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解讀《家庭的覺醒》

這本書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書友強烈推薦給我的,他說這本書讓他醍醐灌頂。我就很好奇,拿來看了一下,我也同樣被震撼到了,所以我們決定講這本《家庭的覺醒》。

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在於,它不僅僅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育兒的知識和盲區,而且它上升到了生活的哲學的高度。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知道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其實最重要的是完成父母本身的覺醒。我們平常使勁使錯了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總想花很大的力氣去改變孩子,但實際上,孩子來到我們身邊是爲了喚醒我們,是爲了讓我們對自己有重新的認識。當你能夠把勁使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會發現整個家庭就得到了覺醒。

首先看一個場景,我們平常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自己跟一個孩子大聲地咆哮,咆哮完了以後,冷靜下來,又覺得自己剛纔非常失態,覺得自己真不應該這樣做。請問爲什麼我們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那個咆哮的你是真的你,還是那個後悔的你是真的你?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這裏需要解釋的是,那個大聲咆哮的叫作“自我”,那個冷靜下來能夠理智反思的纔是“真我”。

爲什麼我們的自我經常表現出來的是帶有控制慾的、苛刻的、憤怒的?我們要搞清楚,自我並不能夠代表真我。自我來自哪兒?我們的自我取決於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自我的反應根植於恐懼之上。我們在恐懼什麼呢?我們恐懼環境,恐懼周圍的人,恐懼未來。所以,當我們內心充滿着對周圍世界各種各樣的恐懼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憤怒,恐懼跟憤怒是聯繫在一起的。

有一個詞叫“關心則亂”。比如說,你不會跟同事大喊大叫,即便你的同事有點小毛病,你笑笑就過去了。但是當你有了孩子以後,你發現你把全副身心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你特別關心他,同時,你的恐懼感也被調動,而這個恐懼感給你帶來無數的憤怒。

所以,你要能夠學會一件事,你要知道無論身在何方,你的內心都可以達成和諧。這時候才能夠調動出來你的“真我”,而不是用這套裝腔作勢的“自我”來對待周圍的人。比如說,當孩子寫作業稍微慢一點,我們的自我的反應就出來了,我們會想:如果孩子一直這樣磨蹭下去的話,將來怎麼辦,他一點競爭力都沒有。你看,這個背後是不是恐懼?一個孩子跟你頂嘴,不聽你的話,你的自我開始膨脹,說:“他怎麼能夠這樣對我?他這樣沒有禮貌,這樣不孝順,他將來怎麼辦?”你看,這背後依然是一大堆的恐懼。所以,我們要通過和孩子的互動,認識到我們內在充滿着大量的恐懼,我們才能夠把自我和真我真的分開。

所以要感謝我們的孩子,孩子是喚醒者,他來到我們身邊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爲了讓家長更成熟。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你可以把孩子當作一面鏡子,像照妖鏡一樣照出你內心當中各種各樣的恐懼和不成熟的地方。你要知道,孩子本來是覺醒的,你不要試圖去改變孩子,你只需要讓這個覺醒的孩子保持他的天性。他會愛自己,他會對自己好,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做事沒有那麼多功利的態度,這是三歲以前的孩子本來的樣子。但是隨着我們的教養,慢慢地把他變成了跟我們差不多的人——有煩惱、發脾氣、喜歡摔門、喜歡跟他人對抗。

孩子本來是覺醒的,而我們大人有一個糟糕的習慣,什麼習慣呢?就是我們總是習慣於主動作爲,我們覺得如果不去努力地做一些事,那肯定不對。所以,在孩子從小到大的人生中,我們在不斷地做加法。我們就覺得“你做得越多,你將來的收穫越大”。但是如果你真的讀過很多偉人的傳記,你會發現,放空的階段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無聊的階段,悠閒的階段,有一段時間無所事事,甚至彷徨迷茫,這些階段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家長今天不能夠接受這些,我們覺得那是浪費時間,於是不斷地主動作爲。這種主動作爲的行爲會破壞孩子的天性,進而使得孩子從一個覺醒狀態,轉變爲一個對抗的、焦慮的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關心掩蓋在命令之下,比如,家長怎麼表達自己的關心呢?不是說好吧,你隨便玩吧。家長表達關心的方式是“我給你安排點事”:這點時間安排點事、過個節安排點事、有點錢就去報個班……總是想辦法把命令覆蓋在孩子身上。這個命令背後緊跟着的就是恐懼和絕望,因爲我們認爲人生壓力重重,我們認爲人生是一場巨大的冒險,人生是一場零和博弈的巨大競賽,所以覺得如果孩子落後了,以後就會更糟糕。其實這些是很可笑的想法,稍微有點人生經驗的人就會知道,人生的隨機性實在是太強了。

當家長永遠在努力保持忙碌和掌控的時候,他跟孩子就會有一個長期衝突,這個衝突來自哪兒呢?來自對時間的看法。你會發現,當一個人長大了以後,我們做當下的一切,都是爲了一個虛幻的未來在做準備——做這件事是爲了小升初,做那件事是爲了能夠加幾分,做這件事是爲了拍照放到朋友圈裏邊讓大家看一看,這些都是爲未來準備的。但是孩子跟我們不一樣,在他的天性沒有受到破壞的時候,孩子的時間是分配給當下的。所以你有沒有發現,就算一個孩子被人揍了一頓,正在那兒哭得難受,只要遇到了一個好玩的東西,他又玩起來了。我們經常說小孩子不會騙人,只要不發燒,他就玩,他就高興,因爲他時時刻刻都在爲當下活着。這就是一對巨大的矛盾。

孩子終其一生最需要的三件事:第一個叫作“我被看見”,第二個叫作“我有價值”,第三個叫作“我很重要”。這像不像阿德勒寫的《自卑與超越》裏的觀點?像不像我們講過的《陪孩子終身成長》裏的觀點?這幾本書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各位成年人,我們也曾經是孩子,所以我們自始至終需要的就是這三件事。我們有時候需要的並不是錢,並不是榮譽,我們需要的是被看見、有價值、被尊重,這三件事也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但是家長不給孩子這些,取而代之的是家長批評他,說“你沒價值”“你不行”“你管不了自己,必須讓我來管你”。所以,大家現在理解了家長跟孩子的矛盾,是孩子想要的家長根本不給他,而且家長還會很累。

