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女性氣質的小提琴協奏曲 最具女性氣質的小提琴協奏曲

最具女性氣質的小提琴協奏曲

文:雷霆

出自德國作曲家費里克斯·門德爾松(F.Mendelssohn,1809-1847)最富才情筆觸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並不深奧,但溫柔純淨,雖少有濃情,卻銘心刻骨,它就像在灑滿陽光的藍色天空中緩緩掠過的白色雲朵,明朗美麗而又帶着淡淡愁緒。它清新動人、高雅柔美的特質讓這部作品被許多人稱作“最具女性氣質的小提琴協奏曲”。

協奏曲的首樂章沒有像通常的那樣以樂隊爲序,而是讓獨奏小提琴直接唱出輕柔但熱情的主題,急速演奏的旋律扶搖直上,樂隊的加入引出感情的激流;隨着樂曲的展開,小提琴彷彿自天邊飄然而至,引入由長笛和單簧管演奏的略含愁思的第二主題;8分25秒開始的一段近兩分鐘的炫技性華彩樂段是最爲感人,觸人淚點的,銜接得如此精緻如扣,轉承啓合,利用大跨度的音程和大量的泛音,營造出層次豐富、意境縹緲、沉靜陶醉的心靈境界,實在是美妙無比,並天衣無縫地與再現的主題相銜接,音樂從柔和而摯誠,到熾熱而急切,在高潮處直接進入到安詳的行板樂章。第二樂章的行板更是協奏曲中的典範之作,充滿了古典浪漫主義的氣質,沉穩優雅,明麗流暢,散發出丁香的芬芳。小提琴演奏出質樸而深邃的旋律,一個略顯激動的中間段落表現出感情的起伏波動,當小提琴的演奏降至迷人的最弱音時,第三樂章,快板不間斷地闖入,獨奏小提琴演奏出舞蹈般的旋律,它輕盈迴翔,並貫穿始終,歡樂和幸福的感覺縈繞在整個樂章之中。

比較了很多版本,我越來越偏愛韓國美女小提琴演奏家羣體的表演,本曲小提琴演奏者爲韓國的金本索裏。除了視覺感觀,她們的風格嚴謹規範而不失個性,激情澎湃而不失優雅。尤其是結尾處,從演奏者那種激情演奏後洋溢出的神情,你可以想象,從作品和演出中,她的身心獲得了怎樣的滋潤和滿足,完全契合了曲目的情感和精神境界。

韓國女人把自己一雙搓泡菜的粗手,硬生生地改造成了把玩西方文明精華器皿的巧手,實屬不易。對作品把握和演奏技巧的細膩處理,其水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許多西方大名鼎鼎的演奏家(不會是在作品中加了泡菜的味道吧?),似乎小提琴這樣精美的西洋樂器更適合亞洲人把玩,不得不讓人歎服!加之高品質的流媒體制作和傳播,真是聽覺和視覺的享受!戴上耳機,靜靜聆聽,認真欣賞,沉浸享受,你一定會擁有美妙的30分鐘!能免費、方便地聆聽、觀看這樣高品質的流媒體,是我們這輩人最大的幸福!

其實往前再推二、三十年,中國也是小提琴人才輩出,曾經令世界樂壇驚詫的國家,可惜諸多客觀因素,尚未真成氣候,便紛紛隕落了,始終停留在演奏《梁祝》以及各種民歌改編的小品的層次,無法在國際樂壇上爭得一席之地,現在已被彈丸之國遠遠拋在了後面,真令人扼腕唏噓。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樂界公認的四大著名小提琴協奏曲之一。它是我人生中聽到的第一部完整的古典音樂作品(有故事,想聽另講),我一直將它當作自己對西方古典音樂的初戀⋯⋯一聽鍾情,永不厭倦。

有意思的是,在這四大協奏曲中,有三部作品是以D大調完成的,這四部作品的作者有三位是德國人(門德爾松、貝多芬、勃拉姆斯),一位俄國人(柴可夫斯基)。但門德爾松這部e小調協奏曲是唯一一部被改編成爲其他樂器(比如長笛)的協奏曲。

在我個人的偏好中,老柴和老門的作品是並列第一的,由於這兩部協奏曲的風格迥異,實在難分伯仲。老柴的作品大氣、深沉,而又充滿激情,把俄羅斯民族英勇悲愴的理想情懷錶現的淋漓盡致。而老門的這部作品精緻、靈動,莊重而不失歡愉,讓人感覺格外清新、舒適,而富有情趣,充滿了小布爾喬亞的情懷。老柴和老門的這兩部作品似乎可以涵蓋你心中各種情緒的渲瀉,契合你精神世界的不同需求,爲你的精神世界打造了一個後花園,使你永不孤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