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传统文化有个约会(选自网络)

  【范文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五千年历史长河沉淀的最耀眼的明珠。它们久 经打磨而更加韵味悠长。在过去和现在,我从地上拾起一颗美丽的珍宝——诗词。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便在妈妈的影响下接触了唐诗。它们比儿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 乐更加婉转动听。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喜欢指尖划过书页上带有淡淡墨香的诗 句,喜欢从唇间轻轻吟出两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行白鹭上青天”,我与诗词的缘分,大概就是那时结下的。

      现在,我仍然喜欢诗词,那份最初的,纯粹的爱。学业压力渐渐增大,我读诗、写诗 的时间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与它一起的时光。

      独坐床边,拿起一本诗词翻阅。比起诗,我更喜欢词,因为律诗虽然工整,但总给我 一种束缚感,而且相似的句式与词相比,略显乏味。特别喜欢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婉 转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丝万缕的愁绪。“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叠字就倾尽心头 所有的愁,“载不动,许多愁”,愁重舟轻,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这痛苦该多大,哀愁 该多深啊!李清照的词多是伤感的,这与她的经历密切相关。她国破家亡的悲伤,通过哀 婉凄苦的诗句直抵人心。多数时候,我读诗并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 喜爱。像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需 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对于唐诗,我最喜欢的一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 是云。”虽然后来得知作者的人品与诗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对诗本身仍十分喜爱。二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诗句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动与震撼,又难 以言表。或许我与诗词就是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心灵的感触胜过了千言万语。

      诗词,是无比美丽动人的,它是一种情感的美丽载体。与诗词相约,把它传承下去,不仅仅是这样 一种形式的学习,而是学会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内心的情感。我有时有了灵感,便常常 写些诗保留下来。往后再看时,回味无穷。我们都应传承这种美好的文化,让它们永久在 历史长河中闪耀。

【范文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诗词、民族音乐、书法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要讲的,是我与传统文化之一——京剧的紧密接触,还有我的传承故事……

      小时候,我就受到了京剧的薰陶,爷爷酷爱京剧,一有时间就会听上几曲,而我则静静地坐在旁边,欣赏着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享受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虽然不懂倒也是津津有味。从那时起,我便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等到大了一些,我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京剧,常常到京剧院听戏。看着那华美溢彩的服饰,婉转悠扬的音乐,我总会深深地陶醉。在欣赏的过程中,我逐渐的懂得了它的美。后来,我开始学习京剧。

      起初,基本功的练习尤为艰苦。唱、念、做、打,云花、开扇……样样都要练上几十遍乃至上百遍,由于老师的严格要求与精心指导,加上自己对京剧的喜爱,我终于在一次次摸爬滚打的汗水中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虽然学习过程非常辛苦,但在我与它的紧密接触中,懂得了学习京剧苦中藏乐。接着,便是曲目的学习了,那一曲《贵妃醉酒》,饱含着杨玉环与唐明皇间真挚的感情;那一首《生死恨》,蕴藏着一颗爱国之心,和抗击金军的决心;那一折《霸王别姬》,折射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从每一个音,每一个动作,我渐渐体会到它的情。在一次次紧密接触中,我与京剧终成挚友。

        学了几年后,我开始教一些小同学基本功,每当为她们指导和调整姿势时,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初苦练的自己。在教小同学练习基本功时的一件事我还记忆犹新,记得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估计小同学们不会到练习室了,想取消训练计划,可微信语音中“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呀”的稚嫩童音,又激励我坚定信念,继续组织她们练习。我知道,这其中支持我的,有我对京剧传承的信念,还有新一代同学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那天以后,我更加勤奋地自我练习和教学,只为心中那一个信念。

        时隔几年,现在课业的繁重让我暂停了练习,但我的心中依然热爱京剧。在和它的紧密接触中,在传承它的过程中,我与京剧已不可分割。

      今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还会坚持学习和提高水平,还会继续把京剧传承下去,继续我的京剧故事……将与传统文化的约会进行到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