好多家長都有一種感覺,說:“我的孩子故意氣我。”比如說,哥哥打妹妹是在故意氣我;他不寫作業是在故意氣我;他明明會做這個題,他說不會做,是故意氣我。你注意,孩子根本沒工夫故意氣你,孩子只是在做他自己。孩子不會做作業,他就是忘了,他就是不會做,他根本沒有想過要故意氣你。但是,爲什麼家長會有一種孩子是故意氣自己的感覺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們頭腦當中有着很多反應觸發點,這個反應觸發點像膝跳反應一樣,只要孩子一出現某種行爲,父母就被點着了,跟點打火機似的,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靈。而這個反應觸發點來自我們頭腦當中很多關於教育的迷思,作者總結出來七大迷思:

第一大迷思,叫作“教養都是爲了孩子”。我們很多家長是不是經常講“還不都是爲了你”“我們還能爲了誰,全都是爲了你,將來財產都是你的”。當我們認爲教養都是爲了孩子的時候,你知道養育了什麼嗎?一個欣欣向榮的育兒產業。我每次最頭疼的就是,來我直播間買書的人總是想買育兒的書,然後我就不斷地跟他們講,你要多買一些給你自己看的書,這個纔是核心,因爲一個家庭真正的改變來自父母讀書,而不是讓孩子讀那麼多的書。家長給孩子買書花多少錢都願意,因爲他們覺得這都是爲了孩子好,但實際上這是第一大迷思,教養的核心對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本人。

這裏邊有一個東西要給大家念一下,叫作“過火之災”,就是好多家長在頭腦當中都認爲自己的孩子有點過火,什麼過火呢?

過於害羞

過於文靜

過於早熟

過於激進

過於衝動

過於散漫

過於不上進

過於無所謂

過於小心翼翼

過於敏感

過於不專心

過於懶

這些詞熟悉嗎?你的孩子淡定從容,你說他過於懶散;你的孩子數學學得特別好,語文學得不怎麼樣,你說他過於偏科。無論孩子怎麼表現,你都會覺得“不夠”或者“過於”。當你把教育的重點全部放在孩子身上的時候,你會發現要求是無窮無盡的,這會導致孩子非常焦慮和痛苦。

第二個迷思,叫作“成功的孩子總是在前面”。你有沒有發現,整個社會越來越競技化了:學乒乓球越來越早,學體操越來越早,學彈鋼琴越來越早。爲什麼?因爲我們開始走上了競技化的道路。大量的家長都是逼着孩子學,一個三歲多的小孩子彈鋼琴,媽媽拿着雞毛撣子站旁邊敲,這孩子還會有什麼興趣彈鋼琴?爲什麼大量的家長會這麼玩命地讓孩子去參與競爭呢?因爲我們頭腦當中有一個錯誤的想法:一個人只要在童年的時候排在你前邊,那麼這個人大概一輩子都排在你前面。但是你們只要做一個很簡單的回憶,回顧一下你們上學時班裏的排名,跟今天你們的生活狀態是不是一一對應的,你就明白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人生有很多起伏錯落的過程。

作者把孩子的能力比喻成五根手指。外在成就,比如說學習成績和體育成就,充其量是小拇指(就是最小的一根拇指),其他四根手指分別代表着不同的關係。首先是與自己的關係,一個人能不能跟自己和諧相處(這是大拇指);然後是與家人的關係(這是食指);再是與社區的關係(這是中指);然後是與各種目標的關係(這是無名指);最後纔是外在的具體表現(這是小拇指)。這五根手指是一個人受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但是現在家長們把它們反過來了,把“小拇指”(外在成就)看作唯一,整天帶孩子參加各種競賽,參加各種比拼,考證,覺得童年只要領先,這一輩子似乎都能夠領先。

這種想法來自家長通常對孩子的未來有過度清晰的想象。家長如果對孩子的未來有着過度清晰的想象,這會是一個家庭的災難。你想一下,我爸能夠想象我今天在從事這麼一份工作嗎?不可能,家長是根本不可能知道三十年以後會有哪些工作的。你越是剛性化地規定孩子人生髮展的路徑,你和孩子的衝撞、矛盾就一定會變得越多。第二個迷思叫“成功的孩子總是在前面”,這個迷思一定要打破。

第三個迷思,叫作“孩子有好壞之分”。很多家長爲了迴避對自身的反思,他們的辦法是給孩子貼標籤,把一頂一頂“帽子”扣在孩子身上,直到這個孩子擡不起頭來,比如我的孩子不聽話、我的孩子天生就好動、我的孩子很粗心、我的孩子沒有邏輯思維、我的孩子沒有方向感……家長在不停地給孩子身上貼標籤,爲什麼呢?因爲貼標籤比懷疑自己要容易得多,一個人最難的事是反思、改變。尤其是我們畢業以後,突然覺得自己是成年人,於是認定自己不需要再改變。但實際上,生了孩子以後纔是我們真正改變的開始,纔是我們真正開始反思自己、調整自己,讓自己跟着孩子一塊兒不斷地進步的時候。

第四個迷思,叫作“好家長是天生的”。有人認爲他善於做家長,因爲這種能力是天生的。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女士,從她出生到她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她的奶奶就跟她講,等將來她做了媽媽,肯定會成爲一個好媽媽。作者問爲什麼,她奶奶說因爲她有愛,有愛就能成爲好媽媽。

我們很多人在當媽媽之前會有一個浪漫的想象,我們覺得要成爲一個好媽媽只要有愛就可以。作者說,我們要打破那個幻想,成爲一個好媽媽,我們要靠大量的學習和訓練,還有自我的成長。你會發現,沒有哪個媽媽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是不感動、不愛自己的孩子的,都希望趕緊把孩子抱過來。但是,等這個孩子長到三四歲以後,開始學習、開始不會寫作業、開始丟三落四、開始遲到的時候,那個媽媽的耐心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千萬不要對於成爲好家長有浪漫的想象,它是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的學習和自我成長的。這是第四個迷思。

