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每日家庭教育分享】——當青春期撞到了更年期,父母怎麼做?

某媽媽:羅老師好,我女兒今年13歲半剛上初一,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典型的青春期撞到了更年期,想請教您在這個階段,需要我們多關注哪些方面?請您給支支招。


羅靜博士:青春期跟更年期碰到一起確實挺痛苦的。更年期的媽媽經常會有些不舒服的感受,所以需要儘量調整自己的心態。

第一,女性在調整心態的過程中特別需要社會支持力量,就是一定要有一個讓自己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去緩解的地方、緩解的人,這個人可以給你帶來安全感和舒適感。如果我們經歷了不愉快,去找一個朋友傾訴後,她說:“沒事,靠在我肩膀上舒服舒服,別想那些了”,你就舒服了。但是如果她說:“我早就告訴過你不能……”,你可能就再也不想找她說話了。所以要找一個能讓你自己放鬆的社會支持的力量。

第二,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尤其青春期的女孩,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她會比較情緒化。

您家的孩子敏感嗎?


某媽媽:我的女兒是個很敏感的孩子,她情緒很豐富。


羅靜博士: 敏感的孩子情緒一定豐富,而且表達也會很豐富,頻率也會很高,強度也會很大。有的時候你也煩,她也會讓你更煩。所以這個時候,可以做適當的隔離,很多問題不見得當場就解決掉,我們要學會放一放。然後當她情緒好的時候,我們情緒狀態也不錯的時候,其實可以就跟孩子一起就事論事來討論:再遇到這種情況,除了去表達你的情緒之外還可以做點兒什麼能讓你覺得更好?這句話大家要常用,就是:除了你剛纔的這種做法,還有沒有別的做法呢?我做點什麼會讓你舒服一些呢?這都是大家經常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用的黃金句式。千萬不要說,如果你再這樣,我就怎麼樣。或者說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我幫不到你。不管父母能不能幫到他,都可以說,你需要媽媽做點什麼可以讓你覺得更好受一些?也不見得會讓你真的做什麼,因爲他們可以自己想到一些辦法。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他覺得自己很牛。心理學分析表明,青春期的孩子,智力的發展足夠高,體力的發展足夠好,心理的發展足夠低。所以他們自認爲自己是大人,什麼都能做,實際上什麼都做不好。但是,他們又不希望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很差,他們希望能得到同伴的認可。在青春期的過程中,研究發現,儘管孩子表現出來的是跟爸媽對着幹,但是他內心實際上很渴望被父母認可。


某媽媽:是的,我女兒經常回家就說,媽媽今天我某一科考了92分,比很多人都強。我就知道她需要我表揚她了。等我表揚完,她說,哎呀,其實最高分是105。


羅靜博士:哈哈,這個孩子說話其實還是很智慧的,你先肯定我,然後我再告訴你就這樣。媽媽的這個肯定很重要,所以青春期,越是面對孩子跟你作對的時候,父母越要靜下心來,心平氣和地肯定他。當他做錯了事情,父母可以在錯誤的事情裏挑好的方面。比如,你可能很努力的做這件事,但不見得把這個事做好了。這是不一樣的。爲什麼我們要把動機和結果去區分,我們要給上小學的孩子動力,這就叫動機。因爲有的孩子確實特別努力想做一件事情,但結果沒做好。比如我兒子經常跟我說:“媽媽,我很努力在做這件事情,但是我就是做不好。”那可能就是方法不對,可能我們給他的引導不對。我們可以再改,再去調整。等到他自己走入社會,離開你以後,慢慢的才能找到感覺。


所以教育就是一場馬拉松,不要把它當作一場短跑。洪蘭教授有句話說的特別好,她說:教育是場馬拉松,其實真正的拐點不是在開槍的那個時刻,而是在旅途中,孩子經過的那些拐彎。他可能在彎道上超速了,他可能跌倒了又爬起來了,這纔是決定他最終戰勝其他對手,走向最後勝利的關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