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故事(10.19)

  今天開講第一課課文。按照慣例,還是讓同學們都圍着老師站在講臺前聽的(每天早讀的生字認讀也是這樣進行),這樣就避免了座位的遠近帶來的影響。所有學生都在兩米以內,誰讀沒讀、看沒看屏幕、做沒做小動作一目瞭然。

    經過了一週多的這樣的練習和檢查,多數同學都能馬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迅速站好。但因爲是同學們隨意選擇,每個人的不同也都凸顯出來:有的迅速行動搶佔最前面的位置;有的馬上放鬆地跑去後面;有的懶得奔波,不肯離開自己的座位;有的總是躲到邊上或同學後面(叫也不靠前);有的趕緊湊到相近的同學那裏悄悄說話……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講,孩子選的位置,就是最能滿足他需要的位置,不管是來求學問的、求關注的,還是求放鬆的、求玩耍的,看上去大家都很有精神,效果也很好。我挨桌檢查的時候,全班只有兩個出錯的,也及時得到了糾正。

      講完課文同學們練習詞語的時候,按照習慣拍照記錄保存到羣相冊裏。沒想到一個家長看到他家孩子聽課不認真反應特別強烈,大概意思就是要求老師多關注他家孩子:批評他、鼓勵他、提問他、關心他,讓我千萬不要放棄他,還要我多指導家長訓練訓練他家孩子的的注意力……她的孩子不認真聽課習慣不好,對老師的話總是置若罔聞,頂多有點“以自我爲中心”。我不知道她是憑什麼就認定孩子是注意力問題,或者她認爲孩子不聽課是缺乏鼓勵?……教育畢竟是我的本職工作,對於方法的運用,對於孩子的發展,肯定有作爲教師的專業的衡量。如果家長對老師連起碼的信任都沒有,那我再用心教也沒用,孩子也不可能聽啊。

    本來只是一個正常的工作記錄,給大家一個看到孩子在羣體中樣子的機會。很明顯,過度焦慮已經使她整個人偏離常態了,我告訴她:如果家長本身有問題,自己問題不解決的情況下,是無法改變孩子的。她馬上恢復了清醒。值得肯定的是,她對孩子是真的很關心,也真的在跟孩子溝通,料想她能以加倍的寵愛彌補我鼓勵的不足,孩子也不可能落下。

    這件小事的發生讓我看到一個有意思現實:我們千方百計地追求教育的公平——希望大家都一樣;可又處心積慮地尋求特殊的關照——希望自己夠特殊。反正是所有人都身不由己,最後也只能隨緣。呵呵,這麼一想就都心安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