現也是中年的大猩猩最不快樂。總不至於說大猩猩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期望吧。

也許這個所謂的低谷並沒有那麼複雜。可能任何事物到了中間階段都是低谷。

0x2:中間點的懈怠

如果你把眼光放遠,考慮做任何事情的整個過程,其實 U 型曲線無處不在。

平克舉了個有意思的例子。猶太教有個節日叫光明節,光明節一共要過八天。光明節的習俗,除了家庭聚會和喫傳統食物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儀式,是點蠟燭。

點光明節蠟燭是有講究的。有專門的燭臺,每次要拿着一根蠟燭去點別的蠟燭,第一天點2根,第二天點3根,一直到第八天點9根蠟燭,這樣你總共要點44根蠟燭。所以光明節蠟燭都是44根一個包裝。

但實際情況是這44根蠟燭基本上都用不完,因爲人們並沒有做到每天都點蠟燭。如果你看每天點蠟燭的人的比例,它也是一個 U 型曲線,

第一天和第八天點蠟燭的人最多,中間這幾天很多人就鬆懈了。不但普通人鬆懈,宗教信仰特別強烈的人也鬆懈,所謂信仰強,也只是第一天和第八天比別人更可能點蠟燭而已,中間大家都差不多。

第一天和第八天是光明節開始和結束的日子,儀式感很強,而且很可能要和別人一起過,我們自然比較重視。中間這幾天可能就無所謂了。

如此說來,也許 U 型曲線的根本原因是鬆懈。這個機制還可以用實驗證明。

有個研究是找一些孩子,給每個孩子5張紙,上面都印着相同的圖案,孩子們的任務是把圖案剪下來。研究者找人評估每張紙剪得好不好,打分的結果也是一條 U 型曲線。孩子們剪第一張紙的時候非常認真,剪第五張紙的時候也特別認真,但是中間幾張紙就不夠認真了。

人們做事總是開始的時候很興奮,結束的時候很鄭重,中間比較放鬆。你不太可能永遠精神抖擻毫不懈怠,放鬆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中間點最大的危險,就是它會讓人懈怠。

但並不是所有中間點都是懈怠點。它也有可能是一個爆發點。

0x3:中間點的爆發

平克提到一項有關團隊合作的研究。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召集平時不在一起工作的人臨時組成一個團隊,大家一起做一個什麼項目。醫院要組織全體醫生出去旅遊,可能會找一些醫生代表開個會研究去哪裏玩。銀行要開展一項新業務,可能要召集各部門的員工討論制定計劃。公司臨時要上一個新項目,可能召集程序員們集體攻關。

這些團隊的特點是一羣以前彼此並不熟悉的人,爲了同一個目標,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研究者發現,這種團隊項目的進展過程有個共同的模式。

一開始都是長時間的無進展。大家剛見面都比較客氣,互相認識,溝通想法,慢慢地會發生各種矛盾,總之是隻有扯皮沒有進展。

但是到了規定時間的中間點的時候,團隊會突然意識到時間已經用了一半了,得抓緊了!結果中間點就成了一個爆發點。人們會改變工作方式,結束扯皮,變得非常有效率,一直到把項目做完。

研究者們跟蹤了不同的團隊,這個轉變幾乎總是發生在中間點。而且這個規律也有實驗支持。

有個實驗是把一個 MBA 班的學生分成8組,每組幾個人一起討論一個廣告的策劃方案,限時一小時。幾個人坐到一起也是先是很放鬆,但幾乎總是到了第28分鐘至第31分鐘這個中間點的時候,就有人反應過來,說我們的時間已經過去一半了,於是大家突然發奮把事情做完。實驗裏8個組中的6個組,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就是在中間點。

所以中間點可以是一個爆發點。但這個爆發顯然是有條件的。項目時間進行到一半,這是一個“不努力不行了,而努力一下還有機會”的局面。

這個局面在體育比賽中很常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兩個研究者考察了 NBA 十五年、總共18000場比賽的數據,想看看中場的比分和比賽最後結果之間有多大關係。

我們可以想到,中場領先的球隊最後取勝的概率也大,事實上如果打完兩節中場休息的時候,你們球隊要是領先對方6分,你們獲勝的概率高達80%。

但是有一個特殊情況。中場比對方“落後”1分的球隊,反而有超過50%的可能性取勝。如果是主隊,中場落後1分,最後贏得比賽的概率高達58%。

這說明觸手可及的落後能讓人振作。這兩位研究者還做了個實驗來支持這個說法。在模擬的遊戲中,中場時候被告知自己只比對手落後一點點的受試者,下半場更容易爆發。

現在我們可以猜測一下,爲什麼人生幸福感是一條 U 型曲線。

  • 剛從學校出來進入社會的時候,人們都非常積極努力。你對自己要求高,別人給你的評價也好,你常常有進步的感覺,很幸福。
  • 等到了中年,人們會鬆懈下來,各種缺點就出來了。你的各種社會角色已經很穩定,沒人約束你、也沒人對你有更高的期望了,你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就降低了。有些人到這一步,就變成了“中年油膩男”。你表現得鬆懈,社會就會給你相應的反饋,你就會覺得自己也確實不像樣,你的情緒就會變得低落,到53歲的時候達到最低谷。
  • 但中年畢竟是思想最成熟考慮問題最全面的時候。你反思之後,會覺得生活還是值得好好過的,你可能會換一個活法……也可能想開了,從此之後幸福感越來越強。

