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卷轴,IT启示录-2022年-6月刊

苹果可能调整iPhone14供应商,中国的供应链企业也不必再依赖某一个超级大客户,这可能是一种更良性的成长方式

最近,苹果iPhone 14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韩国媒体却传出,苹果可能临时调整供应链中的部分供应商。先是在5月20日,韩国一家媒体(The Elec)爆出,iPhone 14的部分OLED柔性面板订单原本是交给京东方生产的,但是京东方在没有获得苹果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修改了面板设计,将薄膜晶体管的电路宽度加宽,以提高良品率,被苹果发现。苹果可能把给京东方的面板订单转交给三星或者LG

紧接着,在5月23日,另一家韩国媒体(ET News)报道,iPhone 14的前置相机原本由中国供应商提供,但因为产品没有通过苹果的质检,苹果可能把这部分订单转给LG。消息传出后,为苹果提供前置摄像头模组的中国企业闻泰科技股价大跌

对这两条消息的真假,苹果没有直接表态,但京东方和闻泰科技都回应称,公司业务一切正常。另据苹果的官方网站显示,京东方和闻泰科技仍然在供应商名单上。

你知道,苹果为了保持供应链的绝对安全,会在同一个零部件环节扶持多家供应商,避免一家独大,同时对供应商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有人统计过,过去10年间,苹果供应链的淘汰率高达30%,仅在去年就有34家中国供应商被踢出供应链。而每次苹果的供应商调整,都会引起市场震荡。这是因为,能不能进入苹果供应商名单,成为“果链”的一员,对一家企业的影响太大

一旦入选“果链”,不仅意味着订单大涨、业绩飙升;更意味着,技术实力将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公司也会被资本市场高看一眼,获得更高的估值。《证券时报》统计了中国大陆的19家苹果核心供应商,它们从2011年起的10年间,整体营收复合增长率为35%,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0%。像果链中的佼佼者立讯精密,10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49%,股价涨幅超20倍。再比如京东方,它是在去年iPhone13的生产中才刚刚加入果链的,当年的业绩就迅速飙升,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412%

不过,入选“果链”时有多风光,被踢出“果链”时就有多惨。比如经常被拿来举例的欧菲光,2020年被踢出“果链”,当年净利润马上由盈转亏18亿元,2021年继续亏损26亿元。巨亏的主要原因,不单是因为失去苹果订单而少了超过1/5的营业收入,欧菲光专门为苹果打造的价值33亿元的生产线设备也基本作废,要大幅计提减值,2020年计提减值了25亿元。欧菲光股价也从最高峰跌去了超过70%

这就是为什么苹果每次调整供应商名单,甚至是有点风吹草动,都会成为舆论焦点。

另外,在资本市场,大家常常拿苹果供应链来对标特斯拉供应链:“果链”培育出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千亿市值企业,那么,随着特斯拉的产能爬坡,“特链”的“立讯精密”在哪里呢?

的确,苹果和特斯拉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各自定义了一个产品,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特斯拉定义了电动车;都有开放的供应链体系;都有互联网“敏捷开发”的基因,零部件的迭代速度都很快;等等。

从时间线上来看,2011~2021年是“果链”企业的黄金十年;目前特斯拉正在产能爬坡,从产能扩张的趋势看,很像苹果10年前正在经历的阶段。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在讨论:下一个十年,会不会是“特链”企业的黄金十年?

我看到公众号“品玩”的郭海惟老师有一个分析,很开脑洞。他认为,“果链”和“特链”只是看上去相似,实际上有本质的不同。根据他的统计,A股中“特斯拉概念股”有193家企业,合计4万亿人民币市值;“苹果概念股”有105家企业,合计2万亿人民币市值。换句话说,“特斯拉概念股”在规模上已经是“苹果概念股”的2倍

那么这是说,“特链”已经比“果链”更厉害了吗?不是。郭海惟老师指出,前面提到的那些典型的“果链”企业,像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真的是由苹果一手扶持起来的,最高峰时苹果订单占到了这些公司全部营业额的70%以上,而且产品是为苹果专门定制的

而“特斯拉概念股”里的那些头部企业,像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福耀玻璃等,特斯拉订单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不超过10%,特斯拉只算是这些企业的大客户之一,进不进特斯拉供应链对这些企业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所以,它们只能叫“特斯拉概念股”,而算不上“特链”企业

实际上,在特斯拉的全部供应商中,特斯拉订单占公司总营收50%的以上的,一家都没有;特斯拉订单占公司总营收30%以上的,也只有两家——拓普集团和旭升股份。它们主要是做我们之前聊过的“一体化压铸”技术,算是专为特斯拉定制。

另外,从对供应商的要求看,特斯拉对供应商的产品性能并没有苹果要求那么严格,供应商往往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而且,特斯拉对单一市场中的单一零件,也通常只找一家供应商采购,不像苹果那样对供应商处处搞制衡。

看起来,特斯拉对供应链的把控的确不如苹果“讲究”。这背后,其实是苹果和特斯拉的生产方式不同。苹果绝大部分核心零部件是由供应商生产的,供应链就是命根子,所以由掌管供应链的库克来接班乔布斯。而特斯拉一言不合就搞“自研”,电动车的核心系统,从电池到算法到算力,特斯拉都是自己下场搞,能自己做就不外包。这种风格也导致了,特斯拉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大家好聚好散,不像果链企业那样和苹果紧紧绑定。

所以,坏消息就是,也许“特链”上长不出下一个“立讯精密”;而好消息是,中国的供应链企业也不必再依赖某一个超级大客户,这可能是一种更良性的成长方式

淘宝测试“元宇宙购物”, 元宇宙购物,离我们又进了一步

前几天,有媒体曝光了一段“淘宝虚拟购物城市”的视频,展示了用户在一个3D场景中边逛边买的情景,透露淘宝正在连夜优化虚拟购物会场,准备在618期间上线“元宇宙购物”。 不过,紧接着,淘宝回应称,技术团队确实正在进行沉浸式虚拟购物的技术探索,但距离“元宇宙”还有一段距离,相关功能也不会立马上线,而是会先进行小范围的测试。淘宝重点要解决的,是让用户在不需要穿戴外挂设备的基础上,初步实现虚拟场景下的沉浸式购物