第五個迷思,叫作“有愛就是好家長”。你要小心愛這個東西,愛當然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在愛後邊特別容易跟着的一個東西是恐懼。佛教裏邊講,叫“由愛而生怖”。你如果沒有愛,你也沒有那麼多恐怖。

而很多家長認爲“我都是從愛出發的,我就沒有錯”。不對,你從愛出發,衍生出了恐懼,而恐懼帶來了佔有慾和控制慾。所以,很多家長根本就是在控制這個孩子,要求這個孩子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包括出門穿什麼衣服、考試考多少分,這些都是父母的要求。這種佔有慾和控制慾,會導致愛變味。所以,恐懼使得我們的愛成爲成長的對立面。那什麼纔是真正的愛?我覺得書裏有一個特別值得跟大家講的案例,作者經常接待這樣的來訪者:

12歲的斯凱拉,第一次輔導時全程都在哭訴:“感覺好像我的整個生活就是爲了讓媽媽開心。”她說,“但無論我做什麼,總是不夠。總有更多的事情要我去做。如果我在某方面搞砸了,媽媽的反應就像是世界末日。”斯凱拉的感受與我輔導過的其他一百多位孩子的感受一樣。他們大部分都感覺自己生存在世上的目的是爲了達到父母的標準,並以此來換取父母的愛。父母一邊打罵孩子,一邊宣稱:“我這樣做僅僅是因爲我愛你。”我們的動機也許是愛,但並不代表我們的孩子接收到的也是愛。

最大的陷阱是什麼呢?“我們的許多愛其實是愛自己,只是僞裝起來成了愛別人。”很多家長不去給孩子開家長會,理由是沒臉去、太丟人。你聽這些話背後他說的是愛誰?他愛的根本不是那個孩子,他不是爲了讓孩子能夠過上一個美好的童年,他是爲了讓孩子的童年成爲自己的一份裝飾品,以此表現出“我是一個不錯的媽媽(爸爸)”“我的孩子很長臉”。所以你要好好問問自己,你整天嘴上說的那個愛,到底是愛孩子還是愛你自己,這是兩回事。

愛的定義是什麼?作者說:“愛,我的定義是,一種能夠全面地看見、接受且尊重他人本來面貌的能力。有覺悟地愛他人,就是要增強這種能力。走出自我,與他人持續聯繫在一起。這意味着我們不要求對方同樣愛我們,也不爲他們對我們的愛設置條件。換句話說,我們的感覺是不包括在其中的。”這個境界太高了,可能一般人接受不了,會覺得我愛他竟然不需要交換他來愛我?但實際上,愛不是用來交換的。


“這種愛的定義,挑戰我們去尊重自己,使我們感到自我滿足,滿足到無須他人來幫忙實現這種滿足。”如果你發自內心地愛你的孩子,不要求回報,你只是因爲愛了他就已經滿足了,這纔是真正的愛,而不是讓孩子必須用一些事情來跟自己交換。這是第五個迷思,不要以爲愛就有那麼了不起,如果這個愛是出了問題的,它反而會帶來更多的恐懼和痛苦。


第六個迷思,叫作“父母的使命是培養快樂的孩子”。爲什麼這也是個迷思呢?你會發現,有很多家長特別怕孩子的人生受到一點點挫折。家長就覺得“我的責任就是給我孩子最好的”,如果這個孩子的人生受到一點點挫折,比如說在學校裏被人欺負、考試成績不及格、在學校裏被退學、高考沒考上,家長就會覺得完了,整個世界都完蛋了。但實際上,人生有它本來的樣子,挫折有它本身的意義,有可能這個孩子在這兒所受的挫折,正是其後讓他不斷進步、不斷上升的動力。

但是,很多家長內在的恐懼使我們覺得“我不能夠讓這些事情發生”,所以一旦孩子出現了任何需要說“不”的情況,家長都站出來反對,站出來替孩子解決一切,這會讓自己活得非常累。而孩子是真正知道快樂真諦的人,孩子是活在當下的。比如說,哪怕我兒子現在已經上初中了,都是活在當下的,他只要有10分鐘能打場籃球就高興,根本不用考慮後面會有什麼樣的問題,他還沒到那個年紀。所以,孩子有能力活在當下。而我們家長的狀態是什麼呢?忙忙碌碌。我們整天忙忙碌碌、急急忙忙,追求一些未來的、虛幻的東西。實際上,孩子比我們更會生活,所以我們的使命是培養孩子,而不是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

第七個迷思,叫作“家長要控制一切”。家長喜歡控制一切,因爲很多家長從小到大沒有控制過東西,所以當他有了孩子以後,他覺得自己終於是老大了,現在可以控制一些東西了。這個作者很有意思,她在生她女兒的時候,有一個特別頑強的執念,她說自己一定要順產。她覺得自己完全可以順產,她之前做瑜伽,做了很多練習,覺得自己沒問題,肯定會成爲一個順產的媽媽。結果熬了好幾天,到最後一刻,醫生說不行,必須得剖腹產。她非常難過、痛苦、掙扎,跟自己的丈夫吵架。這件事讓她後來產生了一個感觸:連是否順產這樣的事,我都沒法做決定。你還想掌控這個孩子成長的一切,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家長真正能夠掌控的只有一個東西,就是自己的情緒和反應。當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狀況,事情發生了,此時你的情緒和反應纔是你影響圈裏可以自己掌控的東西。但是我們往往不掌控自己的情緒和反應,我們放縱自己的情緒跟反應,而希望掌控那個掌控不了的東西,這就是痛苦的來源。