這章的關鍵詞是“懈怠”。當任何事情進行到一半兒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想到這個詞。如果你把中場的哨聲當做一個提醒,中場就是一個爆發的機會。

不懈怠的中年人哪裏會有什麼油膩感?

 

六、最好的結局

我們已經說了做事的開頭和中間,最後這一章說結局。

今天我們要說一些有關結局的研究,人們很容易把這些研究理解成結局很重要,要用一個完美的結局鞭策自己之類,但是這麼理解的話你就辜負了平克的一番心意。

一般老百姓的做法是開頭過於草率,中間容易懈怠,然後過度重視結局。我們讀書就是爲了比一般老百姓做的好一點。所以今天正確的讀法,是一邊讀這些研究,一邊想一個人,慈禧太后。

0x1:拼在結局之前

馬拉松是個很有情懷的運動。很多人跑馬拉松不是爲了競技也不是爲了鍛鍊,而是爲了證明自己跑過馬拉松。馬拉松是他們人生的夙願。有人統計了那些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人,發現他們的年齡是以9結尾的居多,比如29歲、39歲、49歲。29歲跑人生第一次馬拉松的人是在所有年齡段中最多的,比28歲、30歲的人多出一倍。

年齡逢9,是人生一個階段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個29歲的人可能會有一種緊迫感,他一定要在30歲之前跑一次馬拉松。

我看現在有很多人給自己的人生制定清單,

  • 什麼多少歲之前一定要去的十個地方
  • 30歲之前財富要達到某某標準
  • 多少歲之前一定要做的二十件事之類,好像清單沒做完這個人生階段就不完整。

這種對完美結局的追求,會讓我們在臨近里程碑的時候再拼一把,就好像跑步運動員在終點之前加速。

平克舉的是美式橄欖球的例子,我找到一個足球的數據。下面這張圖是根據英超聯賽八年的數據,對比賽每五分鐘的時間段進球的統計。

總體來說下半場比上半場進球多,這可能是因爲下半場體能下降防守更不容易了。而在所有時間段中,上半場最後五分鐘有最多的進球。上半場馬上就要結束了,球員決心再拼一把,這顯然是個積極大於消極的時間段。

另一個例子是年齡逢9的男人更容易出軌,可能他們的心願清單上除了馬拉松之外還有這麼一項。中國對出軌的統計沒有這麼詳細,但衆所周知貪官們有個“59歲現象”,一個從來不受賄的人,決定退休之前撈一把。

人們爲什麼如此重視結局呢?

0x2:再論“峯終定律”

從前有兩個人,老張和老李。他們都事業有成,是自己公司的老闆。

老張是個大方的人。他給員工的工資很高,而且很客氣。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時候,老張的性格突然變了,特別小氣,動不動就剋扣員工工資,人們越來越不喜歡他,很多人離職了。結果過了半年之後,老張就生病去世了。

老李正好相反。幾十年都是個很小氣的人,對員工很苛刻,人們都不喜歡他。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時候,老李幡然醒悟,覺得自己應該做個好人,於是給員工提供很好的福利,人們都覺得重新認識了老李。半年之後,老李也突然生病去世了。

老張,幾十年來都是好人,最後半年變成了壞人。老李,幾十年都是壞人,最後半年是個好人。

那麼請問,你如何評價老張和老李這兩個人?

調查研究的結果是,人們對老張和老李的評價都不是絕對的好人或者壞人,而兩個人的得分,幾乎一樣。你當一輩子好人和只當六個月好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居然竟然是一樣的!

這當然是因爲,我們在評價人的時候,過度重視他在人生最後階段的表現。可能看電視劇看多了,總覺得最後結局時刻表露出來的纔是真實的一面,哪怕這個人是突然死亡的。

《強力瞬間》裏說過的“峯終定律(peak-end rule)”,在這裏起了作用。結局怎麼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一段經歷的評價。平克這本書還提到一個研究,說老百姓投票選總統的時候,對在任總統的評價,也是主要取決於他第四年的表現。

所以結局實在太重要了。完美結局幾乎就是成功的全部!