其实,“元宇宙购物”,或者说叫“虚拟现实购物”的概念,在2016年就火过一阵。2016年又被叫做“VR元年”,是上一轮VR技术的热潮期。当时淘宝上线了一个名叫“BUY+”的购物模块,里面就设有虚拟店铺,点进去之后,你可以前往不同的货架,拿起商品翻看,就像在真正的店铺里那样逛店。

不过,我猜你对这个功能没有什么印象,它本来就是个偏实验性的产物。当时,VR场景建模成本很高,没几个商家用得起,所以在虚拟店铺中陈列的产品种类很有限。同时,产品的模型稍微精细一点,手机就跑不起来,用户在使用体验上也不够顺畅。所以,那一波“虚拟购物”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消费者淡忘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也感觉到了,要实现“沉浸式虚拟购物”,先不谈具体的用户体验,平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以低成本给海量商品制作3D模型?你知道,传统的3D建模思路,是设计师用建模软件手动制作。想想看,淘宝上几亿个商品,如果要挨个儿建模,得建到猴年马月,而且,光是建模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那一轮虚拟现实购物没有真正起来,首先就是卡在了这儿。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

直到2020年,谷歌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算法,可以用机器建模代替人工建模。根据科技记者史中的介绍,这种算法的核心要义是:“把原本需要‘手绘’的3D建模,用‘拍照’的方式来实现。”建模时,只需要你对着物品,从不同角度多拍几张照片,或者干脆绕着它拍一段视频,只要角度足够丰富,就能靠“想象力”还原出这个物品的3D模型,当然,这个想象的过程,靠的不是人工,而是人工智能。

这个算法有多牛呢?打个比方,给它几张地图和街景的图片,它就能还你一个3D世界的城市。如果把这项技术用到电商平台上,商家自己绕着椅子拍一段视频,就能还原出椅子的3D模型,那简直就是生产力的史诗级飞跃。

https://github.com/3D-FRONT-FUTURE/ObjectDrawer-ToolBox

https://objectdrawer.alibaba.com

不过,在当时,这项算法只是理论上可行。按照最初的算法,做一个模型,要消耗大量算力,处理1张1080P的图片,用时超过50秒,一件物品的建模时间通常需要2天以上,做出来的模型大小也超过1G,完全没法大规模应用

后来,淘宝的技术团队把这个算法进行了大幅优化,把计算效率提升了1万倍,模型大小也从1G压缩到了70M。同时,还做了很多细节上的修补。比如,原来的算法没办法体现物品表面的纹理,淘宝团队为此叠加了一层传统算法;再比如,原来的算法只能还原拍摄场景的光照,淘宝团队添加了光照迁移辅助方案,可以给原来的场景添加额外光源

最终,淘宝把这个算法封装好,做成了一个建模工具,向外界开放。一个普通人,用普通手机,学习拍摄10次就能学会建模。现在,已经有不少淘宝商家用上了这项技术,用来制作3D商品主图,代替原来的平面图

到这儿,横在“元宇宙购物”前面的这个拦路虎,也就是又贵又慢的3D建模问题,基本被解决了。只有建立足够丰富的3D商品库,接下来淘宝要解决的重点,才是怎么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更方便的虚拟试穿、虚拟试用

元宇宙购物,离我们又进了一步。

顺丰上线无人机急送服务,从最早锚定专业级领域,到半道转向消费级领域,到再次迎来专业级领域的风口

最近,顺丰在深圳试点上线了一项新的快递服务——无人机同城急送。顺丰表示,一般骑士配送需要1小时的路程,无人机只需要1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最多能送10公斤物品。用户登录“顺丰同城”的APP或小程序就可以下单体验。当然,无人机急送还没有达到科幻小说里那种“窗户到窗户”的程度,还是由快递员上门取件,交给无人机运送到目的地附近的无人机投递点,再由快递员送上门。我还注意到,配送用的无人机叫“丰翼”,是由顺丰旗下的丰翼科技自主研发的。换句话说,顺丰也杀入了无人机赛道,自己造无人机自己用

其实,“无人机物流”的概念在几年前就火过一阵。亚马逊从2013年开始启动无人机快递项目,2016年在英国完成了首次商业送货服务。当时很多人觉得无人机送快递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出现了一股无人机热潮。2013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三年涨了3倍。2015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有49起融资,是2014年的4倍多。到2016年,中国一共有400多家无人机公司。业界认为,20152016年是无人机行业的一个泡沫期

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多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等各式各样的物流无人机是一大看点。但是,现在很多当时参展的无人机企业已经退出了市场。时至今日,无人机配送都还只是试验性质的,没有迎来爆发点

不过最近,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这个赛道正在提速。除了顺丰,美团去年也在深圳推出了无人机外卖试点,主打3公里内的外卖配送,一年来累计完成了3万个真实订单。美团还在上海金山区落地了中国首个低空物流运营中心,构建15分钟城市配送圈。而且,美团在几年前就成立了自己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不光是在飞机设计层面自研,连核心的零部件也要自研

前面说的是城市末端配送无人机,俗称“小飞机”,主要是多旋翼和垂直起降的无人机,载重量为510公斤。另外,还有一种更大的支线物流无人机,载重量可以达到15吨,航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能够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急用药品、生鲜等物流配送。

今年1月份,顺丰旗下的丰鸟科技成为第一家可以开展吨级载重、长航时支线物流无人机经营许可的企业。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是中国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运行元年。相比顺丰,京东物流的野心更大,提出要构建末端配送、支线物流、干线物流三级无人机物流体系

