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沈復和芸孃的悲慘命運,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01 02 03 04

01

最近,娛樂圈最大的瓜,莫過於王力宏了。

李靚蕾在媒體平臺上一封長信“手撕”王力宏,揭開了“優質偶像”不爲人知的另一面。自此,世上再沒有“情歌王子”,只是又多了一個“渣男”。

王力宏一邊威脅前妻,一邊還動員了老父親來爲自己“洗白”,奈何水本來就黑,只能越洗越黑了。


其實從李靚蕾的長信中還能看出一個信息:即使王力宏有種種“不堪”,如果不是他堅持要離婚,李靚蕾本來還準備隱忍着過下去的。

拋開其他種種因素,其實從一開始,李靚蕾和王力宏的結合,不管是這兩個人還是他們的家庭,都是有巨大差距的,這可能也是李靚蕾在婚姻中卑微、隱忍的原因吧。


02

渣男一直都有,現代有,古代也不缺。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對於他是否是“渣男”,人們一直爭執不下。

這個人的名字,叫沈復。

沈復 (1763年—1825年以後),字三白,號梅逸,出生於今天的江蘇蘇州,工詩畫、散文,清代作家、文學家。

沈復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也許是受父親影響,十九歲開始做幕僚,此後四十餘年流轉於全國各地。也曾到蘇州從事酒業,間或以賣畫維持生計。


沈復最廣爲人知的,大概就是他寫的自傳體回憶錄《浮生六記》了。“浮生”取一生浮蕩不定之意,源自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浮生如夢,爲歡幾何”的感慨。

書如其名,《浮生六記》共六記,但後兩記已缺失,現在僅存前四記,記錄了沈復平淡又坎坷的一生,其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前兩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因爲裏面大篇幅描寫了沈復和妻子陳芸(後多叫“芸娘”)的日常生活,讀來有趣又生動。文學家林語堂也連連稱讚: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也因爲芸娘,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沈復到底是不是一個“渣男”?芸娘最後的悲慘結局,是不是沈復一手造成的?

不同意的會反駁,沈復雖然賺錢能力很弱,但是對芸娘真的很好啊:他不在乎封建禮制那一套,會讓芸娘女扮男裝,帶她去逛廟會;父親要驅逐芸娘,他會和妻子同進退,這怎麼能算渣男呢?

同意沈復是“渣男”的,觀點也很明確:沈復是個不負責任的人,沒有能力賺錢養家,家裏生活條件很艱苦,害得芸娘生病了都沒錢治療,女兒給人家當童養媳,兒子也出去當學徒。大過年還要四處躲債,自己有錢了就出去Piao ji,這不是渣男是什麼?


03

確實,沈復和芸孃的命運都很悲慘,芸娘無錢醫治病死,沈復中年喪子喪父,父親留下的家產似乎也都到了弟弟手裏,自己只能四處漂泊,無家無業。但這種結局,不是因爲沈復“渣”,而是一開始就註定了。

首先,自然是當時社會的大環境使然。

沈復夫婦爲什麼會被父親驅逐?

這其中,自然有弟弟爭奪家族財產、挑撥陷害的緣故,但最本質的還是他們夫婦二人率真任情的個性作風與封建禮法相沖突

從書中不難看出,沈復的父親是一個很有名的幕僚,沈家在當地也有一定影響力,從父親和家族的觀點來看,沈復天天擺弄花草、和藝術圈朋友聚會,完全就是“不務正業”,而陳芸也沒有盡到媳婦的“提點督促”的義務。因此,沈復、芸娘被家庭不容、被驅逐,只是一個早晚的問題。

其次,也是很多人吐槽的,沈復不思進取,沒有擔當。

通覽全書,其實不難發現,沈復和芸孃的困境,基本都是因爲一個“錢”字。

沈復天生“放蕩不羈愛自由”,所以沒有走仕途之路,如果能和父親一樣,做個能幹的幕僚,也是不錯的,然而,這一切沒有發生(如果他能做到和父親一樣,估計他和芸娘會有個相對不錯的結局吧)。

在《浪遊記快》中有記載:

吾父呼餘囑之曰:“我病恐不起,汝守數本書,終非餬口計,我託汝於盟弟蔣思齋,仍繼吾業可耳。”越日思齋來,即於榻前命拜爲師。  

沈復的父親就連生病了還想着怎麼爲他謀劃,也給他找了很多好的老師,可見一個父親的愛子之心。而且沈復是家中長子,父親肯定是想讓他繼承自己衣鉢的,但是奈何沈復不爭氣啊。結婚後去老師家讀書,天天光思念芸娘,思念的書都讀不下去了,老師只能讓他回家,感覺老師也放棄他了嗎?

