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傳統文化有個約會(選自網絡)

  【範文一】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五千年曆史長河沉澱的最耀眼的明珠。它們久 經打磨而更加韻味悠長。在過去和現在,我從地上拾起一顆美麗的珍寶——詩詞。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便在媽媽的影響下接觸了唐詩。它們比兒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 樂更加婉轉動聽。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喜歡指尖劃過書頁上帶有淡淡墨香的詩 句,喜歡從脣間輕輕吟出兩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 行白鷺上青天”,我與詩詞的緣分,大概就是那時結下的。

      現在,我仍然喜歡詩詞,那份最初的,純粹的愛。學業壓力漸漸增大,我讀詩、寫詩 的時間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與它一起的時光。

      獨坐牀邊,拿起一本詩詞翻閱。比起詩,我更喜歡詞,因爲律詩雖然工整,但總給我 一種束縛感,而且相似的句式與詞相比,略顯乏味。特別喜歡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婉 轉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絲萬縷的愁緒。“悽悽慘慘慼戚”幾個疊字就傾盡心頭 所有的愁,“載不動,許多愁”,愁重舟輕,舴艋舟都載不動的愁,這痛苦該多大,哀愁 該多深啊!李清照的詞多是傷感的,這與她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國破家亡的悲傷,通過哀 婉悽苦的詩句直抵人心。多數時候,我讀詩並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這並不影響我對它的 喜愛。像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不需 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對於唐詩,我最喜歡的一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 是雲。”雖然後來得知作者的人品與詩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對詩本身仍十分喜愛。二是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些詩句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震撼,又難 以言表。或許我與詩詞就是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心靈的感觸勝過了千言萬語。

      詩詞,是無比美麗動人的,它是一種情感的美麗載體。與詩詞相約,把它傳承下去,不僅僅是這樣 一種形式的學習,而是學會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內心的情感。我有時有了靈感,便常常 寫些詩保留下來。往後再看時,回味無窮。我們都應傳承這種美好的文化,讓它們永久在 歷史長河中閃耀。

【範文二】

        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詩詞、民族音樂、書法等深受人們的喜愛。我要講的,是我與傳統文化之一——京劇的緊密接觸,還有我的傳承故事……

      小時候,我就受到了京劇的薰陶,爺爺酷愛京劇,一有時間就會聽上幾曲,而我則靜靜地坐在旁邊,欣賞着那優美動聽的旋律,享受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雖然不懂倒也是津津有味。從那時起,我便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等到大了一些,我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京劇,常常到京劇院聽戲。看着那華美溢彩的服飾,婉轉悠揚的音樂,我總會深深地陶醉。在欣賞的過程中,我逐漸的懂得了它的美。後來,我開始學習京劇。

      起初,基本功的練習尤爲艱苦。唱、念、做、打,雲花、開扇……樣樣都要練上幾十遍乃至上百遍,由於老師的嚴格要求與精心指導,加上自己對京劇的喜愛,我終於在一次次摸爬滾打的汗水中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雖然學習過程非常辛苦,但在我與它的緊密接觸中,懂得了學習京劇苦中藏樂。接着,便是曲目的學習了,那一曲《貴妃醉酒》,飽含着楊玉環與唐明皇間真摯的感情;那一首《生死恨》,蘊藏着一顆愛國之心,和抗擊金軍的決心;那一折《霸王別姬》,折射出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從每一個音,每一個動作,我漸漸體會到它的情。在一次次緊密接觸中,我與京劇終成摯友。

        學了幾年後,我開始教一些小同學基本功,每當爲她們指導和調整姿勢時,我彷彿又看到了當初苦練的自己。在教小同學練習基本功時的一件事我還記憶猶新,記得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估計小同學們不會到練習室了,想取消訓練計劃,可微信語音中“姐姐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呀”的稚嫩童音,又激勵我堅定信念,繼續組織她們練習。我知道,這其中支持我的,有我對京劇傳承的信念,還有新一代同學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那天以後,我更加勤奮地自我練習和教學,只爲心中那一個信念。

        時隔幾年,現在課業的繁重讓我暫停了練習,但我的心中依然熱愛京劇。在和它的緊密接觸中,在傳承它的過程中,我與京劇已不可分割。

      今後,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作爲炎黃子孫,我還會堅持學習和提高水平,還會繼續把京劇傳承下去,繼續我的京劇故事……將與傳統文化的約會進行到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