可以说,无人机物流时代正在到来。要注意,这不仅仅意味着物流行业的变革,更意味着,无人机在专业级应用领域的加速

我们知道,民用无人机市场包括消费级和专业级。消费级无人机本质上是一个大玩具,面向无人机发烧友或者航拍爱好者;专业级无人机是用来代替人干活的,用在地理测绘、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公安消防、物流运输等等领域

一开始,大家主要是在做专业级无人机,都不看好消费级市场。毕竟,给个人发烧友做无人机,这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间?而就是这一误判,给大疆留下了巨大的市场。大疆精灵Phantom 1横空出世几年之内,基本没人和它正面竞争,大疆势如破竹,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王者

整个无人机行业因为大疆的崛起,把重心从专业级转向了消费级。消费级无人机成为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主要增长点,而专业级无人机相对发展较慢。2015年,国内专业级无人机的市场份额不到20%。之后,专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在逐渐提升。不过到2021年年底,国内民用市场仍然是消费级无人机占主导,专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没有过半

目前专业级无人机应用最多的三大场景——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地理测绘,市场规模相对有限。至少,跟物流行业没法相比。可以想见,如果在末端配送和支线物流领域大规模应用无人机,专业级无人机市场会迎来井喷式增长。

而且,就技术要求和成本要求来说,物流无人机也是最高的。这是无人机在人口密集区低空飞行的场景,这要求高效的智能调度系统和极高的安全性;成本上,我们不可能为了点份20块的盖饭付30块的运费。物流无人机的普及,意味着专业级无人机除了技术要求更高,还要把成本砍成白菜价

有可能吗?有可能。其实,民用无人机产业链,很大一部分跟手机产业重合。无人机内部的通信芯片、传感器、摄像装置、电池等,都跟手机非常相似。有家日本的调查公司拆解了一台大疆航拍无人机,发现其中80%的零部件与手机、电脑是重合的。如果说智能汽车是手机加四个轮子,那么可以说无人机就是会飞的手机

这意味着,无人机要上规模、降成本,不需要自己去单搞一套产业链,而是可以直接搭手机产业链的顺风车。这些年国内手机产业链的大发展,让无人机的零部件价格大幅降低,这构成了国内无人机产业的独特成本优势。日本有一家无人机企业表示,日本的无人机要达到和大疆相同的性能,光材料成本就会达到大疆整机价格的两倍

除了成本突破,5G的普及也为专业无人机的爆发扫清了障碍。没有5G,无人机会受到遥控距离的限制,有了5G之后,遥控信号可以直接转成5G信号,可以在千里之外进行遥控,实现毫秒级的低延迟,这又大大拓宽了专业级无人机的应用场景

你看,回顾这段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史,从最早锚定专业级领域,到半道转向消费级领域,到再次迎来专业级领域的风口。这让我想起梁宁老师的那句金句:“流水可能会绕路,但绝不会回头。”

聚乳酸可降解口罩上市,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硬科技,还需要点想象力

最近,河南驼人集团研发上市了一款可降解口罩,采用聚乳酸材料。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实现生物降解,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在堆肥条件下,这款口罩的主体材料在180天内生物降解率可达90%以上。目前这款口罩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可以买到,合大概2元一个

我们知道,由于疫情,目前全世界消耗的口罩数量是惊人的。据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报道,在高峰期时,全球每月消耗1290亿只口罩,平均每分钟300万只

口罩的主要原料是熔喷布,这是一种聚丙烯超细纤维。聚丙烯是一种常见塑料,像家里用的塑料盆、垃圾桶之类的,主要原料就是聚丙烯,是不可生物降解的。这些口罩大部分跟着生活垃圾一起被填埋或者焚烧了,还有一部分,被丢进大自然,成为污染物。有海洋保护组织估算,光是2020年一年,可能就有15.6亿只口罩流入海洋

考虑到未来人类还将持续地大量消耗口罩,口罩带来的污染问题也必须解决。现在的解决思路有两个。一个就是开发可以生物降解的新材料,用来替代聚丙烯。现在国内口罩生产企业主要在探索聚乳酸方向,除了驼人集团,像运鸿集团、安徽盒子、厦门长塑等企业都陆续推出了聚乳酸可降解口罩。从成本上和细菌过滤的效果上看,聚乳酸材料都比较理想。当然,聚乳酸口罩想要普及,还需要把价格缩小一个数量级,从几块钱变成几毛钱才行

在国外,目前出现了用玉米纤维、木薯纤维甚至是咖啡豆纱线做成的可降解口罩,但离低成本地大规模量产还比较远

除了用降解材料,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对现有口罩做回收利用。回收回来的口罩可以干什么呢?全球科学家都在开脑洞,为口罩寻找各种应用场景。

比如,把口罩做成水泥。前面说了,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超细纤维,这是一种韧性极强的塑料。能不能把它掺进混凝土,用来铺路、盖楼呢?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口罩切碎成5—30毫米不等的纤维,再加上氧化石墨烯溶液,按照1:100的比例,把经过处理的“口罩浆”和水泥拌在一起,做成口罩水泥。然后静置一个月,比较它和普通水泥的差别。

一个月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氧化石墨烯形成了一层薄膜,它强烈地黏附在纤维表面,这样就吸收了混凝土的微小断裂能量。相比于普通水泥,口罩水泥的劈裂拉伸强度提高了47%,但抗压能力仅降低了3%。也就是说,口罩水泥比普通水泥更不易开裂。用这个方法铺设一公里道路,能消耗300万只、共93吨口罩。

除了做水泥,口罩还能用来做电池。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主持开发了一种新电池,在这种电池里,口罩会跟石墨烯溶液一起制成电极,还会被单独制成绝缘隔层,身兼数职。相比于锂离子电池,这种“口罩电池”重量更轻、成本更低,能量密度却跟锂离子电池不相上下。在全球动力电池涨价的大背景下,“口罩电池”前景看好。