沈復一邊說人生的坎坷都是自作孽導致的,一邊爲自己辯解,大意就是“我是一個好人”,自己的不幸是因爲父親的錢都用來資助別人了,而我只能靠自己。即使被裁員,也是因爲自己是朋友的朋友,沒有靠山。

沈復其實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啊。依賴家裏習慣了,即使結婚生子,也還是沒有擔當。


愛一個人最好的是什麼?是三觀契合,也是衣食無憂。

很多人都說要“靈魂伴侶”,是,沈復和芸娘是很好的精神伴侶,他們很合拍,但不要忘了精神也要建立在物質基礎上啊。如果人生只有“詩和遠方”,那麼沈復和芸娘就是最理想的伴侶。

奈何人生沒有“如果”。

但凡沈復有個穩定的工作,結局也不會這樣。

再者,芸娘心思太過敏感

原來我總覺得芸孃的不幸是因爲性格不爲家族所容,其實想想,也有她的性格太過敏感的緣故。

其實這個也容易理解,芸娘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和弟弟都要依靠她刺繡過活。“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芸娘和沈復的家庭不可同日而語啊。這大概也是她心思敏感的原因吧。

雖然兩家是親戚,但沈家的公公婆婆開始應該是不太同意這門親事的,畢竟門不當戶不對啊,只是沈復自己堅持,婆婆最後才同意了。

所以,芸娘雖然很多時候表現得很灑脫,卻也無形中受了影響。她害怕失去,害怕離別。


所以,在婆婆生日宴上公公點了《慘別》,會讓芸娘觸景生情,匆匆離席回屋傷懷。中秋節烏雲遮月,芸娘也會感覺不安:只有雲開月明,纔可以與夫君白頭到老。

爲了討好公公,瞞着婆婆給公公納妾,結果和婆婆失和。

家裏條件不好,也要典當釵子給丈夫和友人打酒喫,還想給丈夫納妓女憨園爲妾。連憨園自己都說了,母親希望她嫁入富裕的人家,自己做不了主。一邊是粗茶淡飯,一邊是富豪+贍養老母,估計一般人都會選擇後者吧。

一切也許都是害怕失去,所以纔要討好別人嗎?

而丈夫結婚後的“不思進取”,估計也會算到芸娘身上吧?


04

世人只看到沈復和芸孃的琴瑟和鳴,我卻看到這出大劇,從開始就寫滿了“悲”字。

《浮生六記》廣爲流傳,譯本也很多,最近讀到的這本是安公子譯註的。安公子對古典文學有深入研究,他的文字帶有古典韻味,簡潔、優美、淡雅,被《南方都市報》等媒體評價爲“有一種難以複製的優雅”。


安公子曾受邀爲“得到·聽書”欄目撰寫《浮生六記》解讀稿,本版《浮生六記》也獲得授權,將其收錄作爲全書導讀,使得觀衆對於這本著作有一個概括的瞭解。


除了優美的譯文,這本譯作的最大特點是添加了很多珍稀彩圖,比如下圖就是《燕寢怡情圖》其中的一副,本書所選5幅爲香盟、拔鬚、畫扇、聽曲、傳花,展現的是明清貴族家居生活場景。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讀一讀譯文後面的年表和兩篇附錄,想必對於《浮生六記》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吧。


有網友說,越讀沈公子,越覺他與寶玉是同類人。《浮生六記》是他將自己的心事剖開,一半是薄涼,一半是情深;一半是疼痛,一半是溫暖。

也許大家可以在讀過後發表下自己的看法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