作者說,我們應該培養出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一個我們控制之下標準的人。那什麼是真正的人呢?她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的經歷,即使有些經歷是痛苦的,他們也有權利去感受。孩子的一些經歷呼喚起我們心中某些強烈的情緒,但我們不能讓這些情緒矇蔽一個事實: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我們的。我們沒有權利對孩子如何表達他們的人性發號施令。相反,我們卻有幸可以通過肯定他們擁有的是何等寶貴,來向他們展示忠實於自我的重要意義。隨着孩子生命歷程的展開,我們的職責是擁抱他們,爲他們的生命喝彩。通過這樣,我們歌頌着每個孩子生命的獨特體驗,包括他們驚人的力量,也包括他們自身的侷限。”

孩子能夠明顯地感受到你對他是拒絕還是接納,孩子一點都不傻。或者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你能不能感受到你的爸媽現在對你是接納還是拒絕,肯定能夠感受得到。這個根本不是表面上的客客氣氣就能夠掩蓋的,他是不是發自內心地接納你,還是他拒絕你此刻的狀態,這些孩子都能夠感受得到。如果一個父母能夠發自內心地接納孩子的現狀,而不是試圖控制一切,讓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發生,這個父母就叫覺醒的父母。

以上就是七大迷思。反思這七大迷思,跟我們每一個人可能都有關係,每個人頭腦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這樣的迷思。接下來這一章是要了解我們的反應機制。因爲每一個人害怕的點不一樣,爲什麼每一個人的恐懼點不一樣呢?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一些不同的恐懼的來源。

第一種是“不被愛的恐懼”,我們的恐懼是來自我們擔心不被別人愛。那麼它的症狀是什麼呢?大家可以自己對應一下看看:

你嘗試去過分討好孩子,想以物質來買他們的愛。

你發現很難和孩子訂下規矩。

你很容易心軟,立場不堅定。

孩子的自然反抗,被你視爲拒人於千里之外。

孩子的反應,被你看作是人身攻擊。

孩子做什麼都不夠好,它反映出你內心的匱乏感。

你發現很難把孩子的身份認同和你自己的分開,因爲你的自我認同感太低了。

你很容易對孩子動怒,因爲你與自己豐富的內心資源失去了聯繫而覺得空虛。

如果你有以上症狀,那麼這個反應觸發點叫作“不被愛的恐懼”。由於你特別怕不被愛,所以你總是對孩子對你的反應敏感。一旦孩子被批評,你就會覺得敏感。你對於孩子在學校裏邊是不是受歡迎也非常重視。這些都是來自不被愛的恐懼。

第二種是“對沖突的恐懼”。有的人從小害怕衝突,我可能就是屬於比較不喜歡衝突的人。如果你有對沖突的恐懼,表現是:

你無法堅持對孩子說不。

一見到孩子遇到困難,你會迫不及待地去解救他們。

你無法忍受孩子兄弟姐妹間的矛盾,總是干涉其中。(就是孩子一打架,父母先急了,這是典型的對沖突的恐懼。)

每次拒絕了孩子,你都會感到愧疚,過後用有害的方式來過分補償。

你無法爲孩子訂立嚴格的規矩。

在孩子面前你耳根子軟,百般討好,還成爲他們的出氣包。

你寵壞了孩子,給他們買了太多他們不需要的東西。

你放任孩子,讓他們使喚你,到頭來又對他們心懷怨恨。

你害怕孩子激烈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難過時,你過分保護他們。

你對孩子的生活百般控制,目的是使他們與痛苦絕緣。

不直截了當地說“不”,反而嘮嘮叨叨、口若懸河地對孩子說教。

你與伴侶或朋友之間沒有建立好清晰的界限。

因爲不懂得拒絕別人,你爲別人跑腿做事把自己累壞了。

你永遠活在被否定或被認爲“難相處”的恐懼之下。

各位注意,雖然我們講的是一本育兒的書,但實際上職場的關係也是一樣的。有的人在職場當中總是被別人派很多的活兒,總是界限不清晰,像個老好人一樣受到很多欺負,原因是我們對沖突的恐懼——不敢做關鍵對話,不敢彰顯自己的價值。郭冬臨演的那個小品《有事您說話》,說的就是這種人,他們對於衝突有過度的恐懼。

第三種是“對投入的恐懼”。什麼叫作對投入的恐懼呢?就是做什麼事都不敢全心全意。比如說,小時候總有一些人學習成績還可以,然後你問他有沒有使勁學。他會說:“我沒使勁,我就是一邊玩一邊學的。”他從來不願意承認自己全身心地在投入。戀愛也是一樣,這類人不敢全身心地投入。因爲如果全身心地投入,一旦遇到挫折,他會覺得沒法接受。很多人對於投入是有恐懼的。如果你心中對投入有恐懼,表現是什麼呢?

你很難做到不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感受上去。

你很難集中精神在孩子身上。

你很難用孩子的心態來跟他們玩耍。

跟孩子相處,你覺得無法無所顧忌地表現自己。

你很難把孩子對你的要求看作是自然發生,而不是一種脅迫。

你很難做到對孩子無條件地給予。

你很難把自己的心思放下,全心全意地爲孩子付出。

孩子在玩,家長在旁邊一邊看手機,一邊陪着孩子,這其實就是不投入的表現。由於這個家長從小到大沒有學過投入地生活,所以他總是跟現實的生活若即若離。有一本小說的名字最能夠表達這種感受,就是加繆寫的《局外人》。很多家長在家裏邊生活也像個局外人,跟孩子在一起也像個局外人,參加孩子的班級活動也像是一個局外人,因爲他沒法投入,他恐懼投入。

第四種是“對獨立自主的恐懼”。因爲我們總希望依附在別人身上,或者總希望別人依附我,覺得獨立是一個很危險的事,不願意分離。如果你出現了對獨立自主的恐懼,表現是什麼呢?