你发现没有,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硬科技,还需要点想象力,循环经济是一个“技术+创意”行业。

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5月份交付数据,蔚来做用户运营,不是刻意去强调品牌跟用户之间的关系,而更加注重构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链接

6月1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5月份的交付数据。我们知道,四月份受疫情影响,部分新能源车企的交付量下滑;而进入五月份,随着各地复工复产,供应链恢复、产能爬坡,新能源车企的交付量开始大幅反弹

先来看最有代表性的“蔚小理”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表现亮眼,以1.15万辆的交付量夺得第一,增长势头也很猛,环比增长176%,同比增长166%。小鹏汽车交付1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78%。而总部位于上海的蔚来汽车,5月份只交付了7000台,不过,随着上海的复工复产,蔚来上海交付中心即将进入密集交付阶段,估计6月份数据会比较好看。在数据公布的6月1日当天,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三家股票集体飘红

另外我注意到,原本处在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等车企正在奋起直追,交付量已经赶上了“蔚小理”。其中,哪吒汽车5月交付1.1万台,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144%;零跑汽车5月交付1万台,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200%。再加上正在赴港上市的威马,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可能会迎来新一轮洗牌。

面对后来者的激烈竞争,“蔚小理”的护城河在哪?有人总结过,说这三家“小鹏靠技术,理想靠产品,蔚来靠用户”。靠技术和靠产品,这个我们能理解,“靠用户”是什么意思呢?所有企业能活下来,不都是靠用户吗?

同事告诉我,不是这个意思。说“蔚来靠用户”,其实是说,蔚来把用户变成了自己品牌价值的一部分蔚来车主不仅是拿出真金白银来买车,更是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精力来给蔚来品牌增值。合着一个车主被蔚来薅了两遍羊毛,还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网上不是有种说法吗?说每个蔚来车主都是蔚来的“野生代言人”,特别愿意向周围朋友推荐。蔚来创始人李斌说过,蔚来有几次资金链接近断裂,都是靠车友的老带新销售才挺过来的。还有不少蔚来车主,愿意到蔚来的各个门店去当志愿者,现身说法,和前来咨询、看车的顾客分享自己的用户体验。蔚来对车主志愿者是有一定的积分奖励,但更多还是象征性的荣誉,比如给他在蔚来APP的ID上挂上一个志愿者标签。很难想象,如果车主不是真心对蔚来认可,他会为了这点奖励投入这么多精力和热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蔚来车主的忠诚度这么高? 我们发现,蔚来的用户运营是真的厉害,从线上到线下,做了全方位创新

先来说线上。基本上所有品牌车企都有自己的APP,但这些APP主要是工具向的,用来发布车的说明书、提供在线客服,或者附加提供车辆远程控制、车辆状态查看等高阶功能。连特斯拉也只是把APP设计成了汽车配件的在线商城,没有任何社群服务。特斯拉的社群基本靠车主在微信中自发组织

蔚来的APP,不是一个发布官方信息的工具,而是蔚来车主的线上生活社区,被称为“高端版小红书”。车友们在上面非常活跃,分享各种用车经验、趣闻轶事,发起各种兴趣爱好群。李斌和蔚来的其他高管也会不时地在群里冒泡,活跃社群气氛。曾经有位车主在社区里吐槽,蔚来ES8达到了自己85%的期望,但还是有不少槽点蔚来的联合创始人在帖子下面回复说:很真实。随后,车主的帖子被推荐至首页,引来几百条评论

在社群之外,APP上的其他内容也大都是蔚来与用户共创的。比如,蔚来商城里的服饰品牌,都是邀请车主作为模特拍摄宣传。汽车使用指南,是邀请车主一起写作的。APP里类似播客的“NIO Radio”节目,也都是车主自己创作上传的。在车主眼中,蔚来APP不是“官方”APP,而是“我们的”APP

再来看线下。不少高端汽车品牌都在线下设立了自己的用户体验中心,但它们大都像一个零售店,摆满了汽车的各种周边,用户来转转就走了。而蔚来中心,是一个专为车主打造的线下第三空间,设立了会议室、知识博物馆、儿童乐园等多个功能区域。在这里,蔚来车主可以和工作伙伴一起头脑风暴,举办分享会、生日会、个人音乐会等等。蔚来还会定期组织大咖演讲和各种主题体验活动。所以有蔚来车主说:“蔚来会让你感觉他们这个品牌特别宠粉,做他们的车主是很幸福的。”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企都在学习蔚来中心这种模式。

还有,很多品牌上新时都会举办隆重的发布会,主要是品牌方自己和媒体在忙活,品牌粉丝们除了揣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等着围观之外,就无事可做了。而蔚来把自己的新品发布会,办成了大型车友会现场

比如一年一度的NIO Day,蔚来日,这是蔚来的一次大型发布会。但是,在哪儿办不是由蔚来决定,而是由车主决定。有点像奥运会城市的申办程序,各个城市的车友会要先提交申请,再进行申办答辩,最后由蔚来社区的所有用户投票决定,花落谁家

据说,有的城市车友会为了准备答辩,大家一起闭关40多天。在最后宣布结果的那一刻,李斌会第一时间给落地城市的总策划打电话,并且叫出他的名字,“是波哥吗?我是李斌,恭喜你们!” 另外,蔚来车主也可以深度参与蔚来日的各个环节,包括整场活动的组织策划,作为志愿者接待来自全国的车友,等等。

你发现没有,蔚来做用户运营,不是刻意去强调品牌跟用户之间的关系,而更加注重构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链接,让每个用户都为其他用户创造价值。你看,这就是最好的用户关系的样子: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

