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總結

總結

天才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作者給出了很多世人眼中的天才刻意訓練的證據。比如的作曲家莫扎特的絕對音感,又比如小提琴家帕赫貝爾的單絃小提琴演奏。
作者還列出了一個32歲的青年培養出“絕對音感”的案例,以此來反駁了很多人說的“7歲之前才能習得絕對音感”的謠言。

刻意練習能培養心理表徵

心理表徵,簡單解釋就是無須有意識地思考。舉個例子,比如一說蒙娜麗莎,你就會想到達芬奇的那幅畫,那個形象就是蒙娜麗莎在人們腦海中的心理表徵

這種心理表徵能幫我們突破短時記憶的侷限性。
以彈鋼琴爲例,眼睛要看着譜子,左手要彈低音譜號,右手要彈高音譜號,腳上還要踩着踏板,這一連串的操作,包含着大量的信息處理,它們超出了短時記憶的極限。這就需要我們針對這種場景進行刻意訓練。

培養心理表徵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刻意練習。

心理表徵還有一個特點,它和刻意訓練的技能是相互促進的作用。

磨礪了技能,可以改善心理表徵;而改變心理表徵,也有助於磨礪技能

這類似於你一邊攀爬樓梯,一邊搭建新的階梯,新的階梯又讓你能爬上更高的地方。你攀爬的每一步階梯,都讓你來到了需要搭建新階梯的地方。然後,你搭建了新的階梯,爬上去之後,你又得準備搭建下一步階梯了。

刻意練習發生在舒適區之外

真理是

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刻意練習發生在人們的舒適區之外,要求人們持續不斷地嘗試那些剛好超出他當前能力範圍的事物。而且,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着重關注到底可以怎麼做好它,在哪方面還有缺陷,以及你可以怎樣進步。

遇到瓶頸時,尋找不同的方法來克服障礙,最後找到了這種方法,然後又穩定地提高,直到下一個瓶頸出現。

訓練時間比智商更重要

長遠來看,佔上風的是那些練習更勤奮的人,而不是那些一開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華方面稍有優勢的人。

這裏還有一個重點:

在較短的時間內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來練習,比起在更長時間內只投入70%的努力來練習,效果更好。

一旦你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有效地專注於練習了,那便停下來。一定要確保每天都保持足夠的睡眠,以便能夠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練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