你無法爲家人規劃願景。

你無法允許孩子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就是一旦孩子說把門關上,說你不要進來,你就會覺得受傷,覺得他有了自己的生活,他有了自己的空間,你會受不了。)

你控制孩子的一切,不給他們任何自由。

你讓孩子變得過分依賴你。

只要孩子與你觀點不同、興趣不合,你就認爲是一種背叛。

如果孩子選擇了一條與你所設想的不同的道路,你會讓他們感到內疚。(用內疚的方法來控制自己的孩子。)

你讓孩子覺得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羞恥的事。

你過分依附於孩子,干涉他們的生活,不建立清晰的界限。

這是對獨立自主的恐懼。

第五種是“對於不幸福的恐懼”。我們總希望人生不要出現不幸福,只要是覺得不幸福,我就接受不了。但實際上,人生哪來那麼多幸福呢?如果我們在人生當中追求永遠都要一帆風順,永遠都要幸福、都要開心,那是虛幻的,會讓我們很累。如果你對於不幸有着恐懼,表現是:


孩子似乎不開心了,你會馬上試圖讓他們開心,迫不及待地要插手處理他們的傷痛。(孩子不能在家裏面表達難受。只要孩子表達難受,你就會想辦法,比如帶他去看電影,或者給他買東西。)

孩子性格敏感脆弱,你會看不起他們。

當孩子的情緒讓你覺得不安時,你無法用同理心對待他們。(比如有的父母會說:“男孩子不許哭!”)

你不教孩子如何處理傷痛,只教他們如何避開它。(不能夠接納傷痛和不幸。)

第六種是“覺得自己沒用的恐懼”。有些人會特別擔心自己被別人瞧不起,特別擔心自己在別人眼中看來沒有用。這種家長的表現是:

我們教會孩子,只有通過考高分才能讓他們感到自我感覺良好。(你會發現,有很多自己成績不怎麼樣的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考特別高的分,原因就在這兒,他覺得孩子的分考得不夠高就是沒用,孩子絕對不能夠沒用。)

我們迷戀於打扮孩子的外表,並教他們倚重自己的外貌。

我們嘗試控制孩子跟什麼人交往,並且關注他們的受歡迎程度。

我們在他人面前卑躬屈膝,放低自尊。

我們過度執迷於外貌、形象和社會地位。

這是覺得自己沒用的恐懼。

第七種是“對於失去控制權的恐懼”。如果你擔心自己失去控制權,那麼你的表現是:

你很難允許孩子犯錯。

你覺得給孩子獨立自主權,就等於拋棄了自己的孩子。

你覺得如果不全天候在孩子身邊,他們就會崩潰。

你覺得沒有你的存在,孩子就不會茁壯成長。

你給自己過度的壓力去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需求。

爲了幫助孩子管理好每個決定和每個活動,你把自己累壞了。

孩子每做一件事,你都把它當作自己的事,不允許孩子爲任何事情不知所措。

你把孩子視作你成功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你對自己爲人父母的角色十分自豪。

有很多家長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就不停地替孩子寫作業。家長一旦把這個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讓孩子從幼兒園開始的每次作業都要得A,那家長自己會累個半死,而且孩子會過度地依附於家長。這就是家長內心有擔心失去控制權的恐懼。

第八種是“對平凡的恐懼”。有的人就是不能夠接受平凡,他不希望自己平凡,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凡。如果孩子將來是一個平凡的人,他會覺得“天哪,太可怕了”。如果你有這種恐懼,表現是:

我們拼命地督促孩子在某些領域超人一等。

孩子不夠優秀,我們就會羞辱他們。

我們對他們多加管束,害怕他們失敗。

我們過分強調競賽的重要性,教育孩子活着就是要贏。

我身邊真的有很多這樣的家長。

第九種是“對短缺的恐懼”。我們覺得這個社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你不拿,資源被別人拿走了,你就沒有了。實際並不是這樣,有一本書叫《富足》,就是告訴你這個社會上的資源特別多,多到別人拿完了,你依然可以創造出新的資源來。地球養活我們這麼多人,還是有能力的。如果你的思維是匱乏的,你對短缺有着極度的恐慌,那麼你的表現是:

當孩子考試得了C時,你就開始恐慌了。

見到孩子長胖了,你馬上就要他們節食。

孩子覺得自己不聰明,你就請來一羣家庭教師。

孩子被老師批評或被朋友排擠了,你感到不開心。

孩子把書包忘在學校,或者把手機丟了,你就大罵他們一頓。

這個恐懼會把孩子所犯的各種各樣的錯誤都誇大,把犯錯變成一個不得了的事。

以上這些是一個自我診斷的過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日常行爲表現自檢。這不是批評,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對家長的批評,這是在幫助家長反思,幫助家長去尋找自己到底害怕什麼。如果你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你就無從改變、無從反思。走向覺醒,意味着什麼呢?就是你要發現你身上的那個“模式芯片”。我們知道,芯片決定了一個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我們體內也有很多“芯片”,是我們從小到大在和父母的互動、和老師的互動過程當中植入在體內的。我們的一言一行,怎樣處理和同事的關係、和孩子的關係、和上級的關係,怎麼樣賺錢,怎麼樣養家餬口,都跟這個“芯片”有着很大的關係。當你找到這個“芯片”以後,你要學會用一個方式,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改變它。這個方法叫作“Yes,But”(是的,但是……)。舉個例子:

“是的,我害怕到新的地方去,但是我可以找到讓自己覺得安心的方法。”

“是的,我害怕在會議上發言,但是我可以找方法去準備。”

“是的,我害怕對抗朋友,但是我可以找方法去與他們互動。”

這就是改變。“是的”代表接納,代表意識到了自己的恐懼,接納自己的恐懼。“但是”代表着勇氣,代表着自己打算去幹。這就是走出我們內心恐懼的過程。

把愛從恐懼當中分離出來。當你對孩子產生了一種情緒的時候,當情緒起來的時候,可以拿筆寫下來你在害怕什麼,把害怕的東西列一個表。我爲什麼會生氣呢?你要知道,所有的憤怒背後都是恐懼。人對於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不會憤怒的,比如說一個人罵你,罵得很厲害,假如你能夠輕而易舉地打敗這個人,你會覺得很好笑,覺得他怎麼這樣,太怪了,你不會生氣,因爲你能夠控制他。你生氣是因爲拿他沒辦法,當他超出你能力範圍的時候,你恐懼了,纔會生氣。