端午节有商家推出“植物肉粽”,什么时候植物肉变得像肥牛和培根一样好吃了,什么时候这个赛道就成了

今天是端午节,得吃粽子。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吵得不可开交:到底是加枣泥豆沙的甜粽子,还是加鲜肉蛋黄的咸粽子,还是啥都不加的白粽子,更正宗?今年,“粽子大战”的局势更混乱,有一种叫做“植物肉粽”的新物种加入了战团

所谓“植物肉”,就是用植物蛋白加工出来的仿真肉,类似于平常说的“素肉”,只不过比素肉的加工工艺更复杂、科技含量更高一点。比如,由国产植物肉品牌“星期零”推出的植物肉粽,有台式卤肉味、紫米鲜肉味、红烧牛肉味,主打低热量、低脂肪。“星期零”也被资本市场看好,在今年1月份刚刚获得一笔1亿美元B轮融资。

我小范围地问了问身边的朋友,这个端午节,你会选择吃植物肉粽吗?被问到的人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不吃不吃,人工合成的东西,感觉怪怪的

对植物肉有点心理抵触,这是国人的偏见吗?我之前看到国外的一张照片,疫情期间超市里的肉类货架被抢购一空,唯独有一小排货架满满当当,仔细一看,上面摆的是植物肉。再来看美国的植物肉龙头企业Beyond Meat,更是高开低走,股价从2019年的最高点239美元,一路下跌到6月1日收盘时的25美元,跌去了90%

为啥曾经被全球资本市场追捧的植物肉,消费者却不买单?有人细数了植物肉的三大“罪状”:第一,人工合成的东西,不安全;第二,价格太贵;第三,不好吃。而我好奇的是,三个理由当中,哪个才是最重要的?或者反过来说,植物肉企业应该从哪个地方突破,是更安全,还是更便宜,还是更好吃,才能挽回消费者的心?

如果你去做市场调研,可能很多人会告诉你,他们更看重安全和性价比;但我的结论是,更好吃,才是突破口

下面说说我的理由。很简单,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工合成的食物,大家知道,但并不抵触。比如肥牛。没错,就是拿来涮火锅、做烧烤或者做成酸汤肥牛都特好吃的那种肥牛。肥牛有两种,一种是原切肥牛,呈大理石纹路,价格很贵。另一种是最常见的“五花三层”的肥牛,肥瘦之间界限分明,这其实就是一种合成肉。通常是把牛肉的纯瘦肉、纯肥肉或者牛油,也不排除屠宰、加工中产生的碎肉收集起来,按照一层瘦肉、一层肥肉的次序叠放,再用添加剂“粘合”起来,做成形状规则的“肉砖”,冷冻后刨成肉卷。这种肥牛和普通牛肉价格差不多,一斤大概三四十元。类似的还有培根,市面上买到的大部分培根都是人工合成的,用肥肉和瘦肉拼接而成

你看,人工合成的肥牛和培根,要说安全健康,肯定赶不上植物肉;要说性价比,也并不比普通牛肉和猪肉便宜。为啥大家接受起来毫无障碍呢?吃货都知道,就是因为好吃啊。所以我坚定地相信,植物肉企业想要从目前的“赚吆喝”变成真赚钱,应该集中全部火力攻克口味这个难题,什么时候植物肉变得像肥牛和培根一样好吃了,什么时候这个赛道就成了

咖啡品牌三顿半推出矿泉水,三顿半却偏偏要“画地为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坚决不做

咖啡品牌三顿半开始卖矿泉水了,目前已经在天猫旗舰店正式上架。一瓶的量很少,只有300ml,比农夫山泉那种最小规格的380ml小瓶还要再小一点;价格却不便宜,12瓶矿泉水卖28.9元,合每瓶2.4元,这差不多是农夫山泉380ml小瓶价格的3倍

我们知道,三顿半是这几年新消费领域的代表品牌,它卖的是精品速溶咖啡,可以简单理解为“雀巢+星巴克”,以雀巢速溶的形式冲出星巴克咖啡的味道,价格也介于两者之间。三顿半以这个独特定位切入,创业四年后的2019年就超越雀巢,成为天猫“双11”咖啡品类成交额的第一名

不过,三顿半能卖好咖啡,它也能卖好水吗?大家都知道矿泉水赛道竞争有多激烈,农夫山泉、娃哈哈、怡宝、康师傅等巨头打得昏天黑地,连恒大之前做恒大冰泉都赔个底儿掉,三顿半为啥要杀入这片红海?我也有这个疑问,就去天猫研究了一下三顿半卖的矿泉水,发现不能这么比。

与其说三顿半是在卖矿泉水,不如说它卖的是咖啡伴侣。因为决定咖啡好不好喝的,除了咖啡粉本身,还有水。三顿半这次推出的矿泉水就是专门用来配它的咖啡粉的,300ml正好是一杯咖啡的量,矿泉水的瓶口特意设计得比较大,便于把咖啡粉倒进去。而且水也不单卖,你必须买了他家的咖啡粉才能随单买水。三顿半的一杯咖啡粉大概六七块钱,再加上一瓶2块多的矿泉水,消费者用差不多10块钱就能喝到一杯品质不错的咖啡,不会觉得贵

你看,一瓶水贵不贵,关键是你把它放在哪个心理账户。

不过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我意外地发现,三顿半的天猫旗舰店作为一个年销售额在几亿元的店铺,SKU竟然出奇地少,算上刚上新的矿泉水,一共只有18个。对比一下,农夫山泉天猫旗舰店有六七十个SKU,星巴克天猫旗舰店有200多个SKU。为什么三顿半在SKU上这么节制呢?