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太后覺得自己一輩子功勞挺大,現在快要把權力交給光緒皇帝了,那麼這個60歲生日一定要辦好,給執政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爲了過好這個生日,太后無視日本的威脅,犧牲國家的利益,官員也都理解了,畢竟峯終定律是人之常情。

但是慈禧沒做到。

0x3:安排結局

慈禧沒做到的事情,一般老百姓還是有機會做到的。完美結局是可以安排的。

前面咱們講了 U 型曲線,說人到了53歲之後,心態會變得越來越好,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心態就是非常好。這可能就是人們對結局的妥善安排。

人到老年會縮小自己的社交圈,年輕時候認識的很多人不再聯繫了。與此同時,對身邊親密的人,還要加強聯繫。這是因爲我們的探索結束了,要好好享受生活,這是主動安排結局。

其實不一定等年老,我們平時做事也是最重視結局體驗。

有人在街頭做實驗,給行人發巧克力。你喫一塊巧克力,研究者就會問你這巧克力怎麼樣,讓你打個分。你喫完一塊,研究者會再給你一塊。喫到第五塊的時候,研究者就暗自把人分成了兩組。

對一組人,研究者說“這是你的下一塊巧克力”。他們正常喫完,正常打分。對另一組人,研究者說的是“這是給你的最後一塊巧克力”。這組人會很用心地品味這塊巧克力,然後會打一個很高的分數,比前面喫的四塊的分數都要高得多。

這其實也是在主動安排結局。我們想讓它完美,就會感覺到它完美。

別人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個消息?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先聽壞消息,先苦後甜。錢鍾書說那些喫葡萄把好的留到最後喫的人是樂觀的,因爲他們始終有希望。所有這些行爲,都是精心維護一個完美的結局。

可是,願望清單上打滿了勾的完美結局,真的是最好的結局嗎?

0x4:最好的結局

對好萊塢編劇來說,完美結局實在太俗了。

影片一開始主人公想要什麼東西,影片結束的時候主人公得到了這個東西,這種套路已經過時了。

比如說《西遊記》,一開始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結局是取到真經功德圓滿,這就是很古典的結局。我看現在很多網絡小說還在使用這種劇情,一開始我想要振興大明、擊敗滿清、奪取江山,最後結局是我果然做到了這些,這就是爲什麼網絡小說上不了大雅之堂。

平克採訪了皮克斯公司的一個資深編劇。這位編劇說,要什麼有什麼的結局任何人都能編出來,藝術家可不能這麼編。現在編劇們心目中的好劇情是這樣的,

一開始你想要一個東西,你一番努力奮鬥,而到結局的時候,你發現你之前“想要”的東西已經不重要了。你得到的是你真正“需要”的東西。你獲得一個意外的洞見,你會學到一個道理。

比如說皮克斯的《飛屋環遊記》。一個老人年輕的時候跟妻子有個夢想,要一起環遊世界。後來妻子先去世了,而他的房子還要被拆遷。他就在房子上綁滿了氣球,想要坐着房子去環遊世界,完成願望清單。

可是他的計劃充滿了意外。先是來了個小男孩非要一起去,沒辦法只好帶上小男孩。探險的過程中,終於遇到了年輕時候崇拜的探險家,結果發現那個探險家原來不是什麼好人。

影片的結局不是老人完成了平生的夢想,而是他收穫了一些更好的東西,一些之前根本沒想到的東西。

再比如說《汽車總動員》。主人公一開始想的是要參加比賽奪取冠軍。也是發生意外,流落到野外,認識了一些看上去不怎麼樣的車。他一直努力想要回到賽場上去,新朋友也幫他。而當他終於回到賽場上的時候,他發現冠軍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的人生收穫了朋友、經驗和教訓。

所以,你到底想要哪種結局。

想要完美結局是一個合理的心理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種心理偏見。評價是別人心目中的評價,老張和老李的日子是自己一天一天過的。慈禧想要個完美的生日,等待她的卻是災難性的意外。

如果事情已經做得差不多了,結局就只是一個時間點。如果精心維護都維護不了一個完美結局,還不如期待一個什麼驚喜。

 

七、從時間管理到能量管理

這一章,我們討論一個概念,叫“ 能量管理 ”。

以前特別流行一個概念叫“時間管理”。時間管理是說碎片化的時間怎麼用、不受打擾的時間怎麼用、任務列表怎麼設、單任務還是多任務、意志力和專注力,總之就是爭分奪秒提高效率。

有時間是一回事,人的狀態是另一回事。《見機》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啓發,就是我們還應該從能量角度考慮問題。