把恐懼的地方寫出來,然後把愛的部分寫出來,這個叫作把愛和恐懼分離。分離以後,你纔會發現你真正應該堅持的東西是愛的那一部分,應該改變的是恐懼的那一部分。這個作者寫了一首詩來安慰對孩子不滿的家長,這首詩的名字叫《天賜》。

希望你有幸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他與你對着幹,從而你可以學習如何放手;

他不聽話,從而你可以學會聆聽;

他有拖延症,從而你可以學會欣賞靜止時的美;

他老忘事,從而你可以學習擺脫對於事物的依戀;

他過度敏感,從而你可以學會理智;

他總是心不在焉,從而你可以學會專注;

他敢於反抗,從而你可以學會打破常規思維;

他感到害怕,從而你可以學會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你有幸有一個這樣的孩子——

他使你學會,這一切不是關於孩子,而是關於你自己。

所以我說跟以往講的育兒類書相比,這本書的觀點是完全顛覆的。我們關注的重點根本不是改變孩子,而是改變家長自身,這也是這本書高級的地方。當然這本書不是讓家長不作爲,在最後一章給了我們很多技巧。當你深刻地認識到家庭需要覺醒的時候,有這麼幾個技巧可以幫助你。

第一個,叫作“從期待到投入”。有一個名叫艾米莉的媽媽,她帶着三個男孩去巴黎旅行。這個媽媽內心充滿了期望,她覺得到巴黎一定要去這兒、去那兒……把行程安排得特別滿。她覺得每一個行程都有意義,比如讓孩子學藝術、讓孩子學歷史、讓孩子學雕塑,她想了很多。結果沒想到,到了巴黎以後,三個孩子說太熱了,不出去,要在屋裏邊待着,然後就天天鬧。這個媽媽氣得要死,要趕緊回家。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矛盾呢?我相信每個家裏都有過這樣的狀況。因爲你對於未來有太多的期待,你期待着巴黎之行應該是這個樣子。但實際上,有可能過了很多年以後,能夠給你帶來美好回味的,就是那個孩子不怎麼聽話的巴黎之行,旅途當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人生當中的回憶。但是你拒絕投入,你錯失了投入的過程,你只是生活在期待之中。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

投入會帶來自由,就是放下你對孩子、對你的家庭過多的期待,而投入地生活在每一天的互動當中,這是第一個巨大的轉變,叫作從期待到投入。

第二個,叫作“從無心的反應,到用心的陪伴”。什麼是無心的反應?膝跳反射就是無心的反應。我們突然之間一股無名火起來了,暴怒,這個叫作無心的反應。因爲你想都沒想,你就發作了。就連這個作者本人都有無心的反應,她有一個十二歲的女兒,有一天,她女兒突然就跟她討論將來模特應該怎麼穿衣服,穿什麼樣衣服很流行,現在最流行的時尚是什麼。這個點突然觸發了作者,因爲她自詡爲一個知識女性,是一個要追求深刻思想的女性。所以,她張口說了一句話,說:“瑪雅,你怎麼這麼膚淺?”因爲女兒在跟她討論模特的流行趨勢,她說一個女孩子絕對不要去追求這些外在的東西。然後她女兒說:“好無聊,以後再也不跟你討論事了,說一個服裝你就說我膚淺。”作者突然意識到,這就叫作無心的反應。所以,她冷靜下來反思,跟瑪雅道歉,然後瑪雅才願意跟她接着說其他的東西。

爲什麼孩子過了青春期以後,不願意跟家長說話?因爲孩子跟家長說什麼,背後都跟着一大通的教育——你應該怎麼怎麼樣,你不應該怎麼怎麼樣,不要去關注什麼什麼東西。難道你不能投入地跟他聊一聊球賽,投入地跟他聊一聊鞋子,投入地跟他聊一聊一個遊戲、一個音樂?只有這時候,孩子才願意在你面前展現他豐富多彩的世界。你不要總覺得是孩子在遠離你。

作者在這兒順便說了一句話,我特別喜歡。總有人問我,說:“樊老師,《祕密》這本書怎麼樣?您相信吸引力法則嗎?”你聽聽本書作者怎麼講,她說:“我聽過很多人在討論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很多人被這個法則承諾能帶來的財富和成就所吸引,嘗試把這個‘法則’用在自己身上,結果大部分人都失望而回。做一塊願景板,把我們的夢想和願望都寫上去,這是有幫助的,我也支持。但要是把它當作一個替代品,一心鑽到未來而不再全心全意投入到每一天的現實中,那就毫無作用了。”

你注意,當你不斷地向宇宙下訂單的時候,你想象自己應該怎麼怎麼樣的時候,其實已經代表着你心不在焉了,你的心對當下的生活根本就不滿意。你甚至想要走捷徑,向宇宙下個訂單,要點什麼東西,這樣的生活是痛苦的,根本不是開心的。生活本身就很豐盛,你不需要向誰下訂單,你只要享受你此刻的生活,然後努力地把每一天過得好是非常重要的。

而你的反應正好是孩子的情緒觸發點,這是輪迴的。你對孩子的教育,將影響他將來對他的孩子的教育,他也會產生他的情緒觸發點。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因果關係,而不是批判他的本性。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下定義,說:“這是你的本性,你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你就是一個懶的人,你就是一個不講衛生的人。”這是在說本性。

但其實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因果關係。因果關係是什麼呢?就是如果這個房子不收拾的話,我們的生活環境會很糟糕。今天晚上不收拾完這個房間,咱們現在不能喫飯,咱們要一塊兒打掃衛生。這是結果,要讓他感受到自然的結果,而不是用本性的東西來定義他。這都是來自你要學會用心地去陪伴,不再盲目地反應,而開始真摯地表達。你跟孩子說話,你要走心,不是唱高調,不是說那些教訓人的、站在高處的話。這是第二招——從無心的反應,到用心的陪伴。

