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究竟是怎麼回事?

牛李黨爭,指唐代統治後期,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爲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爲領袖的李黨之間的鬥爭。鬥爭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前後持續40多年,歷經六代帝王。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之嘆。

“牛李黨爭”最早始於一場科舉考試。牛僧孺、李宗閔作爲考生,所寫策論大膽批評時政和當權者,批評的對象就是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主考官認爲他們很有主見,不同尋常,就把他們推薦給唐憲宗。李吉甫自然不高興,開始跟唐憲宗說主考官勾結考生,徇私舞弊。唐憲宗大怒,貶斥了幾個主考官,牛僧孺和李宗閔也不給予重用。

這便成爲“牛李黨爭”的開端。

此後,兩黨之間鬥爭激烈,互有勝負,兩敗俱傷。最後以牛黨苟延殘喘、李黨被趕出朝堂而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詩人李商隱也無意被捲入其中,成爲他仕途坎坷,命運多舛一個重要因素。

李商隱的老師令狐楚是牛黨骨幹人物。令狐楚病逝後,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十分欣賞,把女兒嫁給他。王茂元恰是李黨的成員。因此,李商隱被捲入黨爭之亂,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總之,“牛李黨爭”加速了唐朝統治走向衰亡的進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