我們知道馬比人跑得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古代行軍一個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在長途,人走得比馬快。馬的爆發力強,更適合在作戰中衝鋒和追擊,但是跑一會兒就累了。每天走幾十裏地的長途行軍,馬搞不好就累死了,而人可以走很遠很遠。所以士兵有句話叫“養馬力”,騎兵經常牽着馬不騎自己走路。走到地方也不是馬上投入戰鬥,得先讓馬先休息好,養養馬力。這就是對馬的能量管理。

人的耐力比馬強得多,人還可以用意志力強迫自己連續作戰,所以人反而對自身的能量不夠重視。特別今天很多人都是腦力勞動,能量消耗不那麼敏感。但是人也有能量問題。

《見機》這本書說,一般人都是上午情緒好,注意力也集中,辦事效率也高;到下午就不行了,精力和情緒都不好;晚上又有一個回升。做事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我們很投入,而中間就容易懈怠。

所以人的能量輸出是有起伏的。你不可能真的永不懈怠。你得管理自己的能量。我覺得這就有點像手機電池。

你需要充電。我們提出了“精確休息”的觀念,這就是爲了快速充電。手機電池是脆弱的,越用容量越低,但人是反脆弱的,鍛鍊身體可以提高你的電池容量。手機不會因爲充完電而喜悅,而人在休息和鍛鍊之後連情緒都會變好。

你需要省電模式。最近蘋果出了個醜聞,說程序主動降低 iPhone 的性能來成全老化的電池。消費者對這個做法非常反感,但是這麼做對人似乎有道理。如果你現在能量很低,應該把自己調到省電模式,就不要做那些特別燒腦的事情了,因爲你也做不好。

你需要確保在需要輸出的時候高能量輸出。有的人好不容易有點精神頭就去看電視,真正工作連25分鐘都堅持不了。高手得能在關鍵時刻坐得住、跟得上、使上勁兒,還不怕干擾。別人拖拖拉拉一個星期沒幹完,你得能坐那不喫不喝三個小時交差。

你需要冷卻時間。大招不能連續放,大腦不能一直 high。你得把握節奏感,創造性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沉默 + 短期的爆發。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是一個功夫,得練。

具體的能量管理風格,有兩個我們很熟悉的人,他們的做法完全不同,但是都值得借鑑。

納西姆·塔勒布的工作方式是要麼就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精力拼命猛幹,要麼徹底放鬆什麼都不幹。他管這叫“槓鈴原則”,我們只做兩頭兒的事兒:

  • 一頭是什麼都不幹,零風險,零精力,整天散個步養個神
  • 另一頭是高風險高能量
  • 中間那些消耗一定的精力又沒什麼大意思的事兒都是留給不行的人的,他投資也是這個策略。

塔勒布認識一個作家,每年的8個月什麼都不幹,然後用4個月的時間集中奮發寫一本書。我們大多數人不可能這麼生活,我們得跟人合作。

你可以學習斯科特·亞當斯的做法。我們之前講過亞當斯的《以大制勝》,他以前還有本半自傳性質的書,叫《我的人生樣樣稀鬆照樣贏:"呆伯特"的逆襲人生》( 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 Kind of the Story of My Life)。

亞當斯說,他做事的優先級,第一就是自己的能量。現在亞當斯是個有錢人,但是他在能量輸出方面非常非常小氣。爲了減少能量消耗,有時候家人讓他一起活動他都不去。

亞當斯的工作習慣是早起。他4點起牀,用一臺專門的電腦,站立着寫作。這個時間他的能量最充足,這個姿勢最有利於靈感迸發。

我們知道亞當斯講“系統”。系統的反義詞是“目標”。亞當斯說,講目標的人追求“優化”,而講系統的人追求“簡化”。

亞當斯的妻子是個優化者。比如全家人晚上出去喫個飯,亞當斯的建議總是到飯店、喫飯、回家。可是他妻子非得優化一下出去跑這一趟的效率,總要安排一些別的事兒,比如“順路”去商店裏退個東西。

90%的情況下,優化的確能提高效率。但是優化得越詳細就越可能出差錯,一旦出差錯就是無窮無盡的麻煩,非常消耗精力。亞當斯堅決反對優化,我們怎麼就不能老老實實喫個飯呢?

  • 優化是一種目標思維。目標,在潛意識之中,就是個一錘子買賣。你應該不惜代價想方設法地完成一個目標。
  • 而系統,講究長期的高質量輸出,你不在乎哪個具體項目的成敗。只有簡單,你才能長期堅持。

所以重視能量管理的人都怕麻煩。麻煩消耗能量。麻煩解決不了大事兒。麻煩讓人惱火。而你的惱火,還會進一步消耗周圍人的能量。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要留着到省電模式去做。如果老闆整天拿雞毛蒜皮消耗你的能量,你應該換個工作。

時間管理屬於所有人。能量管理屬於需要高能量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