第三個,叫作“從混亂到平靜”。作者小時候住在孟買,跟着她的媽媽一塊兒在海邊散步。她看到那個浪花“嘩嘩譁”跑過來,她覺得很奇怪,就問她媽媽,說:“媽媽,那個浪花是從哪兒來的?”她媽媽說:“浪花從大海當中來的,從大海當中來向你招呼,打完招呼之後就回到大海里邊去了。所以浪花來了又去,出現了又消失,但是大海永遠都這麼寬廣。”不知道爲什麼,這句話在作者頭腦當中特別清晰、印象很深刻。

它來自哪兒呢?就是一種平靜的力量。我們的生活外部不斷地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如果家長因爲得到一些外在的物質獎勵而特別興奮,比如說得了獎金很興奮、買了房子很興奮、買了車子很興奮、孩子得了三好學生很興奮,總是因爲外在的東西感到很興奮,你想想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什麼呢?孩子就會用外在的東西來定義自己,他就會覺得只有得到這些外在的東西才代表着成功。

所以對於一個家長來講,淡定的情緒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經常會爲一些內在的成長而感到喜悅,會爲一家人在一起喫飯感到開心,會爲大家在一塊兒看了一場電影而覺得非常地快樂,這種內在的喜悅是能夠打敗混亂的一種平靜,這個靜默的力量是很強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了行爲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威脅,一張口就是想要快速地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會導致孩子更嚴重的反彈,進而產生爭吵,所以很多家庭長期處在混亂當中。老子曾經講過一句話:“重爲輕根,靜爲躁君。”這是《道德經》裏的話,意思就是一個人不重則不威。如果你能夠學會冷靜,學會沉靜的力量,展現出父母真正的尊嚴,不是靠大喊大叫,而是靠你平靜的情緒,而且你能夠傾聽,那麼你在家裏的話語權會更大。一個家裏邊聲音越大的人,權威反而越小。

作者有一個方法,叫作“五分鐘之內不要說話”。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五分鐘之內不要說話,也不需要用威脅的眼神盯着他看,那樣太嚇人了。你試試看五分鐘之內不要說話,你會發現氣場會發生改變,這樣你再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就更容易達成。這一招叫作從混亂到平靜。

第四個,叫作“從有角色到無角色”,這條很重要。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十八歲以後跑來做諮詢,爲什麼呢?這些父母哭訴說:“我的孩子上學去了,離開了我們,我突然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了,因爲這十八年來我一直都是一個父母的角色,我一直都在努力地照顧他、要求他、陪他上學,他突然走了,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角色。”

所以,我們應該成爲一個獨立的、自主的、有自己人生目標的人(這叫作無角色),而不是我是誰誰誰的媽媽(這叫作有角色)。所以,我們要從有角色變成無角色。作者說,我們應該向大地學習。“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大地是無私的,好人可以踩在上邊,壞人也可以踩在上邊,不管大地失去了誰,它的內心當中都是沉靜的、穩定的,這就是大地的德性。

所以,我們要擴張自己的情緒容器。如果我們的情緒只是隨着孩子起伏變化,那我們的情緒肯定就會被他不斷地牽動,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給自己營造出更大的空間。比如說,你在跟孩子互動的過程當中,可以營造好奇的空間,可以營造分享的空間,可以營造幽默的空間,還有創新的空間。育兒沒有一定之規,孩子不會做一道題,你完全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很幽默的小笑話。

很多家長有述情障礙,他只能夠把所有一切不愉快的行爲,都轉化成憤怒這一件事。所以,你要擴充你的情緒容器,就意味着你不僅僅只有憤怒,你可以有好奇,可以有幽默,可以有創新,可以有分享。這時候你纔不是一個單一的角色——板起面孔來的媽媽(爸爸)的角色,你是一個人,是跟他一樣在成長過程當中的一個有生命力的人,這個叫作從有角色到無角色。

第五個方法,叫作“從情緒到感受”。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情緒,什麼是感受,所以我們經常會用情緒來替代我們內心深層次的感受。作者說:“真相是,真正的感受,只能通過我們內心深處的安靜去體會。它們需要呼喚、陪伴、觸摸……感受只能發自肺腑地、從非常個人的層面去得到我們的承認。這是因爲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接受過如何去體會自身感受的訓練,從沒有真正地體會到它們,因此我們只能把它們以情緒反應的形式發泄到我們愛的人的身上。……而我們卻已經恰恰習慣了反過來做,那就是情緒發泄得越激烈、越戲劇化,我們才越覺得自在。孩子很容易成爲我們不滿情緒發泄的靶子。可惜的是,他們不會處理我們發射過來的情緒。對他們而言這個負擔太重了,簡直可以碾碎他們的心神。”

當你內心感受到了失落、失望、恐懼、痛苦、壓力的時候,你沒法把自己的感受準確地表達出來,而是用大喊大叫、摔東西、歇斯底里這樣的方式表達,這會把孩子嚇壞的。孩子根本沒有感受到你的感受,孩子只是感受到了你的情緒風暴。所以,我們得分清楚情緒和感受。

作者提出了一個建議,叫作“給自己的感受鋪一條直路”,這是很詩意的語言。你在孩子身上發泄,在老公身上發泄,這都是一條彎路。因爲你沒有直接面對自己的情緒,沒有直接面對自己的感受。什麼叫作“鋪一條直路”?

“當我們給自己鋪一條通往內心感受的清晰而直接的路線時,我們便不再害怕在必要的時候對它們進行反省,也不再被它們挾制。我們可以說,‘我現在很難過’或者‘我覺得很沮喪’。單純而清晰地承認我們的感受,讓我們能夠認清它們,而不是被它們的力量所控制。當我們的孩子看見自己的父母在他們面前表現得固執己見,陰晴不定,甚至發狂,他們不僅會不再信任我們,還會開始害怕我們。不幸的是,我們從孩子眼裏讀到了他們的恐懼,還誤以爲那是尊重。”好多家長把孩子的害怕當作“你終於懂得尊重我了”,其實那不是尊重,那是害怕。