最近正好《详谈》新一期出来,是采访三顿半的创始人吴骏。我猜测,三顿半对扩SKU的谨慎,可能和吴骏早期创业经历中踩过的坑有关。

在2015年创立三顿半之前,吴骏就开始做电商,不过不是卖咖啡,而是卖家庭烘焙用品。当时烘焙爱好者需要从各家店里去买不同的东西,面粉是一家店,奶油是一家店,模具是一家店,烤箱又是一家店,还得全网到处去找糕点配方,很是麻烦。吴骏就搞了一个“一站式烘焙购物平台”,把所有要用的东西,从食材到器具到配方,全部配齐

应该说,这个痛点找得很准,但是,这种一站式购齐的模式没什么门槛,很容易被模仿。想要保持竞争力,就得一直不停地扩SKU,成本非常高,一直赔钱。最后赔得只剩8000块,吴骏把心一横,砍掉其他全部SKU,把这8000元All in一款产品

这款产品是什么呢?你可能想不到,是面包刀。当时有用户反映说找不到一把称手的刀,吴骏就去广东各个小工厂转悠,一眼看中一款刀,工艺、造型、材质都特别好,他知道一定会卖火,赶紧全部吃进。卖光之后,他又重新设计、重新找工厂生产,店铺就靠这把爆款面包刀活了过来

吴骏说:“我人生最大的挫败就是那8000块钱,但最大的成就也是那8000块钱。”他通过这8000块悟到:做多SKU、拼效率不是他的强项,把一件东西产品化且做成精品,这才是他的天赋所在

就是这种对自己能力边界的清醒认识,让吴骏决定创立三顿半。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圈有三个:第一,懂咖啡;第二,懂电商;第三,有产品化的能力。这三个圈的交集是什么?答案就是:做一个电商精品咖啡品牌。凡是超出了这个能力圈的事情,他都不会去做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详谈》采访了这么多成功企业家,大多数人会说,我具备什么能力,我有绝对信心,我要做什么。而吴骏在访谈中说得最多的是,“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我还没有完全想清楚”“我不会做什么”。

比如,咖啡粉是一种快消品,快消品是渠道为王的。很多线上起家的快消品品牌都在往线下走,进商超,进小店。那么,三顿半会不会大规模进商超呢?吴骏的回答是:目前不会。商超和电商是完全不同的一套玩法,商超铺货架的成本很高,运营难度也大,“我们目前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吴骏认为产品进商超,会损害用户体验。用户在网上买咖啡,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详情页介绍,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客服。但如果是摆在货架上,用户买回去,万一兑水量搞错了,或者冲泡方法不对,他不知道该找谁,这会非常损害用户体验

再比如,抖音是所有商品营销的主战场之一,为什么三顿半不在抖音运营?现在你去看三顿半在抖音的官方账号,只有区区两条视频。对此,吴骏的回答是:抖音怎么做,一直没想好。哪天我们想好了、想通了,再去做

之所以要在抖音账号上挂两条视频,主要是对用户负责。抖音用户在平台上每天搜索几千次“三顿半”,总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总得让他们知道三顿半在这里有痕迹吧,这才挂了两条视频上去。

还有,三顿半去年在上海开了一家线下咖啡店,叫“原力飞行”,很多人就问吴骏,会不会快速扩张,做成MANNER那样的线下连锁店?吴骏回答:不会。现在就好好学习开一家店,把这个店开得更好。什么时候开好了,打通了,再说下一步。没打通的时候,不做战略,不做规划,每动一步都是有成本的

你看,昨天我们刚刚聊了肯德基,它是以做加法取胜,而三顿半是以做减法取胜;我们说,互联网的打法是大胆试错、快速迭代,而三顿半是谋定而后动、步步为营;我们说,人不要自我设限、要打破思维里的墙,三顿半却偏偏要“画地为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坚决不做。再次印证了那句话:真理的反面也是真理

各电商平台推出618购物节折扣方案,不要让消费者把两次优惠直接做对比

现在618购物节已经正式拉开帷幕,各大电商平台也都出台了各自的大促方案。相比往年,今年618的特点就两个字:实惠

在形式上,各家平台都不搞618晚会了,把晚会预算拿出来补贴消费者。在玩法上,也没有那么多花样,主要就是满减,规则简单清楚。在折扣上,今年的折扣力度更大。比如天猫和京东,去年618是每满200减30,最低相当于85折;而今年618,天猫是每满300减50,京东是每满299减50,最低相当于83折。当然,折扣是更大了,但打折的门槛也高了,从200提到了300。主要就是鼓励消费者多买多优惠

最近我正好在公众号“营销营”里,读到一个关于促单方法的行为实验,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想要让消费者赶紧下单,商家最常用的两种手段:一是价格优惠,给你发张优惠券或者告诉你某某商品比加入购物车时直降20块;二是制造稀缺感,告诉你该商品库存仅剩50件,或者马上就要被抢光

这两种促单手段,哪种效果更好呢?答案是:取决于你有没有把这个商品加入购物车

具体来说,如果你没有把这个商品加入购物车,或者平台本身像拼多多那样不设置购物车,那么,强调稀缺的促单效果要比价格优惠更好。反过来,如果你已经把商品加入了购物车,那么这时候,价格优惠的促单效果要比强调稀缺更好

这是为什么呢?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加购物车前和加购物车后,我们处在两个不同的消费决策阶段

加购物车之前,主要任务是探索和搜集商品信息,什么东西值得关注、值得买?在这个阶段,打折降价不一定好使,因为会让人联想到商品质量不好或者是滞销,削弱商品的吸引力。而强调稀缺性,意味着商品紧俏,这天然能够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认为商品是值得买的,赶紧下手。

不过,一旦把商品放进了购物车,决策的主要因素就变了。这时候我们已经确认了这个东西是自己感兴趣的,至于到底要不要付款,主要考虑经济性,也就是,这个时候买是不是划算。在这个阶段,价格优惠比强调稀缺性要更好使,发个优惠券或者显示“比加入购物车时直降50块”,会让我们感觉到占了个大便宜,还暗中佩服自己当初英明决策,没有马上买而是等到了优惠。我们一高兴,就付款了。

顺便说一句,还有实验证明,像这种消费者对自己很满意的时候,更容易下单,而当消费者懊悔的时候,会拒绝下单。比如,某个你加入购物车很久、很少打折的商品,在618期间推出了6折的全年最低折扣,但你错过了没买。下个月,它又推出了7折的折扣,虽然不如618折扣力度大,但仍然是全年第二优惠的折扣,这时候,你会买吗?

