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速成課 第十七集 集成電路&摩爾定律

1. 分立元件

  • 1940~1960 年,計算機由獨立部件組成,叫「分立元件」,然後不同組件再用線連在一起
  • ENIAC:有 1 萬 7 千多個真空管,7 萬個電阻,1 萬個電容器,7 千個二極管,5 百萬個手工焊點
  • 問題:數字保證
    • 概念:想提升性能,就要加更多部件,這導致更多電線,更復雜

2. 晶體管

  • 1950 年,晶體管開始商業化,開始用在計算機裏
  • 晶體管比電子管更小更快更可靠,但是依然是分立元件
  • 1959 年,IBM 把 709 計算機從原本的電子管全部換成晶體管,誕生的新機器 IBM 7090,速度快 6 倍,價格只有一半
  • 晶體管標誌着「計算機 2.0 時代」的到來,但是依然沒有解決「數字暴政」的問題

3. 集成電路(IC)

  • 概念:把多個組件包在一起,變成一個新的獨立組件
  • 1958 年,Jack Killby 在德州儀器工作,演示了一個電子部件「電路的所有組件都集中在一起」(使用鍺做集成電路,鍺很稀少,並且不穩定)
  • 1959年,Robert Noyce 的仙童半導體讓集成電路變成現實
    • Noyce 被公認爲現代集成電路之父,開創了電子時代,創造了硅谷
    • 使用硅做材料,蘊藏量豐富,佔地殼四分之一,也更穩定可靠
    • 印刷電路板:簡稱 PCB,通過蝕刻金屬線的方式,把零件連接到一起
    • 把 PCB 和 IC 結合使用,可以大幅減少獨立組件和電線,但做到相同功能,而且做到更小,更便宜,更可靠

4. 全新的製作工藝:光刻

  • 概念:用光把複雜圖案印到材料上
  • 目的:爲了實現更復雜的設計
  • 例子:做一個晶體管
    • 晶圓:長得像薄餅乾一樣
    • 硅:是半導體,有時導電,有時不導電,可以控制導電時機,是做晶體管的絕佳材料
    • 氧化層:作爲保護層
    • 光刻膠:被光照射後,會變得可溶
    • 光掩膜:就像膠片一樣,是轉移到晶圓上的圖案
    • 摻雜:一種化學過程,通過高溫氣體來做,比如磷,滲透進暴露的硅,改變電學性質
    • 金屬化:放一層薄薄的金屬,比如鋁或銅
    • 雙極型晶體管:每個區域的摻雜方式不同
    • 微型芯片:在電子設備中那些小長方體,芯片的核心都是一小片IC。

5. 摩爾定律

  • 1965年,戈登·摩爾看到了趨勢:得益於材料和製造技術的發展,每兩年左右,同樣大小的空間,能塞進兩杯數量的晶體管!

6. Intel

  • 1968,羅伯特·諾伊斯 和 戈登·摩爾聯手成立了一家公司,結合 Integrated(集成) 和 Electronics (電子)兩個詞,取名 Intel
  • 集成電路的出現,尤其是用來做微處理器,開啓了計算機 3.0
  • 光刻分辨率
    • 從大約一萬納米,大約是人類頭髮直徑的 1/10
    • 發展到如的 14 納米,比血紅細胞小 400 倍

7. 設計電路

  • 1970年代開始,超大規模集成(VLSI)軟件,用來自動生成芯片設計,軟件會自動生成電路
  • 許多人認爲這是計算機 4.0 的開始
  • 量子隧穿效應:指當晶體管非常小,電極之間可能只距離幾個原子,電子會跳過間隙的現象。
  • 但是,如果晶體管漏電,就不是好開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