“我們的‘自我’進一步得到了膨脹,以爲自己很強大,很重要。”你看,你在不斷地養育那個喜歡狂吼的“自我”。“一旦我們習慣了恐嚇孩子,從情感上要挾他們,孩子便會害怕我們,表面上服從我們,但長期而言這對他們改變行爲幾乎沒有幫助。孩子的內心還會充滿着諸如厭惡、憤怒等情緒,要是我們持續這樣用情緒虐待他們的話,他們甚至會心懷怨懟。”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緊繃的臨界狀態,甚至搞不好就崩掉了,就要大喊大叫、吵鬧、打架,原因就是孩子從小到大都是被威脅、恐嚇、交換所挾制的。所以,孩子覺得“你根本不是愛我,你只是欺負我,你只是控制我”。我們捫心自問,有多少現在的家長當年都想過早點逃離這個家,每天壓力太大,每天被家長不斷地用情緒裹挾和欺負。所以,要學會從情緒到感受,給自己的感受鋪一條直路,自己去面對它。

第六個方法,叫作“從干涉束縛到獨立自主”。好多家長絕對不允許孩子獨立自主,爲什麼呢?他們說:“我怕他會走上彎路,我怕他會出危險,我怕他會……”這個作者很狠,說了一句話:“你能保證自己出門坐的車不出車禍嗎?你連這個都保證不了。”就是你連你的人生是不是能夠絕對不出事都保證不了,你憑什麼覺得你能夠保證你的孩子完全不出事呢?甚至反過來,很有可能孩子出事是你造成的,你的過度作爲使得這個孩子痛苦、焦慮、抑鬱,這個孩子才更有可能出事。

我們總是覺得“我們應該保證”,實際上我們無法保證。所以,我們要學會讓孩子獨立自主。有一個學術詞叫“情感融合”,“情感融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很多家長分不清自己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把孩子的情緒和自己的情緒完全裹挾在一起。孩子難過,他也難過;孩子不高興,他也不高興。這種情感融合在一起的時候,父母永遠都拆分不清楚,他們反應就總是過激,總是掌管過頭。我們要學會情感自主。

第七個方法,叫作“從批判到共情”。家長遇到孩子的情緒問題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的反應是喜歡批判,覺得孩子不應該這樣。這個作者講一個人特別有意思,這個人是一個爸爸,他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孩子軟弱。他的兒子只要哭,他就大發雷霆;他的兒子只要表現出膽小,他就會大發雷霆。後來他的“大發雷霆”使得這個孩子更加懦弱。他只好找心理醫生諮詢,才挖掘出來原因。這個爸爸生長在紐約布魯克林(一個治安不怎麼好的區),所以他從小到大擔驚受怕,從小到大生命受過很多威脅。因此,他的生命當中埋下了一個“反應芯片”,就是人絕對不能夠軟弱,人只要軟弱就會被欺負。他的觸發點就在這兒,只要孩子一軟弱,他就受不了了。我們對孩子太容易批判,而孩子其實真正需要的是共情。真正的共情和那些育兒書上簡單地講的一兩句反映情感的話是不一樣的。比如,很多家長會說:“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但是你得把它吃了。”你看,我們只是想快速地搞定他。

真正的共情是,我們不會對他人有所期待。真正的共情,不是要操縱他人,是不會對他人有所期待。“真正出於共情的迴應,是馬上認識到他人的處境與我們的處境有極大的不同;認識到要想與他們建立聯繫,我們必須完全拋棄自己的期望。要做到迅速放下自己的期望,要求我們專注當下,明白與他人相連是一種雙方每時每刻能量的交換,但並不保證事情會達到什麼樣的結果。”要允許孩子有他自己的選擇。共情是真正地接納對方的情緒,而不是簡單地用一個技巧去控制孩子。這一招是要學會從不斷地批判到共情。

第八個方法,學會“從紀律到開明的規矩”。一個家裏的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絕對不是我們說的“覺醒的家庭”。完全沒有規矩的家庭,反而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作者在書裏邊不斷地強調,你要學會對孩子說不。但是很多家長一旦說不,就要喊着說,就要兇着說。那是因爲你恐懼“不”,你恐懼“拒絕”。我們可以非常開明地在家裏邊定下規矩。

好的規矩的特點是什麼呢?有這麼兩個特點:“這條規矩是否服務於你和你的孩子更高層次的自我(而不僅僅是你的“自我”)?這條規矩是否有商榷的餘地?”孔夫子講:“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規矩是可以商量,可以討論的。作者認爲規矩不用太多,但要有一些幫助人生長進的規矩,一定要有底線。比如說:

尊重自我——做好自我防護,包括清潔和睡眠

尊重個人所處的環境——整潔的房間和家

尊重個人的內心——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過程

尊重家庭和社區——與人溝通及貢獻社會

這是一個家庭最基本的規矩。

最後一個方法,叫作“從戰場走到談判桌”。如果你自己不覺醒,你會發現你跟孩子天天都在作戰,都在爭吵。而實際上,你們可以通過共同在談判桌上協商來面對這些問題。你進步,他也進步。既不溺愛,同時也不爭奪。溺愛就是過度地討好,因爲你心中的恐懼,你懼怕產生矛盾,所以你過度討好,產生了很多溺愛的行爲。溺愛的行爲也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因爲他根本不知道規矩在哪兒。

如果你和孩子爭奪話語權(就是這事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這意味着你的自我在不斷地膨脹。而你的自我膨脹也會帶來孩子自我的膨脹,你們雙方的自我都膨脹,那家裏就會成爲“戰場”。如果你們能夠回到真我,回到真實的那個自己,那麼你才能夠真的愛他,才能夠真的知道你是喜歡他的,並且接納他現在所產生的一切。

我覺得《家庭的覺醒》這本書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啓發在於,如果你生活在一個覺醒的家庭中,你自在,孩子也自在,你不會有一個強大的自我,跟別人不斷地產生摩擦,整天覺得“我的尊嚴呢”“我的面子呢”“我說話算不算數呢”,這都是你強大的自我。實際上,你在不斷地成長,當你們雙方都自在的時候,這個家裏面不再是控制,而是愛、理解和傾聽,然後每個人努力地做好自己。我們爲孩子所能夠做的事,是創造條件並且接納他的現狀和未來,這就是一個覺醒的家庭所應該有的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