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我在烈橋等候你

  ——— 天熱了,約家人、朋友到山明水秀的烈橋來轉一轉。可觀峯巒疊翠,可賞潺潺溪水,可品山珍特產,可思人生歲月……來吧,我在清風恬靜中候着你。

       

                    大山庇護的村莊

過去可以說對烈橋村不陌生,現在卻不敢說對烈橋村很熟悉。  不陌生,基於烈橋村夾在兩山之間和到焦坪煤礦必經之路的地理位置。對山的印象,還是在三十九年前第一次下鄉留下的。那次看到的同是夕陽下的山樑,東邊與西邊的景象雖然不同,卻都充滿魅力。

    從鳳凰山頂朝東南方向眺望,崾嶮梁、堡子梁蜿蜒曲折、峯巒疊嶂。305省道順着崾嶮梁下行至柳林溝,穿越西關峽谷,經過前後烈橋,再從金鎖關南下,直達銅川市區。烈橋村夾在東與西兩邊山樑中間的峽谷川道內。山樑上,因有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的依附,始終着保持着明亮的溫潤、雄偉的蔥鬱。因溝壑、山澗、緩坡的存在,又因灌叢、灌草叢和栽培植被,甚至稠密的莊稼的對它們的遮蓋、填補,使山樑的內容更加豐厚,姿色更加綽約。從春天開始,山桃、連翹、野薔薇、紫丁香、沙棘、白刺花、山葡萄等依次綻放,造就粉紅紫白黃的斑斕世界在綠樹山崖間頻頻顯露崢嶸。至深秋,層林盡染之象,形成幅幅靈動多彩畫面。山有了姿色,也有了誘惑。不管哪個季節,都有一種衝動,爬攀至山頂,尋找一下神奇和誘惑的感受。而季節如何變換,時光再怎麼悠長,大山庇護的烈橋村始終保持着質樸自然之美,喜歡此山的人也不會將其從心懷丟失。

                      河水纏繞的村莊

纏繞在烈橋村的河水,清秀委婉。它來自崾嶮梁下,起初默默流出,如剛出懷的幼兒,細小清淺,柔柔地匍匐前行,在深深的溝底,發出稚嫩的聲音。小草和樹枝支撐它慢慢成長,清瘦的身軀在柳林豐盈、執着、寬厚,緩緩地轉彎繞道,用成熟的姿態,洋溢在烈橋村中央。逢山崖躍身、到田邊流淌,繞巨石匯合,演繹出水的特質,把泉溪的婉約清涼,完美地賦予河水,一起奔流,一起歡暢。時而與雨水握別,時而和雪水聚會,保持着清冽的本色。多少年又多少代,河邊發生來不及記憶的故事,人們熟知的只有與兩邊玉米土豆的擁抱,與土胚房舍的融合,與牛羊豬雞共的進退,與洋槐柳樹的共同命運,最終,通過西水關峽谷,在銅官川北端具有性個格的地方與淌泥河交匯,成爲漆水河上游。

    人們懷念家鄉總喜歡說村前有條小河。渭北高原上的村落,有涓涓溪流從門前流過,該是多難忘的童年,也會流淌出無數美詩佳句。久居在外,偶回故鄉,是否也會生出與賀知章“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一樣的情愫。門前能風生水起,何不來烈橋這塊風水寶地住一住呢。

                有紅色印記的村莊

上世紀九十年代,還在從事黨務工作時,閱讀過有關雷雨順先進事蹟材料,清楚記下了的“雷雨順”這個名字,同時關注雷雨順家鄉烈橋村的發展變化。

    雷雨順在高中讀書時的入黨志願書上莊嚴地寫到:“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能夠成長爲共產主義戰士,爲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感到無比的光榮。這種光榮不是名利、地位,而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我決心把畢生獻給共產主義事業”,這是他入黨的誓言,也是他力量的源泉。他曾說“名利要少點,志氣要高點”“50歲以前拼命幹,50歲以後再說”,向我們真實地展示了他爲了氣象科學事業拼命工作、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雷雨順是從烈橋走出去的大學生、科學家,是大山的兒子,是全國知識分子的楷模,是烈橋人的驕傲與自豪,更是後人敬仰的英雄。

他那“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忘我的獻身精神,崇高的道德情操”一定會成爲我們永遠學習的精神。