很有可能不会。消费者因为错过最优折扣而懊悔,从而拒绝购买。在心理上,只要我没买当初那个商品,损失就没有发生。而以次优折扣买入,就会让可能的损失变成真实发生的损失。这时候消费者最有可能放弃这个商品,转而购买其他竞品

那么,作为商家,要怎么挽回这样的消费者呢?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消费者把两次优惠直接做对比。上次是打折,这次是返券;上次打折的是A款商品,这次打折的是和A款商品价格、款式都差不多的B款商品。总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想让HR一眼了解到你的经历,需要把简历内容结构化

最近,有一位写作训练营的同学发来喜报,说自己成功跳槽到知名药企,涨薪20%。多亏了在训练营中学到的简历技巧,让他顺利地拿下新工作。

他说,之前觉得写简历,就是把工作经历详细罗列出来就行了。学了训练营才知道,简历里的门道很多。就算自己经历过硬,不会写简历,也照样拿不到面试机会。他分享了两个对他帮助最大的简历写作技巧。

首先,要学会用关键词,让简历通过“机器筛选”这一关。要知道,首先浏览我们简历的,不是HR,而是机器。机器可不会逐字逐句地读简历,它只判断简历中是否有跟工作匹配的关键词。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简历前,先思考好岗位需要的关键词有哪些,然后尽可能地把它们编写到简历里

而且,要学会用结构化的模型,让简历通过“HR筛选”这一关。HR每天可能要看几百份简历,想让HR一眼了解到你的经历,需要把简历内容结构化。这里推荐一个很好用的模型,叫STAR模型S,代表情况,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T,代表任务,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A,代表行动,你为了完成任务做了哪些努力;R,代表结果,完成的结果怎样,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用这个模型组织简历,就能让人一眼看到重点

儿童节到来,肯德基的流量密码却告诉我们:产品本身就是流量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童心依旧的你节日快乐!最近网上有一句话很火:“这个东西对小朋友来说太幼稚了,对大人来说刚刚好。”的确,这个儿童节,小朋友们最想要的礼物可能是一个新款pad或者智能手表,而大人们最想要的礼物却是一只可达鸭。前几天我们聊到的肯德基儿童节套餐玩具可达鸭,主要是被大人们全网疯抢的。

那么,是肯德基的定位不准确吗,明明给小朋友准备的玩具却无意中戳中了大人?其实不是。肯德基、麦当劳一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定位是有小孩子的家庭,推出各种儿童套餐、开辟游乐区、为小朋友开生日会等。不过后来,这个定位走不通了。首先是家长们不想让孩子吃太多的快餐食品,不会经常带孩子来;其次,肯德基、麦当劳也失去了高大上的“洋快餐”的光环,只是普通的快餐连锁店,在这儿办生日会对小朋友也没多大吸引力

所以,肯德基、麦当劳都不约而同地转型——从主打儿童市场,转向主打年轻人市场。可达鸭那种明显偏成年人的审美趣味,本来就是冲着年轻人来的。当然,想要吸引年轻人,光靠联名款玩具还不够。肯德基另有两个大招。

一是请流量明星来做代言。麦当劳也请明星代言,不过相对来说比较“长情”,一段时间之内只深度绑定一个人,签长线;而肯德基就显得比较“渣”,谁当下最火就签谁,代言人经常换。中国的顶流小生,基本上都给肯德基做过代言。

二是不停地推新品。相对来说,麦当劳的上新节奏比较慢,而肯德基几乎每个月都会推出两三款新品,每年会有四五十种新品上线。从汉堡到小吃,从520到儿童节,肯德基的新品永远在路上,以至于业界称它是“上新狂魔”

我看到一个数据,在全球范围,肯德基餐厅传统长线产品占比80%,新研发的当地产品只占20%;而在中国,新品比例超过了40%。而且我们发现,肯德基推新品的套路,也是在一步步升级的。

第一步,就是改良西式快餐,让它更适应中国人的口味

比如,原来肯德基的汉堡用的是外国人喜欢吃的鸡胸脯肉,但是中国人爱吃的是鸡腿部的“活肉”。于是肯德基将汉堡里的肉改成鸡腿肉,推出了劲脆鸡腿堡、香辣鸡腿堡等。另外,中国人除了爱吃鸡腿,还爱吃鸡翅。肯德基就专门研发了新奥尔良口味的烤翅,只在中国销售。对,你没听错,“新奥尔良烤翅”不是出自新奥尔良,而是出自中国

还有肯德基的王牌单品老北京鸡肉卷,是由墨西哥鸡肉卷改良来的。很多人反映,吃不习惯墨西哥鸡肉卷里的洋葱和沙拉酱。肯德基就想,中国人最爱吃的卷饼是啥?哦,北京烤鸭!那能不能把北京烤鸭跟墨西哥鸡肉卷做结合呢?于是,肯德基把墨西哥鸡肉卷里的沙拉和洋葱,换成了烤鸭里的甜面酱和黄瓜、京葱,结果推出了这款长销爆款

第二步,肯德基从改良西式快餐,到动手改良中式快餐

肯德基从早餐粥开始练手,陆续推出了豆浆、油条、饭团等早餐品,再后来推出中式正餐和小吃,像盖饭、大饼、春卷等等。肯德基对中式快餐的改进,首先是主打安全牌。比如传统油条制作时会加入明矾,这样的面团炸出来会很酥脆,但对人体有危害。而肯德基强调,他家的安心油条不含明矾,虽然不够酥脆,但吃得安心啊