    巍巍青山下,新建成雷雨順紀念館坐落在雷雨順公園中央。清清的河水唱出英模讚歌。雷雨順的漢白玉雕像端莊大氣,矗立在紀念館與巨型石碑中間,面向東方,凝視着新村。他在注視着家鄉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雨順,雨順,風調雨順”。有青山作證,有綠水告慰,先輩們的奮鬥與付出都是爲了今天。家鄉不會忘記,人民不忘記,雷雨順精神將鼓舞一代代烈橋人,永遠傳承下去。

                    舊貌變新顏的村莊

歲月告訴我,你不要說對烈橋村很熟悉。曾在印臺區工作四十餘年,對區內的山山水水還是有印象的。烈橋村屬金鎖關鎮,地處金鎖關鎮西關峽谷川道北段,成爲銅官川最北端的一個行政村。2016年柳林溝村自然組併入烈橋村,總人口尚未近千。從2012年至今十年間,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給烈橋村帶來了變化與發展的契機。西延高速的建設通車給烈橋村帶來了機遇。正因爲緊緊抓住了機遇,實施了整體搬遷。新村依山而建,兩層樓房整齊劃一,貫穿全村的水泥路一塵不染。門前有又花壇,樓間有花園,路邊有綠樹,村外有公園、體驗園。再有脫貧攻堅的大力推進,各種優惠政策執行享受到位,幾年間,烈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鳳凰涅槃般重生,實現了千秋大業。僅在2016年、2017年間,易地移民搬遷、脫貧致富、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等多項工作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多項榮譽,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羣衆的表彰與贊同。

      沉醉於山水之間,應是衣食無憂之人,或是超凡脫俗之人。可以稱道和享受環境的優美恬靜,保持民風的平淡樸素,也可以發出“屋後門前有山水,月出日落度春秋”的感嘆。但實實在在過起柴米油鹽有煙火的日子,還需要做大量的努力和付出。烈橋村的變化,許多新聞媒體平臺做了多角度的深度報道,同時發出許多相關圖片。百聞不如一見,當跟隨市文聯、市評協親臨新村和村民別墅式新居現場參觀走訪後,感到的是驚心動魄,只能說要重新認識烈橋村了。

   

                  不斷探索進步的村莊

    享受自然之美,享受天倫之樂是人之常情。遊山玩水,有怡情之樂。將節奏慢下來,享受一回康養旅遊,在天然氧吧裏喚醒大腦思維,在烈橋村山水間恣意徜徉。走一遍鳳凰山、崾嶮梁、玉華山、哭泉梁、金馬山等,把連綿不斷的大山魅力裝入心胸。還有四季賦予大山的美景,會勾起你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桃花洞、射虎嶺、香椿溝、衛子溝等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故事,會讓你筆下生輝,口吐蓮花。

    正如一位學者所言“真正的脫貧是生活與生產方式的調整,是經濟模式的改革,背後是精神和文化”,實現脫貧後的鄉村,有了

新村新房新路,也逐步養成了新習慣,實現共同富裕還需再做努力,還要有新的氣象,觀念還需不停更新,思路還需不斷調整。烈橋村兩委會的工作思路,令人欣慰。小康生活剛性標準基本達到後,精神與文化層面的提高和追求成爲工作重點。無論天南地北,男女老少,只要想來過一把休閒康養癮,我高興在西延高速銅川北出口和342國道邊等你。住在乾淨衛生的特殊民宿裏,即可享用上玉米糝稀飯就雪裏紅、野小蒜拌手擀麪、鍋盔夾青椒沫、漏魚、攪團等山珍特色飯菜,還可漫步到農耕體驗園或樹林、河邊,體味沉浸於青山綠水的感受。茶樹源農業開發公司還可組織到近鄰玉華宮、石林和附近陳爐古鎮、藥王山、照金等景點參觀遊覽。所有軍工企業的老朋友及他們的後代,還可去看看三號、四號、六號信箱故址,回憶上世紀那些難忘的歲月,感恩今天社會的美好。

      發展永不停歇。烈橋村的發展還需努力加油。有集體資產可盤活,有項目可打包申報,更有能力有魅力吸引社會投資,去發展三產,去合理安排勞力,把村民養老醫療等納入就業條件之中,解決村民後顧之憂。他們將充分利用優惠政策,解決好貧疾等弱勢羣體問題。村民心中的期望就是兩委會班子成員的努力方向。他們會精誠續團結,結合村情民情,抓好正在運行的經濟實體,加強管理,把民宿加旅遊做強做優做大。

    山外有山樓外樓,潺潺河水烈橋流。茶樹源里民宿好,遠近景點任你遊。來吧,朋友!我在烈橋等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