另外,肯德基还从口味上进行了改良。比如,肯德基做大饼,把薄脆的厚度减少了1/3,口感更酥脆。肯德基的春卷,在中国的传统春卷的基础上,加入了南美大白虾,做出了鲜虾春卷

第三步,是根据时令、热点和地域的不同,推出当季、当地小吃

紧扣时令,比如在520推猫爪蛋挞、在端午节推出粽子、毕业季推“成长加油桶”;紧跟热点,去年地摊经济热时,上了夜宵撸串桶;还在各地PK本地小吃,比如肯德基在广东卖烧麦、在东北卖鸡架、在武汉卖热干面、在北京卖炸酱面等等

这样,基本每次肯德基上新,都能踩准点,迅速成为网红单品。当然,肯德基也知道,本地小吃各家有各家的秘方,消费者也有长期适应的口味习惯,肯德基不可能在口味上跟本地小吃硬拼。所以,这些小吃一般都是“快闪式”打法,限时、限量供应,先充分勾起你的尝鲜欲望,推出不到一个月就迅速下架,让你都来不及挑剔口感,只留下肯德基“上新狂魔”的赞叹

你看,从改良西式快餐,到“魔改”中式快餐,再到推当季、当地小吃,再加上我们之前聊的推联名款玩具,肯德基把产品上新玩出了新高度,深得年轻消费者的心,也把老对手麦当劳压着打。你知道,在全球市场,麦当劳比肯德基规模大得多,门店数量是肯德基的三倍。而在中国市场,肯德基打了个翻身仗,门店数是麦当劳的两倍

说到这儿,我想起互联网运营的三要素:产品、流量、变现,这说的是先有产品,再找流量,然后转化变现。而肯德基的流量密码却告诉我们:产品本身就是流量

雄安兴建“光伏高速公路”,光伏+”的产业思路还有无数种可能性等着我们去发掘

最近,雄安落地了一项新的光伏项目。不过,这个项目有点儿特别,太阳能板不是建在专门的园区里,也不是安装在屋顶上,而是建在高速公路沿线上。具体来说,是计划利用河北省境内70多公里长的荣乌高速新线,在高速公路的隔离带、边坡、收费站外墙等安装上光伏发电设施。项目规划的光伏组件安装总容量是43兆瓦,建成后每年发电5300万度,相当于6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量

在高速公路上装光伏,听起来很新鲜。不过仔细一想,光伏和高速公路,还真是挺般配的。你看,高速公路沿途基本没有遮挡,具备安装光伏的环境条件。而且,除了像荣乌高速那样在隔离带和边坡上装光伏,其实在道路两侧也可以装。按规定,高速公路在经过村庄和居民区时要做隔音,本来就需要在路两边建挡板。完全可以把传统的挡板变成光伏面板,隔音、发电两不误,现在有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已经建起了这样的光伏声屏障

今年年初,《“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也指出,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看来,“光伏+交通”正在成为一个减碳新思路。另外我们发现,还有一个脑洞清奇的思路,就是“光伏+牧场”

image

说起来,这还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那是在2012年,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在青海省海南州塔拉滩开始修建。10年后,塔拉滩的光伏园占地面积达到609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接近新加坡的国土面积,目前也是我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塔拉滩海拔将近3000米,阳光辐射强烈,年均日照超过1600小时,特别不适合植物生长,原本的荒漠化率高达98.5%,所以才选在这里建光伏电站。塔拉滩的风沙也大,光伏板很容易被大风卷起来的沙石损坏,工作人员就在基地里撒了不少草籽,用来防风固沙

按说在这么贫瘠的地方,草不可能长得太好,工作人员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的是,几年下来,这里的草一个劲儿疯长,有的都顶到了太阳板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巨大的光伏板帮小草们挡住了日晒,再加上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渗下来的水正好也灌溉了这些草籽,结果光伏板下面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原。这下,固沙是固住了,但新的烦恼又来了。草长得太高太快,会遮住或者顶坏光伏板,影响发电;冬天草枯萎后又容易发生火灾。这又该怎么办?

工作人员试过人工除草、洒除草剂,甚至想过干脆把光伏板架高,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后,工作人员灵光一闪,找到了草的天敌——羊。他们邀请当地的牧民来园区放牧,这里的草足够喂羊,光伏板的阴影也特别适合羊群休息,而羊粪又能成为草的天然肥料。牧民们还能在这里做兼职,清洗设备、割草等等,获得一份额外的收入

image

image

你看,塔拉滩的光伏电站既提供了清洁能源,又吸引了牧民回归,还改善了戈壁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现在,塔拉滩不仅有8000万度的年均发电量,还实现了园区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也恢复到了80%,每年的牧草产量达到11万吨,存栏的“光伏羊”“光伏牛”达到两万多只

现在,这套“光伏+牧场”模式也正在其他光伏项目中推广,特别是青海、甘肃、内蒙古这几个农牧大省(区),近两年开启了不少小型光伏牧场项目

这还没完。前面说的是把光伏基地用来兼做牧场,其实反过来也可以,把养殖场改造成光伏基地

比如,位于山东淄博的华能辛店电厂,是一家老牌的火力发电厂。在减碳的大背景下,他们很早就想转型为光伏电厂。但是,卡在了土地上。建光伏基地需要大量土地,山东可是个寸土寸金的农业大省,基本农田已列入生态红线不能动,而电厂周边的城市闲置土地面积太小不连片

直到2020年年底,辛店电厂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当时淄博市的一家黑牛养殖基地准备扩建,辛店电厂和养殖基地达成合作,利用牛棚的棚顶来搭设光伏设施,上层发电,下层养殖。就在上个月,这个项目获得了正式投资建设批覆,规划装机量达到300兆瓦,相当于一个中型火电厂的规模

你看,前有塔拉滩的“无心插柳”,后有辛店电厂的“柳暗花明”。未来,“光伏+”的产业思路还有无数种可能性等着我们去发掘。

参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